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UvsX重组酶是一种来源于T4噬菌体的酶,它是RecA/Rad51家族的同源体。这种重组酶在双链DNA断裂的修复和复制叉重新启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4UvsX重组酶可以通过与其他DNA结合蛋白或辅助因子一起与单链DNA形成核酸蛋白复合物,并通过寻找与靶标DNA的互补区域进行杂交,以完成链置换反应。此外,T4UvsX重组酶在生产时由大肠杆菌表达和纯化。T4UvsX重组酶的产生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表达的常规技术。首先,T4噬菌体的基因序列被识别并克隆到适合的表达载体中,然后这个载体被转化到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内,T4UvsX基因被转录和翻译,产生重组酶蛋白。随后,通过一系列步骤包括细胞培养、蛋白质表达、细胞裂解、蛋白质纯化等,获得所需的T4UvsX重组酶。这一过程通常在生物技术实验室中进行,并且需要精确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和蛋白质工程知识。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DNA片段。以下是关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一些关键点:1.**原理**:-利用琼脂糖凝胶作为介质,DNA片段在电场作用下根据其大小和电荷差异进行分离。较小的DNA片段迁移速度快,而较大的片段迁移速度慢。2.**琼脂糖**:-一种由琼脂糖粉末和缓冲液(如TAE或TBE)混合制成的凝胶。琼脂糖浓度通常在0.7%到2%之间,浓度越高,分辨率越高,但凝胶孔隙越小,迁移速度越慢。3.**样品准备**:-DNA样品通常需要在加载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纯化、稀释,有时还需添加样品缓冲液以保证样品在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4.**加载样品**:-使用微量移液管将样品和加载缓冲液(通常含有追踪染料,如溴酚蓝)混合后,小心地加载到凝胶孔中。5.**电泳**:-将凝胶置于电泳槽中,连接电源,施加恒定电压进行电泳。电压和时间根据凝胶浓度和所需分辨率进行调整。6.**染色**:-电泳完成后,为了可视化DNA条带,通常使用荧光染料如EB(溴化乙锭)或SYBRGreen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凝胶在紫外光下观察,DNA条带会发出荧光。7.**分析**:-通过比较DNA条带的位置和已知大小的DNA标准品(DNAladder),可以估计DNA片段的大小。
磁珠法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通过一系列优化的步骤来确保从细菌细胞中提取高质量和高纯度的质粒DNA。以下是这一过程的一般步骤:1.**细胞培养**:-首先,将含有质粒的大肠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至适宜密度(通常是OD600约0.6-1.2)。2.**裂解细胞**:-使用试剂盒提供的裂解液(含有SDS和可能的其他裂解成分)破坏细菌细胞壁和膜,释放出细胞内容物。3.**吸附磁珠**:-将磁珠加入裂解后的混合物中,磁珠表面修饰有能够特异性结合核酸的配体,使得质粒DNA吸附于磁珠表面。4.**磁分离**:-利用磁力架将吸附有质粒DNA的磁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碎片。5.**洗涤杂质**:-经过几次洗涤步骤,使用试剂盒提供的洗涤液去除吸附在磁珠表面的蛋白质、RNA和其他杂质。6.**去除洗涤液**:-磁分离后,小心地移除洗涤液,避免磁珠干燥或吸入磁珠,以确保纯度。7.**洗脱质粒**:-使用试剂盒提供的洗脱液(通常是低盐或高pH的缓冲液)将质粒DNA从磁珠上洗脱下来。8.**收集质粒**:-洗脱后的质粒DNA通常在室温或4°C下保存,避免多次冻融,以维持DNA的完整性。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简称RPA)是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能够在等温条件下快速检测特定DNA序列。这项技术以其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在临床快速诊断、食品检测、防控、工业应用、现场实时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技术原理**:RPA技术主要依赖于几种关键的酶和蛋白质:-**重组酶**:能够识别并结合到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上。