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4大展很快就要在下个月开幕了,往年的CES都给了我们很多惊喜,2024年的也不会例外,CES 2024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预计将吸引超过4500家前列科技展商与13万观众的参与,它也是各个科技巨头、消费者展示与了解科技趋势、产品和创新的较好平台。
本次CES展会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科技产品,涵盖了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汽车科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健康科技、物联网、5G技术、无人机、电子游戏、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并且CES 2024将主题定为“ALL TOGETHER. ALL ON.”,旨在强调通过科技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经有不少厂商提前预告了CES 2024将会有明星产品亮相,小编也给大家汇总了一些值得一看的CES 2024前瞻亮点。
AI无处不在
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现在人竟皆知的“AI”了,AI浪潮以无数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大幅度且快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看的就是我们的皮衣刀客“老黄”,将在CES 2024前夕带来一场特别演讲,并将公布***的生成式AI突破,在此之后,英伟达还会参加至少14场会议,涉及***的元宇宙、机器人、智能汽车、游戏设计等多个热门主题和内容。
另外,由于英特尔在前段时间推出了第1代酷睿Ultra处理器。全新的模块化设计,全新的Meteor Lake架构,全新的“酷睿Ultra”命名,全新的Intel 4制程工艺,全新的Xe架构核芯显卡甚至还引入了全新的NPU计算单元。
其中这个NPU就是比较大的改变,这个NPU的特点是在处理AI工作负载时非常高效也非常省电,配合英特尔的CPU以及GPU,酷睿Ultra总体算力可以达到 34TOPS,为AI PC***爆发打下基础。不少PC厂商也响应了英特尔的AI PC理念,所以本次CES 2024,我们熟悉的华硕、微星、技嘉、宏碁、联想等传统PC品牌也会推出一系列新的PC产品,并且将AI PC作为重点,让AI PC真正惠及用户、提升体验。
DIY硬件方向
看完了AI,我们看看熟悉的硬件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老黄再现刀法?切出Super显卡
GPU一直是硬件中的大头,NVIDIA在去年就推出了RTX 40系显卡,***的性能与更低的能耗比让无数玩家倍感兴奋。在今年的CES 2024上,老黄又将再次展现惊人刀法,带来GeForce RTX 40系列SUPER显卡,这次基于Ada Lovelace架构的新品共有三款,分别是RTX 4080 SUPER、RTX 4070 Ti SUPER和RTX 4070 SUPER。
参数上,RTX 4070 Super,采用AD104-350或者AD103-175**,CUDA核心数量从5888个增至7168个,二级缓存从36MB增加到48MB,不过显存没啥变化,容量还是12GB,位宽也保持在192bit上,整卡的功耗从200W略微增至220W,性能提升幅度推测14%左右,接近现在的RTX 4070 Ti。
更高一级的是RTX 4070 Ti Super,采用AD103-275或者AD102-175**,CUDA核心数量从7680个增加到8448个,二级缓存48MB。显存位宽从192-bit升至256-bit,容量也从12GB增至16GB,但频率不会太高。不过得益于显存的提升,这款显卡的4K性能会强一些,以目前的规格来说,大概性能接近现在的RTX 4080。
至于**强的RTX 4080 Super,采用AD13-400**,二级缓存64MB,CUDA核心数量从9728个增加到10240个,显存还是16GB,功耗还是320W。性能提升幅度**小,与RTX 4090还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并且据传RTX 4080 SUPER将取代RTX 4080,RTX 4070 Ti SUPER将取代RTX 4070 Ti,而RTX 4070 SUPER有所不同,将与RTX 407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共存。
另外还有一张NVIDIA专为中国打造的***卡RTX 4090D,这款显卡的性能大概在RTX 4080 Super和RTX 4090之间。
AM4平台再现新款,8000G系APU降临
CPU处理器方面,AMD将在CES 2024上发布期待已久的锐龙8000G系列APU,为桌面端也带来更强的核显体验。8000G桌面APU将包括R7 8700G、R5 8600G、R5(PRO)8500G和R3(RPO)8300G等六款产品,均将基于AMD锐龙7040/8040系列移动处理器移植打造,TDP提升到65W。
其中**前列的应该是8700G,采用Zen 4架构,拥有8核16线程,并且配备12CU的Radeon780M核显。从这个参数上看,它很像是桌面版的锐龙7 7840HS,性能应该会更强一些,功耗也更高一些;其次是8600G,拥有6**12线程,比较大提升频率为4.35GHz,16MB三级缓存,以及8CU的Radeon 760M核显。
