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 IC 裸芯片研究与检测中,热红外显微镜是一项重要工具。裸芯片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即便出现轻微热异常,也可能影响性能甚至导致失效,因此有效的热检测十分必要。热红外显微镜以非接触方式完成热分布成像,能够直观呈现芯片在运行中的温度变化。通过对局部热点的识别,可发现电路设计缺陷、电流集中或器件老化等问题,帮助工程师在早期阶段进行调整与优化。此外,该设备还能测量半导体结点的结温,结温水平直接关系到器件的稳定性与寿命。依托较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热红外显微镜既能提供结温的准确数据,也为散热方案的制定和芯片性能提升提供了可靠依据。热红外显微镜支持多种样品载物台适配,能满足固体、薄膜等不同形态微观样品的热观测需求。实时成像热红外显微镜按需定制

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当某个元件出现故障或异常时,通常会伴随局部温度升高。热红外显微镜能够通过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捕捉到这些极其微弱的热辐射信号,从而实现对故障元件的定位。这些探测器通常采用量子级联激光器或其他高性能红外传感方案,具备宽温区适应性和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借助这些技术,热红外显微镜能够将电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转化为高对比度的热图像,直观呈现热点区域的位置、尺寸及温度变化趋势。工程师可以通过对这些热图像的分析,快速识别异常发热区域,判断潜在故障点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从而为后续的维修、优化设计或工艺改进提供可靠依据。得益于非接触式测量和高精度成像能力,热红外显微镜在复杂集成电路、高性能半导体器件及精密印制电路板等多种电子组件的故障排查中,提升了效率和准确性,成为现代电子检测和失效分析的重要工具。厂家热红外显微镜品牌排行热红外显微镜成像:可叠加光学显微图像,实现 “热 - 光” 关联分析,明确样品热异常对应的微观结构。

半导体制程逐步迈入3纳米及更先进阶段,芯片内部结构愈发复杂密集,供电电压不断降低,微观热行为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日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致晟光电热红外显微镜应运而生,并在传统热发射显微技术基础上实现了深度优化与迭代。该设备专为应对先进制程中的热管理挑战而设计,能够在芯片设计验证、失效排查及性能优化等关键环节中提供精密、可靠的热成像支持。通过对微观热信号的高灵敏度捕捉,致晟光电热红外显微镜为研发人员呈现出清晰的热分布图谱,有助于深入理解芯片内部的热演化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相关技术研究与产品迭代。
致晟光电在 Thermal EMMI 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自主研发的 实时瞬态锁相红外热分析技术(RTTLIT),提升了弱信号检测能力。传统 Thermal EMMI 在处理极低功耗芯片或瞬态缺陷时,容易受到环境热噪声干扰,而锁相技术可以在特定频率下同步提取信号,将信噪比提升数倍,从而捕捉到更细微的发热变化。这种技术组合不仅保留了 Thermal EMMI 的非接触、无损检测优势,还大幅拓宽了其应用场景——从传统的短路、漏电缺陷分析,延伸到纳瓦级功耗的功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新型传感器的可靠性验证。通过这一技术,致晟光电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速的失效定位方案,减少剖片次数,降低分析成本,并提高产品开发迭代效率。热红外显微镜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用于观测细胞代谢热,辅助研究细胞活性及疾病早期诊断。

热红外显微镜(Thermal EMMI)的一大突出优势在于其极高的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能力。该设备能够捕捉到微瓦甚至纳瓦级别的热辐射和光发射信号,使得早期微小异常和潜在故障得以被精确识别。这种高灵敏度不仅适用于复杂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微小热点检测,也为研发和测试阶段的性能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与此同时,热红外显微镜具备优异的空间分辨能力,能够清晰分辨尺寸微小的热点区域,其分辨率可达微米级,部分系统甚至可以实现纳米级定位。通过将热成像与光发射信号分析相结合,工程师可以直观地观察芯片或电子元件的热点分布和异常变化,从而快速锁定问题源头。依托这一技术,故障排查和性能评估的效率与准确性提升,为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失效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热红外显微镜原理中,红外滤光片可筛选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针对性观测样品特定热辐射特性。制冷热红外显微镜牌子
热红外显微镜范围:空间分辨率可达微米级,能观测样品微小区域(如 1μm×1μm)的热辐射变化。实时成像热红外显微镜按需定制
对于3D封装产品,传统的失效点定位往往需要采用逐层去层的方法,一层一层地进行异常排查与确认,不仅耗时长、人工成本高,还存在对样品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风险。借助Thermal EMMI设备,可通过检测失效点热辐射在传导过程中的相位差,推算出失效点在3D封装结构中的深度位置(Z轴方向)。这一方法能够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快速判断失效点所在的芯片层级,实现高效、精细的失效定位。如图7所示,不同深度空间下失效点与相位的关系为该技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实时成像热红外显微镜按需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