环境要求
确保印刷车间干燥、通风,湿度<60%(避免空气中水分影响油墨)。
操作台面清洁无尘,避免油墨被污染。
工具与材料
不可逆遇水变色油墨(根据需求选择颜色,如蓝变白、红变透明等)。
丝印网版(建议目数:200-300目,根据图案精细度调整)。
刮刀、基材(如纸张、塑料、纺织品等)、稀释剂(配套溶剂,不可随意替换)。
手套、口罩(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步骤1:基材处理
清洁基材表面,去除油污、灰尘(可用酒精擦拭后晾干)。
若基材吸水性强(如纸张),需先做防水涂层处理,避免印刷后油墨提前遇水变色。
步骤2:油墨调配
开罐后充分搅拌油墨(约3分钟),确保颜色均匀。
若油墨粘度过高,可添加5%-10%配套稀释剂(切勿加水!),搅拌至顺滑。
步骤3:丝网印刷
固定网版与基材,确保图案位置准确。
倒适量油墨在网版上,用刮刀以45°角度匀速刮印(力度均匀,避免漏墨或积墨)。
印刷后立即清理网版残留油墨,防止干燥堵塞网孔。
自然干燥:常温下静置20-30分钟(适合小面积印刷)。
加速干燥:使用烘箱60-80℃热风烘干5-10分钟(避免高温导致变色失效)。
注意:确保油墨完全干燥后再进行覆膜、切割等后续工序!
变色效果测试
用棉签蘸清水轻触印刷区域,观察是否迅速变色(如蓝色变透明)。
干燥后颜色不可恢复,则为合格。
附着力测试
用胶带轻贴印刷面后撕开,油墨无脱落即为合格。
油墨储存
密封避光保存,温度10-25℃,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
开封后需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接触空气。
安全防护
操作时戴手套、口罩,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油墨。
废弃油墨按工业化学品规范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印刷后变色不灵敏。
原因:油墨过厚或基材未做防水处理。
解决:稀释油墨或增加基材防水涂层。
问题:干燥后附着力差。
原因:基材表面有油污或固化温度不足。
解决:清洁基材并提高烘干温度。
不可逆遇水变色油墨的关键是全程防潮和精确操作!印刷后可通过遇水变色效果实现防伪、趣味互动等功能。初次使用建议先小批量试印,确认效果后再量产。
如有疑问,请联系油墨供应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