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管委会的会议室内,管委会副主任孔福安指着电子沙盘,向记者娓娓道来商务区的发展密码。近年来,依托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强劲东风,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锚定五大重要任务精确发力: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吸引高能级企业汇聚;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以国际贸易为桥梁,打通全球市场通道;以国际化建设为标尺,塑造品质商务环境;以立体交通为脉络,激发区域经济动能。如今,这份深耕细作的答卷已硕果盈枝——截至2024年底,商务区累计引进培育经市级认定的总部机构达243家,涵盖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国内行业高质量企业等多元类型,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集群。作为进博会长久举办地,虹桥放大展会溢出效应,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推广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网上价格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展望未来,孔福安的话语中满是对“大虹桥”与香港合作前景的憧憬与决心。他表示,“大虹桥”作为上海连接世界的重要枢纽,将持续深化与香港在专业服务、国际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汇聚了大量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与前列人才,而“大虹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已然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二者携手,恰似双剑合璧,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推广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网上价格虹桥推动绿色贸易合作,助力中企实现可持续出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当黄浦江畔的春风还带着些许料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已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今年,这场全球经贸领域的前列盛会即将迎来它的第八个年头,尽管距离正式开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进博会的“磁力效应”已然显现。截至2024年4月18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令人振奋——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家企业已率先完成签约参展,展览面积更是逼近25万平方米,这一数据较上届同期实现稳步增长,足见进博会平台强大的吸引力以及世界对于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在接受大文记者专访时,以详实的数据与前瞻性视角,深入阐述了商务区的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他指出,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自成立以来便锚定“全球品质资源配置枢纽”目标,目前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8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形成了航空服务、国际贸易、品质商务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构建一个集政策支持、金融服务、法律保障于一体的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孔福安强调,商务区依托虹桥枢纽日均40万人次客流、年吞吐量超4000万人次的航空网络,以及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实体平台,已帮助200余家企业成功开拓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市场。面对贸易挑战,虹桥集聚资源,赋能中企拓展多元市场,迈向国际舞台。

2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不仅是数字的积累,更象征着一个巨大的机遇磁场。这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空间里,即将搭建起连接世界与中国的贸易桥梁。随着签约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再一次展览规模将再创新高。各国企业踊跃参与的背后,是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大消费潜力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中国持续深化变革和开放,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保驾护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诚意。虹桥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助力长三角企业进军 中亚丝绸之路。推广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网上价格
虹桥打造智慧服务平台,为中企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提升服务效率。推广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网上价格
随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联通国际国内的交通网络愈发便捷高效,上海市委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开始谋划在这一交通枢纽旁建设一座商务区。其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一方面,服务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国际化的商务交流、贸易往来平台,吸引全球资源汇聚;另一方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区域内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增长极。在这一规划蓝图中,一座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非常大的会展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赫然在列。因其独特的四叶草造型,这座会展中心如今已成为海内外熟知的标志性建筑。它的规划建设,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虹桥区域的会展功能,更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广阔舞台,有力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广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网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