而R5 8500G和R3 8300G将采用Zen 4+Zen 4C混合架构,这也是AMD较早桌面版的“大小核”处理器,不过它与英特尔的不太一致,AMD更多是物理层面的大小核,也就是**面积上的差别。参数上,两款处理器分别为6核和4核规格,并且配备4CU的Radeon 740M核显。
除此之外,AM4平台的5000系锐龙还将迎来R7 5700X3D大缓存处理器,其频率比5800X3D略低,为8核16线程,3.0-4.1GHz,L3 缓存为96MB。大缓存的优势能***提升游戏性能,并且目前AM4平台拥有***的用户群体,对于想提升游戏性能的玩家们来说,即将到来的锐龙7 5700X3D值得升级考虑。
完善14代酷睿处理器产品线
AMD拿出了新的8000G系列,英特尔则是完善14代酷睿处理器产品线,此前已经推出了14代带K系列的处理器,而此次的CES 2024上,英特尔会带来14 代酷睿非 K 系列桌面处理器。它们和新工艺、新架构的酷睿Ultra不同,都是现在13代酷睿的简单升级版,大多数只是提升了一些频率,也有少部分增加了E核。
具体参数如下:
至于表格里前列限量版的i9-14900KS,目前依然不见踪影,据说能加速到6.2GHz,基准功耗升至150W,不过很大概率不会在CES 2024发布。
另外根据之前的传闻,英特尔还在成都封装厂准备中国市场的定制产品。自12代酷睿开始Intel就有推出国内市场定制处理器的习惯,包括Core i5-12490F以及后续13代的Core i5-13490F和Core i7-13790F,所以推测这个中国***应该也是14490F以及14790F,没有意外的话也是13代提频版本。
当然,除了桌面级处理器之外,在CES上,英特尔可能还会带来14代酷睿HX系列移动端处理器,随后搭载相关移动端处理器的产品也会面市。目前已知i7-14650HX、i7-14700HX、i7-14750HX、i9-14900HX,其中值得注意的还是i7-14700HX,它与14代i7-14700K桌面处理器一样,都为8大核+12小核架构。而前列的i9-14900HX,会有8+16 24**32线程、36MB三级缓存,实际加速频率比较高达到了5.8GHz,这比上代足足多了400MHz。
PCIe 5.0 SSD再突破
上面讲的都是处理器和显卡,在存储方面本届CES也有不小的看点。
群联本次参展将会带来以下几款新品主控,其中PS5031-E31T为低功耗PCIe 5.0主控,采用4通道DRAMless设计,提供高达 10.8GB/s 的性能和 8TB 最大容量。另外还有一款更为强势的PS5026-E26 Max14um,其实就是现有E26的增强版,支持PCIe 5.0 x4、I/O+技术,加上深度调校的新固件,在搭配2400MT/s高速闪存的时候,顺序读取速度比较高可达14.7GB/s,已经吃满PCIe 5.0 x4的全部带宽。
另外群联也将带来新的PS5027-E27T主控,主打一个低功耗、高性能,不过它是 PCIe 4.0,并且可以采用2230外形尺寸,这对笔记本、Steam Deck等用户比较友好。
显示器方向
显示技术日新月异,即将到来的CES 2024也有不少新科技亮相。
双模游戏显示器
其中**受玩家关注的就是“双模游戏显示器”,在目前的游戏显示器产品中,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往往不可兼得。不过现在终于有厂商打破这一禁锢,我们熟知的LG、HP甚至是ROG都将推出旗下***“双模游戏显示器”,这类产品的比较大亮点在于它支持FHD 480Hz与4K 240Hz两种显示模式。
FHD 480Hz模式下,能为玩家带来***的流畅度。对于专业电竞选手和硬核游戏玩家来说,高刷新率意味着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精细的操作,这将**提升他们在竞技游戏中的表现。而在4K 240Hz模式下,显示器则能提供细腻且丰富的画面细节,让玩家在沉浸式游戏中获得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
LG则是会推出2024款UltraGear OLED 游戏显示器,包括32英寸、34英寸、39英寸等多款型号。网上已经率先亮相了32英寸和39英寸的型号,其中左侧的是32GS95UE,与上面介绍的ROG显示器一样,同样支持FHD 480Hz与4K 240Hz两种显示模式,并且它还有神乎其神的“像素声音技术”,本质是通过OLED显示屏的振动薄膜元件直接产生声音,视频与声音可在屏幕上同时传输,因此会更加真实。
右侧的则是34或39英寸的一款,分辨率为3440×1440,可以实现240Hz高刷。除此之外,本届CES 2024上,LG还将推出两款45英寸曲面OLED游戏显示器,型号为45GS95QE和45GS96QB,以及一款27英寸OLED游戏显示器,型号为27GS95QE,预计会是现有型号的升级版。
随着CES 2024的临近,我们见证了科技巨头们在人工智能、硬件创新等领域的激烈竞争,也感受到科技如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AI技术的广泛应用到硬件的不断升级,从显示器的革新到存储技术的突破,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在为未来铺路。
联系人:
联系手机: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主营项目:
为不影响业务的正常推广,
请及时向您的服务商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