-**单链DNA结合蛋白(SSB)**:与被置换的单链DNA结合,防止其重新结合形成双链。-**链置换DNA聚合酶**:在引物定位同源序列后,进行链延伸,实现DNA的指数增长。RPA的工作原理是,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的蛋白-DNA复合物能在双链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引物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交换反应形成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目标区域进行指数式扩增。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快,一般可在十分钟之内获得可检出水平的扩增产物。**技术优势**:-**快速性**:RPA可以在37-42°C的等温条件下快速完成核酸的扩增,通常在10到30分钟内即可完成。-**灵敏度和特异性**:RPA能够检测低至单拷贝的核酸模板,并具有高特异性。
5'DNA腺苷酰化试剂盒通过酶学方法高效地将单链DNA(ssDNA)5'端腺苷酰化,通常转化效率可达95%以上。以下是实现高效转化的关键步骤和特点:1.**单步反应**: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该试剂盒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步骤中完成5'端磷酸化修饰的单链DNA或RNA的腺苷酰化修饰,无需多步骤操作或纯化。2.**高效率**:试剂盒通常能将95%以上的5'端磷酸化的DNA(pDNA)转化成腺苷酰化DNA(AppDNA),从而提高产量并避免胶回收提纯步骤。3.**高温孵育**:在65℃的高温下进行反应,有助于避免DNA或RNA的二级结构对腺苷酰化反应的干扰。4.**酶的来源**:试剂盒中的腺苷酰化酶(Adenylase)通常来源于嗜热古细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保证反应的高效性。5.**操作简便**:使用MthRNA连接酶、ATP和5'-磷酸化的单链DNA进行反应,操作简单,且腺苷化产物通常不需要进行电泳切胶回收,可以直接通过乙醇沉淀进行进一步浓缩后用于后续的连接反应。6.**失活酶**:反应完成后推荐在85℃孵育5分钟以失活Adenylase,防止去腺苷酰化现象,确保腺苷酰化比率不下降。
由于Pfu DNA Polymerase 对引物的质量要求较高,使用纯度高的引物可以减少由于引物错误导致的非目标突变。Recombinant Cynomolgus M-CSF/CSF-1 Protein,His Tag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RNase H-)的逆转录过程是将RNA模板转换成cDNA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模板RNA的准备:确保RNA模板的质量和纯度,可能需要使用DNase I来去除RNA样品中的DNA污染。逆转录反应体系的配制:根据试剂盒的说明,将RNA模板、引物(如Oligo(dT)、随机六聚体或基因特异性引物)、dNTPs、逆转录酶和缓冲液等组分混合在一起。逆转录酶的启用:如果需要,可能要将反应体系预热到一定温度以达到逆转录酶。逆转录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逆转录酶会根据RNA模板合成一条互补的DNA链。这个过程通常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以保证酶的活性和反应的效率。反应的终止:逆转录反应完成后,通常通过加热到较高温度来终止反应,以防止cDNA的进一步合成。产物的纯化:合成的cDNA可能需要通过某些方法(如柱层析或沉淀)进行纯化,以去除未反应的dNTPs、RNA模板和酶等。cDNA的检测和应用:合成的cDNA可以用于后续的PCR、qPCR、克隆、测序等实验。Recombinant Cynomolgus M-CSF/CSF-1 Protein,His Tag
Recombinant Cynomolgus IL-1 Beta/IL-1F2 Protein
T4多聚核苷酸激酶(3'磷酸酶活性缺失)
Recombinant Mouse IGF1R/CD221 Protein
Recombinant Mouse B7-H3/CD276 Protein
Recombinant Cynomolgus SPP1/OPN Protein
Recombinant Cynomolgus CD31/PECAM-1 Protein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Siglec-10 Protein
Recombinant Human CD19(His Tag)
Recombinant Human G-CSF R/CD114Protein
Recombinant Human ANXA1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