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检验项目有:(1)拉伸试验 (尺寸试样):①试样的余高以机械方法去除,与母材平齐。②试件的厚度:厚度小于30mm时可用全厚度试件,厚度大于30mm时可加工成两片或多片试样。③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下限。④异种钢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较低一侧母材下限。⑤两片或多片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每组试样的平均值不超过母材规定值的下限。(2)冲击试验:对承压、承重部件只要具备做冲击试样条件者,均应进行冲试验,因此,当满足下列条件时要做:①当焊件厚度如不足取样(5?0?5mm)时,则可不做。②当焊件厚度≥16mm时,需做冲击试验, 10?0?5mm.③评定合格标准:三个试样平均值不应低于相关技术文件规定的下限,其中一个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焊接工艺评定包含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及力学性能试验等环节。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流程

焊接工艺评定不仅是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等工业设备,还普遍应用于桥梁、船舶、航天器等重要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能够确保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评定流程与标准: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包括提出评定项目、草拟焊接工艺方案、进行试验、编制评定报告以及制定焊接工艺规程。评定过程中需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如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和AWS D1.1∕D1.1M:2005《钢结构焊接规程》等。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流程焊接工艺评定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上限值。

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包括编制和下达任务书、制定评定方案、焊制和检验试件、编制评定报告,以及根据报告制定作业指导书等步骤。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任务书是评定工作的起点,它详细规定了评定的目的、各项指标、具体项目,以及承担任务的部门和人员资质。在确定评定指标时,需要依据相关规程和钢材的焊接性理论,确保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匹配或更优。同时,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明确评定项目,覆盖规程适用范围。
焊制试件与试件检验:在焊接过程中,为了确保焊接质量,我们需要焊制试件并进行试件检验。这一步骤旨在验证焊接规范参数与操作技术的有效性,以及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要求。通过焊制试件,我们可以观察焊缝的成形、颜色、尺寸等特征,从而评估焊接质量。同时,试件检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包括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一系列严格的检验流程,以确保焊缝的质量达到标准。焊制试件的过程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有效监督下进行,并且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评定方案的要求和规定来操作。焊接工艺评定需对不同位置(平、横、立、仰)分别进行测试。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其企业技术储备的重要资料。这些技术储备重要资料要以技术档案资料方式保存在企业的档案之内。当单位预计或遇到需要完成的焊接工程时,应该首先从自己的技术档案查询。如果没有这一工程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或虽然有近似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然而根据本标准发现其适用范围与将面临的焊接工程不符合/或不可覆盖,单位应该安排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工艺评定然后的成果,是评定全过程的总结,是焊接技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焊接工作的基本文件。焊接工艺评定应匹配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要求。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流程
焊接工艺评定必须确认返修工艺的适用次数。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流程
焊接工艺评定适用于:(1)各类别的焊条、焊丝应分别评定。同类别而不同级别者,高级别的评定可适用于低级别;在同级别焊条中,经酸性焊条评定者,可免做碱性焊条评定。(2)填充金属由实芯焊丝改变为药芯焊丝,或反之。(3)改变可燃气体或保护气体种类, 取消背面保护气体。(4)异种钢焊接的材料选择应该遵照DL/T752的规定原则。(5)对于国外材料,尤其是高合金钢用焊接材料,应该充分掌握该材料的基本性能,一些重要的与产品使用性能直接相关的指标应该通过试验取得验证后才能使用。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评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