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撸猫时,不少铲屎官会发现猫咪眼角有淡淡的泪痕,有时是湿润的分泌物,有时是干燥的褐色痕迹。面对这些泪痕,有人觉得是正常现象,有人则担心猫咪是不是生病了。其实,猫咪有泪痕是否正常,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泪痕的形态、持续时间以及猫咪的整体状态来判断。接下来,我们就从四个方面详细解析猫咪泪痕的相关知识,帮你分清正常与异常,及时做好应对。
一、正常泪痕的成因:少量分泌物属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心
猫咪眼角出现少量泪痕,在很多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与它们的眼部结构和日常分泌有关。猫咪的泪腺会持续分泌泪液,起到润滑眼球、保护角膜的作用,多余的泪液会通过鼻泪管排出。但由于猫咪的鼻泪管较细,尤其是扁脸品种(如加菲猫、波斯猫),鼻泪管更容易被挤压,导致部分泪液无法顺利排出,只能从眼角溢出,形成淡淡的湿润泪痕,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结构导致的现象。
此外,外界刺激也可能导致猫咪出现暂时性泪痕。比如猫咪打哈欠、打喷嚏时,泪液可能会暂时增多溢出;灰尘、毛发等异物进入眼睛,会刺激泪腺分泌泪液来冲刷异物,形成短暂的泪痕。这些情况下的泪痕通常量少、颜色浅(透明或淡白色),且猫咪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眼睛发红、频繁揉眼),只要及时用干净的棉球擦拭掉,就不会对猫咪造成影响。这种正常的泪痕就像人类偶尔流泪一样,是眼部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无需过度紧张。
二、异常泪痕的表现:量多、色深且伴随症状,需警惕健康问题
当猫咪的泪痕出现量多、颜色深、持续时间长,且伴随其他异常时,往往是健康问题的信号,属于异常情况。异常泪痕很明显的特征是眼角分泌物增多,甚至会凝结成块,颜色呈深褐色、黄色或绿色,有时还会伴随眼部红中、瘙痒。猫咪会因为不适而频繁用爪子揉眼、蹭家具,导致眼角周围的毛发被浸湿、打结,甚至出现脱毛、皮肤发红的情况。
从持续时间来看,正常泪痕通常是偶尔出现,而异常泪痕则会长期存在,即使每天擦拭,第二天仍会有明显的分泌物。比如有些猫咪的泪痕会顺着眼角向下延伸,在脸部形成一道深色的痕迹,无论怎么清洁都无法彻底消除。此外,异常泪痕还可能伴随猫咪精神状态的改变,如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眼睛睁不开等,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 “预警”,提示可能存在眼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三、引发异常泪痕的常见原因:从眼部疾病到全身性问题
异常泪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多种健康隐患,需要找准原因才能对症处理。眼部疾病是最常见的诱因,如结膜炎(细菌、病毒敢染引起)会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泪痕呈黄色或绿色,眼睛发红、肿胀;角膜炎(角膜受损或敢染)则会让猫咪畏光、流泪,泪痕中可能夹杂血丝;眼睑内翻(睫毛倒刺眼球)会持续刺激角膜,导致泪液分泌旺盛,形成严重泪痕。
鼻泪管堵塞也是引发异常泪痕的重要原因。当鼻泪管被炎症分泌物、异物堵塞时,泪液无法正常排出,只能从眼角溢出,长期积累会形成深色泪痕(泪液中的蛋白质氧化后会变褐色)。这种情况在扁脸猫中更为常见,因为它们的鼻泪管结构更特殊,容易反复堵塞。此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泪痕异常,如呼吸道敢染(感冒、猫鼻支)会引发眼部并发症,导致泪液增多;过敏(如对食物、粉尘过敏)会刺激眼部,让泪腺分泌亢进;甚至某些遗传病(如波斯猫的眼部结构异常)也会导致长期泪痕。
四、异常泪痕的处理与预防:清洁护理 + 对症知了,双管齐下
面对异常泪痕,需要结合清洁护理和对症知了,才能有效改善。首先要做好日常清洁,每天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或宠物转用眼部清洁液浸湿棉球,轻轻擦拭猫咪的眼角和泪痕处(从内向外擦拭,避免来回摩擦刺激眼睛),请除分泌物和褐色痕迹,防止细菌滋生。对于已经形成的顽固褐色泪痕,可使用宠物转用去泪痕湿巾或凝胶,坚持擦拭一段时间(需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帮助淡化色素沉淀。
对症知了是解决异常泪痕的关键。如果是眼部敢染(如结膜炎),需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申诉眼药水或眼膏(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按疗程使用直至症状消失;鼻泪管堵塞的猫咪,可能需要通过冲洗鼻泪管来疏通,严重时需手术知了;过敏引起的泪痕,要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如更换低敏猫粮、减少粉尘);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泪痕,则需要先知了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眼部症状。
预防异常泪痕的核新是做好眼部保养和健康管理。定期检查猫咪的眼睛,观察是否有分泌物增多、发红等异常;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减少灰尘、毛发对猫咪眼部的刺激;选择适合猫咪的猫粮,避免因食物过敏引发泪痕;对于扁脸等易患泪痕的品种,更要加强日常护理,每天清洁眼部,定期带去医院检查鼻泪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