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级净化车间空间分区需以 “减少交叉污染、优化作业流程” 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辅助功能区与公共区域。生产区需占据车间 70% 以上面积,设置在气流稳定、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如医药行业的无菌操作区、电子行业的芯片组装区;辅助功能区(含设备机房、物料暂存区、质检区)需围绕区布局,设备机房与生产区的距离≤15m,减少风管损耗,物料暂存区需与生产区通过传递窗连接,避免物料二次污染;公共区域(人员净化区、办公区)需与洁净区完全隔离,人员净化区需设置通道,避免与物料动线交叉。分区边界需采用彩钢板隔断,隔断高度≥2.5m,且区与辅助区的压差需保持 5-10Pa 梯度,确保空气单向流动,防止污染扩散。万级区可作为千级区的缓冲区域。淮安十万级净化工程装修

万级净化车间电气系统需符合防爆、防尘、防潮要求,配电系统采用 TN-S 接地方式,接地电阻≤4Ω,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金属管道需可靠接地。照明系统选用 LED 洁净灯具,灯具防护等级≥IP65,光照度在生产区≥300lux、质检区≥500lux,灯具与吊顶的连接需用密封垫密封,避免粉尘进入灯具内部。动力配电方面,洁净区内插座需选用防水防尘型,安装高度≥1.2m,每间隔 3m 设置 1 个,插座回路需配备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30mA)。电气管线需采用镀锌钢管暗敷,钢管连接采用丝扣连接,接口处用密封胶密封,防止管线内积尘,且管线穿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时,需在穿墙处设置密封套管,套管与管线之间用防火密封胶填充。扬州百级净化工程设计色彩宜淡雅明亮,营造舒适工作环境。

十万级净化车间暖通系统回风比例需平衡洁净度与能耗,通常回风占总风量的 60%-70%,新风占 30%-40%。回风设计需注意:回风口气流速度≤2m/s,避免地面粉尘被吸入;回风管道需设置中效过滤器(F7),过滤回风中的悬浮颗粒,减轻高效过滤器负荷;当车间存在局部排风(如设备排风)时,需相应增加新风量,确保车间正压稳定。此外,回风系统需设置风阀联锁控制,当高效过滤器压差超标或车间洁净度异常时,自动降低回风比例、增加新风量,直至洁净度恢复正常,保障生产环境稳定。
万级净化车间温湿度控制需达到 “精细、稳定” 要求,控制系统采用 PLC + 触摸屏架构,配备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精度:温度 ±0.1℃、湿度 ±2% RH),传感器安装位置远离风口、热源与水源,每 50㎡设置 1 个,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温度控制通过空调机组表冷器与电加热器实现,当温度高于设定值(如 24℃)时,表冷器自动开启,降低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如 20℃)时,电加热器启动,升高温度,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 ±2℃内。湿度控制通过电极式加湿罐与转轮除湿机实现,湿度高于设定值(如 65%)时,除湿机运行,降低空气中水分;低于设定值(如 45%)时,加湿罐开启,补充湿度,湿度波动范围控制在 ±5% RH 内。系统需设置超限报警功能,温湿度偏离设定值 ±3℃、±10% RH 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处理。设计需预留未来工艺变更的灵活性。

医药、食品行业万级净化车间需强化微生物控制设计,墙面、地面材料需具备性能,墙面彩钢板表面复合涂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率≥99%;地面环氧树脂添加抗菌剂,效果持续时间≥5 年,避免微生物滋生。空气净化系统需在高效过滤器后增设紫外杀菌灯,功率≥30W,每 10㎡设置 1 盏,照射时间≥30 分钟 / 次,杀灭空气中残留微生物;回风系统需在回风口增设滤网,滤网率≥95%,防止回风携带微生物扩散。洁净区需设置消毒间,配备臭氧发生器与高压喷淋设备,臭氧浓度控制在 0.3-0.5mg/m³,消毒时间≥2 小时,可对空间与设备表面进行消毒;设备表面需采用圆弧设计,避免微生物藏匿,定期用 0.5% 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此外,洁净区需设置微生物监测点,每 50㎡设置 1 个,定期检测沉降菌(≤10CFU / 皿)与浮游菌(≤50CFU/m³),确保微生物指标符合行业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选用低产尘材料是装修的基本原则。宿迁万级净化工程
风管需内壁光滑,不易积尘便于清洗。淮安十万级净化工程装修
万级洁净厂房防火设计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洁净区隔墙与吊顶需采用不燃材料,如彩钢板芯材需为 A 级防火岩棉,耐火极限≥1.0h。消防系统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应急疏散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需选用快速响应喷头,布置密度≥12.5m²/ 个,且需避免影响洁净区气流组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在洁净区设置烟感探测器与温感探测器,探测器需具备防尘功能,防护等级≥IP54,且需与通风空调系统联动,当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空调系统,开启排烟风机。应急疏散系统需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疏散通道宽度≥1.2m,且需保持畅通,无障碍物,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淮安十万级净化工程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