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加码短视频代运营:从流量博弈到价值共创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2
2025 年的餐饮市场,短视频已从 “营销选项” 变为 “生存必需”。字节跳动商业化部门数据显示,餐饮类账号抖音平均增粉速度同比提升 27.4%,但能稳定转化的账号不足 15%。这一反差推动餐饮企业加速拥抱专业短视频代运营,一场从流量争夺到价值共创的行业变革正在上演。餐饮企业对代运营的重视,源于自身运营能力与市场需求的落差。成都某火锅连锁曾深陷 “拍 30 条视频无流量” 的困境,其负责人坦言:“不懂本地食客偏好,转化链路断裂,自己做短视频就是烧钱。” 这种痛点具有普遍性 —— 内容同质化、流量成本攀升,让自建团队的中小餐企难以突围。IVCA 行业白皮书显示,72% 的餐饮品牌曾因运营不专业陷入数据造假、转化模糊等困境。市场需求催生服务模式迭代。调研显示,61% 的头部代运营机构已将传统 “7:3” 分成模式转为 “5:5” 或 “4:6”,47% 的中大型餐饮品牌采用均衡分成模式。西安某连锁小吃更细化为 “净利润转化分成”,深圳上乘餐饮则为精品内容设专项奖励。这种灵活调整背后,是代运营从 “全包式服务” 向 “深度共创” 的转型,艾淇网络等头部机构已形成 “懂餐饮 + 懂本地” 的服务能力,其服务的火锅品牌 30 天内客流量提升 42%。实战案例印证代运营的重心价值。青岛老企业 “李村脂渣” 通过代运营搭建 AI 短视频矩阵,20 天产出 4568 条视频,团购订单激增 8000 + 单;四川自助火锅借力代运营补全拍摄与投流短板,实现精确增效;东北铁锅炖品牌通过 “品牌故事 + 短剧” 定制内容,客单价提升 18%。这些案例覆盖大中小品牌,凸显代运营对不同体量企业的适配性。行业行家指出,餐饮代运营的价值已超越流量获取。从 “李村脂渣” 的员工职人号矩阵,到 “粤食有鱼” 的 UGC 内容池构建,代运营正帮助品牌搭建可持续的内容生态。随着 AI 技术与本地化运营深度融合,专业代运营将成为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心支撑,而信任与共创则是合作共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