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M板本身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但并不是不能够进一步增强其耐磨性能。我们在POM中加入石墨、F4、二硫化钼、润滑油及低分子量PE等,可提高其润滑性能。例如,在POM中加入5份F4,可降低摩擦因数60%,耐磨性提高1~2倍。再如,在POM中加入液体润滑油,可大幅度提高耐磨性和极限PV值。为提高由油的分散效果,需加入炭黑、氢氧化铝硫酸钡、乙丙橡胶等吸油载体。加入5%油POM的摩擦性提高72%,极限PV值可达3.9MPa·m/s(纯POM为0.213MPa·m/s),为其他工程塑料的3~20倍。POM具有耐高温特性,因此还用于管道器件(管道阀门、泵壳体),草坪设备等。潮州导电POM板物性
在1952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另一种POM,并且在1956年为其均聚物申请了专利。杜邦公司将RNMacDonald作为高分子量POM发明人。MacDonald和他同事描述了端基为半缩醛(~O–CH2OH)的高分子量POM的制备方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热稳定性,这种POM还是不能够商用。具备热稳定性也意味着可以商用的POM是由DalNagore发明的,他发现用乙酸酐对POM进行端基处理可以将容易解聚的半缩醛转变成热为稳定的,可以融化的塑料。----------更多POM板;POM小知识请关注东莞市明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深圳供应POM板生产POM板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
POM板的原料聚甲醛树脂从出现到商业化也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间:
1960年美国杜邦(DuPont)公司首先将均聚物型树脂(DELRIN)商品化。1961年美国Celanese公司(现在的Ticona公司)将共聚均型树脂(CELCON)商品化。1962年宝理塑料公司开始进行CELCON的进口和销售。后来,将其在日本的商品名命名为「夺钢」。1968年宝理塑料公司开始在静冈县的富士工厂首先进行国产化,后来又加大其生产能力,现在是世界上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92年中国台湾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中国台湾宝理塑胶股份有限公司)以TEPCON(「达钢」)为商品名,开始生产POM树脂』。
POM板原料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上个世纪,前苏联的化学家发现了POM的前身——甲醛二聚体。上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奥尔巴赫和巴塞尔在实验室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聚甲醛。之后的二三十年,是由德国化学家,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曼·施陶丁格(德语:HermannStaudinger)发现的POM。他在1920年代研究高分子时发现了POM的结构与聚合过程,对POM进行了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热稳定性的问题,POM当时并未实现商业化。----------------东莞市明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POM板还可以承受大量的电应力,使其适合用作绝缘体。低吸湿性也使其成为保持电子元件干燥的好材料。
我国的POM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日用消费品及汽车等领域。就粗略占比来看,电子电器的消费比例约占45%,日用消费品20%,汽车15%,机械工业8%。浙江和广东是国内POM的主要消费地,是汽车、电子电器等配件制品的加工集聚地,也是纺织类服装、窗帘及卫浴等日用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地。
POM在卫浴行业主要用于抽水马桶的水泵阀门以及太阳能的管件等。
电子电器是POM的传统应用领域,该行业涉及的产品也较多,基本是根据POM的自润滑特性生产轴承、齿轮的塑料件,也有的用来生产电子电器的外壳,比如用来生产洗衣机、豆浆机的配件;摄像机、照相机机芯/录音带和录像带的转轴;各种继电器/定时器/照相机/打字机的零件、电视机高频头、电扇等等。电子电器领域的用户数量多、市场容量大,是POM的主要消费动力。当然,高等级产品会使用进口料,相对低端的产品则会使用国产料。
POM改性料生产企业也是POM 的下游用户之一,许多POM经销商也会对POM加以改性,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聚甲醛改性的技术路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填充增强改性、增韧共混改性和功能化改性。改性后的POM再应用于汽车、卫浴、电子电器、动力工具、日用品、精密仪器等领域。 POM塑料表面的粘附性相对较差,可能导致胶粘剂、涂层等附着效果不佳。本色POM板密度
POM板不耐强酸和氧化剂,对烯酸及弱酸有一定的稳定性。潮州导电POM板物性
在POM板的加工中加入石墨、F4、二硫化钼、润滑油及低分子量PE等,可提高其润滑性能。例如,在POM中加入5份F4,可降低摩擦因数60%,耐磨性提高1~2倍。再如,在POM中加入液体润滑油,可大幅度提高耐磨性和PV值。为提高由油的分散效果,需加入炭黑、氢氧化铝硫酸钡、乙丙橡胶等吸油载体。加入5%油POM的摩擦性提高72%,PV值可达3.9MPa·m/s(纯POM为0.213MPa·m/s),为其他工程塑料的3~20倍。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产品需要有不同的性能的增强。潮州导电POM板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