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细胞培养基不是无菌产品,其中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吸收细胞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滋生繁殖,导致细胞培养基变质失效。控制细胞培养基中细菌和霉菌,是延长细胞培养基有效期的方法之一。清大天一在参考《中华人民当地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第100页的口服给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并严于该标准,规定细胞培养基产品的细菌数每1g不得超过200个,霉菌数每1g不得超过50个。称取样品1g,加入无菌纯化水10mL溶解,混匀即得试样。按中华人民当地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查项目为细菌数、霉菌数。检查法采用平皿法。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器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2.培养基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较终pH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器培养基制备器启停、正反、全速,调速、状态记忆(掉电记忆)等功能。
培养基配制--称量:培养基的制备环节,应当严格按照培养基配方制备,在培养基的称量过程中,建议在干爽、无风的区域或者通风柜中进行,这样能够避免培养基吸潮使称量结果不准。应当选择灵敏度较高的称重天平,这样能够保证称量的准确性,同时称量过程中要选择的称量匙,避免其他杂质混入培养基中。操作人员应当对称量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中应该体现培养基名称、批号、称量数量、具体配制方法、制备人姓名日期、复核人姓名日期等信息,方便后期的溯源调查。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制备的要点:培养基倒入平板,将灭菌溶化的培养基冷却至五十度后,倒入无菌干燥的培养皿中。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培养皿内盖容易形成过多的冷凝水;温度太低,中海培养基容易凝固成块状,不能做成平板。倒平板时,要靠近酒精的火焰以防止外来细菌落入盘中。左手托住培养皿,右手托住三角瓶底部。用小指和手掌拉出锥形瓶的棉塞,烧灼烧瓶口,用拇指和食指在培养皿盖上打开一条缝,直到烧瓶口刚好伸手进去,倒入培养基,直到底部被覆盖。不要超过培养皿高度的三分之一,迅速盖上盖子,放在桌子上,轻轻旋转培养皿,使培养基分布均匀,凝结后即可。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配制:素:为防止培养时期细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素,一般用量与组织细胞培养相同:卡那霉素100单位/毫升,或双抗--青霉素100单位/毫升,链霉素100微克/毫升。植物血凝素(PHA):非增殖期的细胞不能制备染色体,如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但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在PHA的作用下,可被刺激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入有丝分裂。经实验测定其分裂高峰分别于培养后44-48小时和68-72小时。PHA有粘多糖,蛋白质两种重要成分。粘多糖促使有丝分裂,蛋白质起凝集作用。PHA的细胞数随其浓度而增加,直至全部免疫活性细胞均被为止,但PHA浓度过高会引起凝集,一般采用4%浓度为好。培养基制备器各种工作模式预存五组分配参数。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器
制备培养基的操作要点: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即成固体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器
对LST(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进行灭菌时,有时发酵管内会有气泡。为防止发酵管内产生气泡,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小倒管浸满培养基(不留气泡)后再加入到盛LST的试管中。(2)灭菌锅关闭放气阀前,将锅内气体排干净。(3)试管塞不要塞得太紧(使用硅胶塞的时候),勿使用橡皮塞。(4)不要过早打开灭菌锅,要等灭菌锅内气体和温度都降到与室温一致或相差不大时再打开灭菌锅。如果以上情况都做到还有气泡,可用水做培养基组的对照试验,若培养基组有气泡,而对照组没有气泡,可确定是培养基自身的原因。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制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