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地下供配电电缆路径复杂,传统故障定位依赖人工排查,效率低、成本高 —— 某大型智算中心曾因地下电缆故障,人工排查耗时 3 天,开挖路面 100 余米,维修成本超 50 万元,业务部分中断。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2026 国际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展览会” 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聚焦供配电电缆路径监测技术,展示如何实现线路故障 “精细定位、快速修复”。
供配电电缆路径监测技术通过 “电磁探测 + 智能分析” 实现突破:一是路径精细探测,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与电缆故障定位仪,结合 GIS 地图生成电缆三维路径图,定位精度 ±0.5 米,某智算中心应用后,电缆路径识别率达 100%;二是故障类型识别,通过脉冲反射法与局部放电检测,可区分短路、漏电、绝缘老化等故障类型,识别准确率超 95%,某试点项目应用后,故障排查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三是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电缆路径、运行状态、故障记录数据,支持故障模拟与修复方案生成,某项目应用后,电缆维修成本降低 40%,年减少开挖损失 25 万元。展会将展示电缆路径监测解决方案:包括便携式电缆故障定位仪,适配现场快速排查;地下电缆三维建模系统,生成可视化路径图;电缆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从设计、敷设到维护的全程管控。
同期论坛将发布《供配电电缆路径监测技术规范》,明确不同敷设场景的监测标准。现场案例显示,某东部智算中心引入路径监测技术后,成功定位 5 处隐蔽电缆故障,平均修复时间缩短至 3 小时,累计减少维修成本超 120 万元。对电气工程师,可获取电缆路径规划与故障定位方案;对运维人员,能了解监测设备操作与数据解读方法;对大众,可通过三维路径演示,直观理解地下电缆的复杂布局与定位原理。2026 年 6 月上海,这场展会将为供配电电缆故障定位效率提升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