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

在日常的图书盘点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某写书架的图书基本没有流通过,这个时候,会给到管理员启发,是不是这些书架太靠角落了学生不来?或者说这些图书学生不喜欢看?根据原因排查,可以找到对于的解决方案,比如,把角落图书与外面图书进行互换等方式;此外,由于图书的馆藏量很多,管理员在盘点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图书馆还有一些珍藏的套数等,这个时候,会如获珍宝一样,把它拿出来,共享给读者。从以上的两点可以看出,图书盘点是很有价值的,是将图书流动起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率的一个重要表现。图书一年至少要进行一次盘点,为审计提供数据依据。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

智能点检车

图书点检车当中关键的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其中RFID技术首当其冲,RFID技术又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依靠发射不同频率的波来识别带电子标签的物品,其中分高频和超高频。高频有标准的国际规范,即13.56MHz的高频波段,超高频的标准就不那么统一,不同国家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欧盟指定的超高频是865~868MHz,美国则是902~928MHz,印度是865~867MHz,澳大利亚是920~926MHz,日本是952~954MHz,中国还没有给超高频一个合适的频段范围,处于标准缺失状态。 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针对小型阅览室,由于藏书量很少,是可以不使用智能点检设备。

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智能点检车

在智能点检系统和设备中,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在指定三维导航图,图书架位查询系统中,三维导航能够快速而直接的查找图书馆藏位置信息,其初始信息的采集和后续信息的维护数据都来源于数据的采集。三维导航图的基本原理是:先将图书馆进行建模,建立一个数字化的三维模型,精确到每个书架,每个座位;模型建立号后,根据时间图书的放置位置对图书进行定位(图书和书架、馆藏地进行信息绑定);定位完成后,在三维模型中设置每本图书所属的坐标值。以上三步完成后,三维导航就完成了。

目前**使用的机器设备盘点技术,大部分时基于RFID技术的,在RFID技术还没使用在图书馆之前,主要是通过手工盘点的方式,RFID技术的诞生,为图书馆带来了从人工到机器的变革,在借还上,开始出现基于RFID读写的自助借阅设备,在查询上,基于RFID定位,有了自助的检索设备和定位导航图,在图书的盘点上,出现了移动式的盘点设备和智能盘点机器人,让图书馆人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开始基于RFID技术进行实践和研究,发展出了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个性化的RFID应用和管理场景。图书盘点过程中,针对老旧图书可以进行直接剔旧。

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智能点检车

图书的盘点的首要步骤是盘点,第二步骤是排序:序列表情况是否相符,标示所在位置。如果需要将位置详细到架位,此时须访问管理系统的架位库。 第三步骤是上架:能将图书架位信息与单册信息相关联,向提交关联信息,可以更新单册位置信息,并提供OPAC系统查询显示。 第四步骤是数据采集:可对库藏进行点检,在点检仪中生成清单,通过后台分析原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后一个步骤是数据采集处理及批处理:可以对在架图书进行数据采集先生成采集文本文件,采集完后通过软件对文本文件进行批处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可以不需要实时地连接到系统进行频繁的数据访问,减轻系统负担和提高数据采集速率。图书盘点工作是图书馆室藏文献管理的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

在中小学图书馆,尤其是小学,很多学生把没有完成归还手续的图书直接放到书架上。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

图像识别是目前正在探索的,针对图书的管理和盘点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它将自动对捕捉的图像中的数据和已注册的信息进行拍照和匹配。在图书识别系统里面,将图书书脊上的书名和作者姓名与已注册的文本信息自动联系起来。在该系统下,用平板电脑拍摄书架将允许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书脊图像的标题和作者姓名,这样就可以快速发现放在错误位置的出版物。图像识别将不在需要书籍上的RFID标签,只需要利用图书的基本外观信息就可以,这是图书行业的一大变革,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针对图书馆的RFID管理系统,高频使用较多,超高频使用较少。智能图书馆智能点检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