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电桩包括交流桩和直流桩。见得多的像书包大小的那种是交流桩,每台车可以备一个,有的买车送桩的,个人可以在家里安装,通常功率不超过11kw,7kw和11kw就属于高功率的了。7kw的桩如果给小米su7标准版充电,73度电要10小时。直流桩又叫快充,充电站那种比人高一个头的铁柜子就是直流桩。直流桩功率比较大,单路通常大于60kw,小米su7在普通充电站70分钟就充满。但直流桩需要跑充电协议,不同区域执行的充电协议不同,物理结构也不同没法兼容。国内的交流桩没有严格的软件协议规范,新的欧标要求交流桩也要执行类似于直流桩的ISO15118协议,这需要增加交流桩PLC模块来实现。目前欧标交流桩增加PLC协议板并没有很明显的好处,它的好处在将来会慢慢显现。电动汽车交流桩PLC控制板

公共领域交流充电桩的布局策略在公共领域,交流充电桩的布局需要精细化的策略。逻辑是“目的地充电”,即布设在用户会长时间停留的目的地。典型场景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用户在购物、观影、就餐的2-4小时内,可以获得50-100公里左右的续航补充,有效缓解里程焦虑;写字楼园区,员工上班的8小时内,足以让车辆电池充满,这被视为一种很好的员工福利和企业绿色形象的展示;旅游景区的停车场,游客游玩期间车辆静止,是理想的补能窗口;此外,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的长期停车场也适合布设。布局时需考虑车位accessibility、网络信号覆盖、监控设施完善度,以及与场地方的利益分成模式。成功的公共交流桩布局,不仅能产生直接的充电服务费收入,还能为商场等场所吸引并留住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电动车车主,带来间接的商业价值。交流桩增加通讯用的交流桩PLC模块后为更有利建设安全良性的充电生态。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桩交流桩PLC国标交流桩如果要增加通信功能需要重新定义规范,也可选择交流桩PLC模块来支持ISO15118协议。

家庭充电场景:交流桩对于绝大多数电动车车主而言,家庭交流充电桩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它完美地利用了车辆的闲置时间——通常是夜间睡眠的8-10小时——来完成能量的补充,实现了“满电出发”的日常体验。这种体验彻底消除了用户对于“续航焦虑”的感知,因为每天起点都是“满血状态”。从经济角度看,家庭用电(尤其是夜间谷电)价格远低于公共充电桩的服务费,长期使用能节省大量开支。在安装方面,虽然初期需要与物业、电力公司沟通,并可能涉及线路改造费用,但一旦完成,便是一劳永逸的便利设施。此外,家庭充电行为相对平缓,对家庭电网的冲击较小,若配合智能电表和峰谷电价,用户还可以设置定时充电,在电价低的时段自动启动,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家庭交流充电桩不仅是充电设施,更是提升电动车用户体验、推动其普及的基石。家庭桩有简单的开关功能就够了没必要联网甚至加交流桩PLC协议板。
将交流充电桩与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分布式光伏)结合,是走向真正零碳交通的重要路径。在家庭场景,可以安装“光伏+储能+交流充电桩”系统。白天光伏发的电,优先供家庭使用,多余的电可为车辆充电或存入储能电池;夜间则使用储能电池或谷电为车辆充电。在商业场景,停车场顶棚可以铺设光伏板,形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能源的自发自用,降低运营电费成本,并提升绿色形象。这种模式需要能源管理系统(EMS)进行智能调度,以实现经济效益优化。交流桩PLC为智能化充电以及安全健康的充电生态铺设了道路。常规交流桩不需要PLC协议板,是单向输出而没法获得车端的信息。

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的区别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根本的区别在于电能转换的位置不同。交流桩将转换任务交给了车辆自带的车载充电机,而直流桩则内置了庞大且复杂的整流装置,直接将电网的交流电在桩内转换为直流电,然后直接输送给车辆的电池包。这一区别导致了它们在体积、功率、成本和适用场景上的巨大差异。直流充电桩由于内置了大功率整流模块,其体积通常非常庞大,像一个“大柜子”,功率可以从几十千瓦到数百千瓦,甚至更高,从而实现10分钟到1小时的快速补能,但相应地,其成本高昂,对电网冲击大。而交流充电桩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巧,功率较低(通常在7kW到22kW之间),成本也低得多,但充电速度慢,通常需要6-10小时才能充满一辆车。因此,直流桩常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充电站等需要快速补电的场景,而交流桩则更适用于长时间停放的场所,如住宅小区、工作单位、商场停车场等,契合用户“停车即充电”的习惯。国标桩增加交流桩PLC后成为符合新欧标要求的交流桩。交流桩PLC使得交流桩的支付和网络更安全。美标乘用车充电交流桩PLC控制板
交流桩PLC所支持的ISO15118标准属于软件程序,也有实验室认证。电动汽车交流桩PLC控制板
车载充电机(OBC)的角色与瓶颈在交流充电的链条中,车载充电机(OBC)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来自交流充电桩的交流电,转换成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电,并控制充电的电流和电压,执行恒流、恒压等精确的充电策略,以保护电池健康、延长其寿命。OBC的功率等级直接决定了交流充电的速度。目前,主流家用电动车的OBC功率在6.6kW到11kW之间,部分车型支持22kW。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安装了更高功率的交流桩,充电速度也可能无法提升的根本原因。OBC的技术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如提升功率密度(在有限体积内实现更高功率)、提升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耗)、集成车载DC-DC转换器等功能,以及降低成本。未来,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用户对充电速度期望的提高,支持更高功率的OBC可能会成为趋势,但这需要平衡成本、重量和车辆空间布局。欧标要求交流桩支持ISO15118协议,这要求车内除了OBC还得加一个对接交流桩PLC的协议板。电动汽车交流桩PLC控制板
深圳市柏正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业领域中,一直处在一个不断锐意进取,不断制造创新的市场高度,多年以来致力于发展富有创新价值理念的产品标准,在广东省等地区的电工电气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商业口碑,成绩让我们喜悦,但不会让我们止步,残酷的市场磨炼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富有营养的公司土壤滋养着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无限潜力,深圳市柏正科技供应携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辉煌的未来,回首过去,我们不会因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氛围,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要不畏困难,激流勇进,以一个更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辉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