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级氧化铝以高纯度氢氧化铝为原料,经1400-1600℃煅烧后,通过破碎、筛分、磁选(去除铁杂质)等工艺制成不同粒径的磨料。主要用于金属表面抛光、石材打磨、玻璃磨边等领域,如汽车零部件的精密研磨、不...
熔点方面:α-Al₂O₃熔点较高(2054℃),β相约1900℃,γ相较低(1750℃,且熔融前已转化为α相)。热导率在室温下差异明显:α-Al₂O₃为29W/(m・K),γ相因多孔结构降至3-5W/...
研磨级氧化铝以高纯度氢氧化铝为原料,经1400-1600℃煅烧后,通过破碎、筛分、磁选(去除铁杂质)等工艺制成不同粒径的磨料。主要用于金属表面抛光、石材打磨、玻璃磨边等领域,如汽车零部件的精密研磨、不...
β-Al₂O₃并非严格化学计量的氧化铝,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₂O・11Al₂O₃(含碱金属离子),实际是铝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为层状堆积:由Al-O四面体和八面体构成的“尖晶石层”与含Na⁺的“导电...
热膨胀系数方面,α-Al₂O₃在20-1000℃范围内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8.5×10⁻⁶/K,这种较低的膨胀率使其与金属材料匹配性良好——例如与耐热钢(膨胀系数11×10⁻⁶/K)的差值可通过中间过渡...
氧化铝催化剂载体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原料、制备工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入多种杂质。这些杂质主要包括铁(Fe)、硅(Si)、钠(Na)、硫(S)以及其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铁是氧化铝中最常见的杂质...
沉淀法是通过向含有铝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铝离子以氢氧化铝的形式沉淀下来,再经过洗涤、干燥和煅烧等步骤得到拟薄水铝石。根据沉淀剂的不同,沉淀法又可以分为碱沉淀法和酸沉淀法。碱沉淀法:以铝盐(...
纯氧化铝在氧化气氛中(如氧气、空气)具有完美稳定性,但在还原性气氛(如氢气、一氧化碳)中,若含有过渡金属杂质(如NiO),可能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金属镍会降低氧化铝的结构强度。因此,用于氢气炉的氧化铝...
表面修饰与改性是提高氧化铝载体纯度和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对氧化铝载体进行表面修饰或改性,可以改善其表面性质、提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活性位点等,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吸水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氧化铝载体表面的亲水性,从而影响反应物在载体表面的吸附。当载体吸水率较高时,其表面会吸附更多的水分子,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可能会阻碍反应物分子与载体活性位点的直接接触,降低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