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传动领域的版图上,江苏迈茨工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如同一颗深耕细作的种子,历经 12 年时光淬炼,从籍籍无名的小厂成长为电缸行业的biao杆企业。近日,创始人刘易通过抖音发布的一则行业邀约视频,再次将这家 “源头工厂” 的匠心故事推向公众视野。
视频以直白的行业喊话开场:“需要电缸的老板看过来,不是所有生产电缸的工厂都叫迈茨工业。” 这句看似朴素的宣言背后,是企业扎根行业十二载的深厚积淀。2013 年,当刘易在江苏创立迈茨工业时,国内电缸市场尚被进口品牌垄断,中小企业对gao端传动设备往往望而却步。“我们憋着一股劲,就是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精密电缸。” 刘易回忆起创业初心时感慨道。从租赁厂房里的逆向研发,到 3500 平米现代化生产基地的落成,企业用 “专注” 二字书写着制造业的韧性 —— 车间里近千万的机加工设备昼夜运转,数百种零部件库存随时待命,216 个生产节点的数字化追溯系统,构筑起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条品质壁垒。
“货比三家不吃亏” 的邀约背后,是迈茨工业对自身实力的笃定。作为行业少数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其电缸产品从关键零部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 “偏执”:伺服电机推荐西门子、松下等国际品牌,滚珠丝杆采用国内头部厂商定制件,即便成本高出 30%,也坚决拒绝 “小作坊式拼装”。这种对品质的ji致追求,在静音型电缸的研发中可见一斑 —— 通过双螺母预紧结构、柔性减震 材料、伺服控制算法三重创新,将运行噪音控制在 40 分贝以内,成功打开医疗设备、文旅游乐等gao端场景市场。数据显示,企业累计 服务超 2000 家客户,产品应用案例突破 10000 个,其中新能源锂电、半导体等领域客户复购率达 78%。
“支持非标定制” 的承诺,则彰显着迈茨工业的行业温度。区别于标准化生产的 “一刀切” 模式,企业组建了由 15 名zi深工程师构成的前端服务团队,可深度介入客户项目前期设计。在某汽车装备企业的大推力电缸定制需求中,团队驻厂两周,从安装尺寸到控制逻辑进行 37 次迭代优化,为客户节省 40% 设备成本。这种 “量体裁衣” 的服务模式,让电缸不再是冰冷的工业零件,而是贴合客户需求的 “智能解决方案”。正如刘易在视频中所说:“我们不是卖产品,而是帮客户解决问题。”
从 “专注电缸 12 年” 的时间沉淀,到 “源头工厂” 的身份自信,迈茨工业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蜕变轨迹。当短视频平台成为企业与客户对话的新窗口,刘易的邀约看似简单,实则传递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密码 —— 在技术迭代中坚守匠心,在市场浪潮中保持清醒。正如车间墙上悬挂的标语:“让每个零件都经得起时间检验”,这家历经十二年风雨的企业,正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行业ling跑者,从来不是喧嚣中的过客,而是沉下心来打磨品质的 “时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