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期间,我国POM板原料在单体合成、聚合工艺及后处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攻关,通过双螺杆连续熔融后处理工艺取代氨法后处理,使工艺得以简化和优化,同时未反应的单体和释放出的甲醛也得到回收。民族品牌蓝星聚甲醛,通过在上海溶剂厂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于2007年成功建立了4万吨聚甲醛的生产装置。蓝星聚甲醛2008年投入市场后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高润滑POM和增强POM目前也已在电器设备及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POM是一种坚韧有弹性的材料,即使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特性。江门进口POM板
在环境性能方面,POM均聚板和POM共聚板也存在着差别:POM板均聚甲醛板不耐强碱和氧化剂,对烯酸及弱酸有一定的稳定性。POM板共聚甲醛板的耐溶剂性良好,可耐烃类、醇类、醛类、醚类、汽油、光滑油及弱碱等,并可在高温下坚持相当的化学稳定性。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均聚甲醛的耐候性不好,长期在紫外线作用下,力学性能降落,外表发作粉化和龟裂。但在成型性方面,POM都属于结晶料,熔融范围窄,熔融和凝固快,料温稍低于熔融温度即发作结晶。活动性中等。吸湿小,可不经枯燥处置。东莞防静电POM板原料POM板原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再加上其优异的机械强度,POM是一种非常适合电子元件的材料。
POM板是高结晶性聚合物,密度不到钢材的四分之一,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刚性,是工程塑料中力学性能接近金属材料的品种之一。POM板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良好的耐疲劳性、摩擦系数低、耐有机溶剂、成型加工简单等突出优点;同时,POM板还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有光泽,抗热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高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特性,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环保化和多元化。减轻汽车自身的质量可有效提高汽车速度,并可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导电的POM板是提高燃油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有资料表明,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同时,改性工程塑料不仅可减轻零部件30%~50%的质量,还可使其制造成本降低40%左右。为此,增加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可有效地降低汽车成本及其质量。
目前,国内能够掌握POM板原料POM生产技术,并正式生产POM的企业并不多,产品规模小,其中云天化和开封龙宇只能生产几个牌号的产品,上海蓝星也只有10余个牌号,而国际上主要跨国公司都有30-40个牌号可以选择。因此,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品种看,国内POM生产技术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工艺技术尚存在一些缺陷,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较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再加上国外产品倾销的市场价格竟争,各厂生产的POM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不能抵御国外产品大规棋的冲击。POM具有耐高温特性,因此还用于管道器件(管道阀门、泵壳体),草坪设备等。
我国的POM板原料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呢?
我国聚甲醛的开发生产与国外同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9年中科院化学所、成都工学院和吉林化工研究院等开展了甲醛聚合制备均聚甲醛的研究,随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沈阳化工研究院也开始了共聚甲醛的研究。1965年底吉林石井沟联化工厂采用长春应化所的科研成果在30L反应釜中制出了我国首先批共聚甲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只有上海溶剂厂和吉林石井沟联化工厂2套千吨级聚甲醛生产装置,但因规模太小及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是不稳定等原因,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停产。2001年以前,国内无万吨级以上的聚甲醛生产装置,所需聚甲醛靠进口解决。2001年7月云南云天化股份公司从波兰ZAT公司引进技术建设的1万t/a聚甲醛投产,填补了国内万吨级聚甲醛的空白。 POM板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江门进口POM板
POM板的介电强度与厚度有关,厚度0.127mm时为82.7kV/mm,厚度为1.88mm时为23.6kV/mm。江门进口POM板
在1952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另一种POM,并且在1956年为其均聚物申请了专利。杜邦公司将RNMacDonald作为高分子量POM发明人。MacDonald和他同事描述了端基为半缩醛(~O–CH2OH)的高分子量POM的制备方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热稳定性,这种POM还是不能够商用。具备热稳定性也意味着可以商用的POM是由DalNagore发明的,他发现用乙酸酐对POM进行端基处理可以将容易解聚的半缩醛转变成热为稳定的,可以融化的塑料。----------更多POM板;POM小知识请关注东莞市明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江门进口POM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