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焊接接头;2.验证施焊单位所拟订的焊接工艺规程(WPS或pWPS)是否正确。3.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适用范围:1、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船舶,航天器,核能以及承重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造、安装、检修工作。2、适用于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等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评定需设计后热措施保障焊缝氢的扩散逸出。无锡专业焊接工艺评定中心

适用范围与意义:焊接工艺评定适用于多种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等。它不仅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等工业设备,还普遍应用于桥梁、船舶、航天器等重要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能够确保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评定流程与标准: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包括提出评定项目、草拟焊接工艺方案、进行试验、编制评定报告以及制定焊接工艺规程。评定过程中需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如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和AWS D1.1∕D1.1M:2005《钢结构焊接规程》等。无锡专业焊接工艺评定中心焊接工艺评定必须分析重要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弯曲试验:①弯曲试样可分为横向面弯、纵向面弯和横向侧弯。②在T小于10时,T等于t;当T大于t时,t设为10。试样的宽度规格为40、20、10mm。③试样的余高应通过机械方法去除,并保持母材的原始表面,同时不得去除咬边和焊根缺口。④在横向侧弯试验中,若表面存在缺陷,则应以缺陷较严重的一侧作为拉伸面。⑤弯曲试验时,需考虑三个关键因素:试样的宽厚比、弯曲角度以及弯轴直径。值得注意的是,SD340-89规程中的弯曲试验方法和相关规定并未与材料的延伸率直接相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试样的弯曲外表面伸长程度可能超过了钢材的延伸率下限。为了改进这一点,新规程采用了更合理的弯曲试验方法,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条件。
则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除组合工艺有效外,还适用于:(1)氩弧焊单独焊接:评定焊缝金属厚度为3mm,其适用厚度范围为(1.5~6)mm。(2)焊条电弧焊单独焊接:评定焊缝金属厚度为8mm,其适用厚度范围为(6~12)mm。上述Ds/Ws焊缝焊接工艺也可单独进行氩弧焊、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组合使用。气焊焊接方法的“评定”,适用于焊件的较大厚度与“评定”试件厚度相同。(1)板状试件“评定”合格的工艺适用于管状试件,反之亦可。但要考虑各种焊接位置。例:板平立仰可以代替水平固定管,板垂直可以代替垂直管。(2)对接试件的“评定”,适用于角接试件。(3)全焊透试件的“评定”,适用于非全焊透试件。(4)板状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与板或管与管的角焊缝,反之亦可。焊接工艺评定的异种钢焊接需重点考察过渡层组织性能。

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焊制试件和检验试件——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或称焊接工艺卡)。1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任务书的主要作用是下达评定任务,因此,其主要的内容应为:评定目的、评定指标、评定项目和承担评定任务的部门及人员的资质条件等。(1)评定指标的确定;根据规程和钢材的理论基础知识(焊接性)等,确定各项技术指标。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9的规定,要求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等指标)应与母材相当或不低于母材相应规定值的下限。(2)评定项目的确定:根据工程的实际工作情况要求,按规程适用范围做好项目的相关覆盖,确定好评定项目。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焊接工艺评定需验证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的可行性。无锡专业焊接工艺评定中心
焊接工艺评定包含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及力学性能试验等环节。无锡专业焊接工艺评定中心
焊接工艺评定在锅炉、管道、压力容器及承重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作、安装与检修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适用于焊工培训和焊工技术考核,更是在这些工作实施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验证所拟订的焊接工艺是否正确,从而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焊接工艺评定涵盖了多种焊接方法,如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都需要通过工艺评定来确保其施焊能力符合标准。参与制造、安装或检修工作的企业都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这是行业和国家规程的明确要求,也是保障焊接质量的基础措施。无锡专业焊接工艺评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