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定位和智能视频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技术,与其他技术不同,WIFI定位技术检测的不是人体自身,而是靠通过检测人们携带的移动设备mac地址来间接进行人数统计。理论上依托WIFI技术,可以对场所内的人流进行精确统计,并且可以依靠移动设备地址对消费者进行推送、判断新老顾客等。但是由于这是一种间接检测方式,学生可能存在不携带手机、手机关闭无线信号(这种情况随着4G无限流量业务的普及,会越来越普遍)、一人携带多个手机等复杂情况。计数器通过摄像头记录通过的人员数量。智能图书馆入馆计数系统商家
目前主流的视频客流量统计产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三类和第四类视频客流技术,采用的都是基于人体图像特征、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等概念的算法,人们说视频分析客流统计技术高大上,其实主要说的就是这类技术,它们也是目前**时髦的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分支。这两类算法在基本原理上有些相似,采用的硬件也都是单镜头设备(单目客流统计),但其采用的模型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模型是头部识别模型,即通过识别头部来判断计数人数。上海入馆计数系统怎么样人流量统计系统硬件模块图,其**包括:前端采集设备、传输系统、存储系统、显示系统、计算机系统。
声阅入馆计数系统,除了提供入馆计数和统计外,还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以上海市教育装备中心阅览室为例分析:1、每周到馆情况分析;2、每天到馆情况分析利用计数器后台数据,我们很快有了答案:通过后台数据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和数据:1) 单日入馆人数排列依次为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一、周六、周日。2) 单日入馆高峰时段前**名,分别为 12点-1点,9点-10点,8点至9点,13点-14点,10点-11点。 3) 得到每天分时入馆具体分布。
由于基于WIFI计数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检测到的数据一定是部分数据,覆盖不了完整人群;它的结果更可能是一种有偏差的抽样结果,也许需要很多经验参数去辅助判断。如果在特定区域,这些经验参数不够稳定的话,很可能对检测结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对于中小学来说,由于图书馆的管理员较少,很多管理员还要兼任学科教学等工作,因此很多情况下,图书馆都是开放式的,没有老师管理的,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图书馆进行借还书和阅读等活动,因此对于计数,需要完全的依赖于设备,所以基于WiFi的计数检测,在中小学不适用。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主要是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计数和控制的功能。
红外计数的主要原理如下:1) 任何一红外对管能够检测到有人走过,并将计数显示出来;2)当障碍物依次从红外发射管1到2走过的时候,人员数加1:3)当障碍物依次从红外发射管2到1走过的时候,人员数减1:4) 要求分别统计和显示进去的人员人次、出来的人员人次、里面逗留的人员人数;5)当留人员超限时报警(如100人)。6)充分发挥两对红外对管的功能,实现当人员走到一半再返回,则计数不变功7)为保证系统稳定性,连续两次及以上只经过红外对管1或2时,不计数。待再次从第 1、2 对红外管经过时,正常计数。基于大数据展示模块,收集各种到馆人数、签到人数,方便管理者进行分析。智能图书馆入馆计数系统商家
计数器云端强大的数据存储、 备份机制;智能图书馆入馆计数系统商家
针对整个出入口,数据的需求和固定阅览室的需求会有所不同,主要需要计数系统达到如下功能即可:1)出入口出入场人次统计:所选统计周期内进入/离开各出入口的⼈次。支持以时段、日、周、月等维度查询统计结果。2)出入口出入场人数统计:所选统计周期内进入/离开各出入口的人数(去重)。支持以时段、日、周、月等维度查询统计结果。3)出入口贡献率:所选统计周期内各出入口贡献率,计算公式:出入口客流人次(人数)/进场人次(人数)。智能图书馆入馆计数系统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