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银胶的烧结原理是基于固态扩散机制和液态烧结辅助机制。在固态扩散机制中,当烧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银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开始活跃,银粉颗粒之间通过原子的扩散作用逐渐形成连接。在烧结初期,银粉颗粒之间先是通过点接触开始形成烧结颈,随着原子不断扩散,颗粒间距离缩小,表面自由能降低,颈部逐渐长大变粗并形成晶界,晶界滑移带动晶粒生长 ,坯体中的颗粒重排,接触处产生键合,空隙变形、缩小。在烧结中期,颗粒和颗粒开始形成致密化连接,扩散机制包括表面扩散、表面晶格扩散、晶界扩散和晶界晶格扩散等,颗粒间的颈部继续长大,晶粒逐步长大并且颗粒之间的晶界逐渐形成连续网络,气孔相互孤立,并逐渐形成球形,位于晶粒界面处或晶粒结合点处。高导热银胶,守护电子设备安全。实验室高导热银胶产品介绍
对于不同型号的银胶,其导热率对电子设备散热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以高导热银胶、半烧结银胶和烧结银胶为例,高导热银胶的导热率一般在 10W - 80W/mK 之间,适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散热需求,如普通的集成电路封装。半烧结银胶的导热率通常在 80W - 200W/mK 之间,在一些对散热要求较高,但又需要兼顾工艺和成本的应用中表现出色,如汽车电子的功率模块。烧结银胶的导热率则可达到 200W/mK 以上,主要应用于对散热性能要求极高的品牌电子设备,如航空航天领域的电子器件。实验室高导热银胶产品介绍银胶导热性能,决定设备温度。
半烧结银胶的半烧结原理是在加热固化过程中,有机树脂首先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将银粉初步固定。随着温度的升高,银粉表面的原子开始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扩散和迁移,银粉之间逐渐形成烧结颈,进而实现部分烧结。这种部分烧结的结构既保留了银粉的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又利用了有机树脂的粘结性和柔韧性,使其在电子封装中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汽车电子的功率模块中,半烧结银胶能够有效地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导出,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温度变化等复杂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 。
半烧结银胶是 TANAKA 银胶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性能使其在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类银胶的主要特性在于其烧结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形成导电路径,这一特点使得它在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电子元件封装中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半烧结银胶的粘合力较强,能够可靠地连接不同的材料,保证封装结构的稳定性。以 TS - 9853G 为例,这款半烧结银胶具有诸多亮点。首先,它符合欧盟 PFAS 要求,这在环保日益严格的现在具有重要意义。TS - 1855 银胶,散热实力强劲。
除了高导热率,TS - 985A - G6DG 还具有高可靠性。它在烧结后形成的银连接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承受高温、高湿度、强振动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性能衰退缓慢,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 。在医疗设备中的品牌影像设备中,电子元件需要长期稳定运行,TS - 985A - G6DG 的高可靠性确保了设备在频繁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连接问题导致故障,保证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TS - 985A - G6DG 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尤为突出。即使在超过 200℃的高温环境中,它依然能够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稳定,不会发生分解、氧化等现象,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运行 。高导热银胶,优化电子设备性能。实验室高导热银胶产品介绍
TS - 1855 加工性好,封装高效从容。实验室高导热银胶产品介绍
TS - 1855 在加工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它具有长达 6 小时的粘结时间,这为电子封装工艺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时间,使得生产过程更加从容和高效。同时,它还具备可印刷性,能够满足不同的封装工艺需求,无论是高精度的丝网印刷还是自动化的点胶工艺,TS - 1855 都能良好适配 。在 LED 封装中,可印刷的 TS - 1855 能够精确地涂覆在芯片与基板之间,实现高效的散热和电气连接,并且在较长的粘结时间内,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封装质量。实验室高导热银胶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