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是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总称,也称换热器,它是家用空调器中的关键部件。蒸发器的作用是使制冷剂液体汽化蒸发,从外界吸收热量;而冷凝器是向外散热,使制冷剂气体降温液化。对单冷式空调器而言,室内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在热泵式空调器中设有室内、室外两台热交换器,其作用因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方向不同而异:制冷时,室内热交换器相当于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相当于冷凝器;制热时,室内热交换器相当于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相当于蒸发器。板式热交换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W-FCDB-350A-C热交换器安装
热交换器的选型:1、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热交换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2、压降校核。在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板式热交换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物料流阻损失小,结构紧凑,温度控制灵敏、操作弹性大,装拆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W-FCDB-350A-C热交换器安装完好的热交换器运行正常,能满足生产要求,热换效果良好。
板式热交换器布局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热交换器那样需求预留抽出管制的维修场所,因而完成相同的换热使命时,板式热交换器的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1/5~1/10。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布局,从强度方面看是极好的,但从换热视点看并不抱负,由于流体在壳程中活动时存在着折流板—壳体、折流板—换热管、管制—壳体之间的旁路。经过这些旁路的流体,并没有充分地参加换热。而板式热交换器,不存在旁路,而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发生湍流。所以板式热交换器有较高的传热系数,通常情况下是管壳式热交换器的3~5倍。
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的制造过程大体上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和质量控制点: 1、密闭或开放式炼胶机中进行混炼。使按配方称量的各个原料组分混合均匀,混炼胶的混炼:称准确量的原材料.经实验室检测后,将混炼胶用于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生产。2、可以通过挤出机将胶料制成相应毛坯—圆柱形胶条。胶料毛坯:因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的横截面积和长短不同。3、即将未硫化的橡胶胶条半成品放入热模具的型腔中,模压板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是压机中用模压的方法制造的.模具闭合即进行硫化,模压温度为160185℃,时间315min,因不同的混炼胶品种而异,模压压力应不小于9.8MPa。4、硫化在模压过程中不全部完成,后硫化为了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将模压硫化过的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静态情况下置于烘箱中终完成硫化。烘箱内的度必须均匀,其保温时间因不同的混炼胶而异。硫化是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片生产过程中极重要的一步。烘箱必须安装带有连续温度记录的装置。板式热交换器内部结构复杂且换热面积小,所以很难将清洗液排出。
新风全热交换器可控制室内气压,也可作单向只排不送或只送不排的运行,可以隔绝室外噪音,在夏季除湿,冬季增湿,维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还有一种静止式换热器采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无湿交换能力,在空调通风领域尚未实现商化应用。旋转式换热器通常采用蜂巢式结构,同样也有显热类和全热类两种。全热类通常采用吸收或吸附工作方式;而显热换热类通常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以蓄热方法工作。通过换热芯的旋转往复运动,就某一个通道而言,其换热过程为周期性地在吸热吸湿和放热解吸之间转换,依靠换热芯自身的运动和芯材的热湿性能而工作。在大风量的应用场合体积小一些,其缺点是某些材料的解吸温度较高,二股气体之间有交叉污染的可能。其优点是热、湿的转移在同一通道内完成,传热介质热阻、湿阻小,即使在介质的温度差、湿度差很小的时候仍能有效工作。板式热交换器在进行炼钢后的冷却或是铝酸盐母液的冷却或加热。W-FCDB-350A-C热交换器安装
工业用液的冷却或加热、皂基干燥也是利用到板式热交换器的。W-FCDB-350A-C热交换器安装
板式热交换器结垢酸洗的注意事项:1.酸洗液浓度:酸洗液应按甲酸81.0%,水17.0%,缓冲液1.2%,表面活性剂0.8%的浓度配置,清洗效果明显。2.酸洗温度,一般是控制在60度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对板式热交换器腐蚀情况。3.酸洗时间与方法,一般是采用静态浸泡以及动态循环相结合,一般浸泡时间为2h,动态循环3-4h。在酸洗过程中,会经常测试酸洗浓度,相邻两次实验相差为0.2%,酸洗就会完成。4.钝化处理,一般在清洁完板式热交换器结垢后,会有大量的金属氧化物脱落,所以裸露出的金属,很容易出现腐蚀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做钝化处理。W-FCDB-350A-C热交换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