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料罐为石墨烯聚合物制备设备料罐,在**cn。第二,本发明还提供上述led散热鳍片用稀有金属散热防腐蚀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组分a:将双酚a树脂、部分混合溶剂、双酚f树脂、石墨烯胶体、钛纳米聚合物胶体、高导热超细粉、混合助剂、防沉剂混合均匀;研磨;得到组分a保存;(2)制备组分b:特种固化剂与部分混合溶剂混匀;得到组分b保存;(3)将组分a与组分b混合使用。推荐地,上述步骤(1)具体为:将双酚a树脂与部分混合溶剂混合均匀,加入双酚f树脂,搅拌25~30min混合均匀,加入石墨烯胶体,高速搅拌10~20min混合均匀,加入钛纳米聚合物胶体均质化10~20min,先后依...
可以采用8个6025型号的轴流风机,使得风力更为强劲,更轻松地将热量吹出散热孔111外。本实施例方案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形成了散热装置3的内部循环导热系统,并且借由散热风扇34与散热孔111的相对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效且的散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推荐方案,散热器33上可以设置有散热片331,多个散热片331均布于散热器33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增设散热片331,可以增大散热器33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散热孔111可以设置为均匀等距,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散热器33处的热量进行稳定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产...
同时也无法使双面吹胀板与基座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散热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的冲压铆合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散热鳍片结合不稳固、容易折弯并且散热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鳍片的冲压铆合结构,包括有底座以及散热鳍片;该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沟槽,以供散热鳍片插植,该沟槽的开口至少一侧具有接触面;该散热鳍片包括有连接在一起的插植部、连接部和主体部,插植部为反折结构并嵌于沟槽中,连接部相对插植部向一侧延伸并至少局部抵于接触面上接触;利用上述的底座...
该定位板20设置于多个薄型散热鳍片10上,定位板2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前述定位凸部11分别穿过定位孔21向上延伸并与对应的定位孔21配合定位,以使得各个薄型散热鳍片10均与定位板20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20位于多个薄型散热鳍片10的一侧,所述定位凸部11为片状结构,该定位孔21为方形孔并与定位凸部11的横截面相适配。另外,所述定位凸部11上设置有预断线101而将定位凸部11分成基片111和预断片112,基片111嵌于定位孔21中并凸出定位孔21的上方,预断片112于基片111的顶部向上延伸出,预断片112位于定位板20的上方,如此在对定位板20进行定位后,可将预断片11...
对al-mg合金表面或需进行电解处理增大表面积部分进行封闭即可。具体为根据鳍片形状不同由用户确定。步骤1)所述化学除油,具体为在室温条件下,在20%naoh中浸泡10min后,取出水洗、干燥。上述电解液组成为:卤素离子,氧化剂溴酸钠,正电位金属离子铜离子,缓冲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以达到:实施例9~14一种新的大散热面积led散热鳍片的制备:采用上述实施例3制备的涂料对制备例3制备的的散热鳍片进行处理:分别将涂料两组分混合均匀,在散热鳍片散热表面喷涂一遍后,待完全干燥后再喷涂一遍。干燥后的涂层厚度分别为10μm、20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实施例1...
上述石墨烯胶体包括石墨烯5~10份、润湿分散剂~、交联剂3~10份、防絮凝剂~、防沉降剂~、胶体载体100~500份,以上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其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润湿分散剂、交联剂、胶体载体按质量份数比混合,装入料罐中研磨,获得石墨烯胶体初聚物,向石墨烯胶体初聚物中按质量份数比加入防絮凝剂、防沉降剂,经高能研磨机研磨获得石墨烯胶体。上述两次研磨,每次研磨时间分别为1~3h。上述石墨烯胶体组分中,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润湿分散剂s596、byk085、byk170、byk190的一种或两种;交联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防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efkal...
该连接部22的底面与接触面12平行并全部贴合接触,以更好的支撑散热鳍片20;并且,所述插植部21、连接部22和主体部23依次由下往上一体成型连接,插植部21和主体部23均竖向延伸,该连接部22水平延伸。以及,所述散热鳍片20之主体部23的一端面贯穿形成用于灌注冷却液的容置槽(图中未示),以提高散热效果。利用上述的底座10及散热鳍片20,如图4所示,于散热鳍片20将插植部21插入底座10的沟槽11后,如图5所示,再利用一冲压冲头30对准插植部21进行冲压,该冲压冲头30涵盖插植部21,经冲压后使插植部21于沟槽11内下压产生变形增大而迫紧结合于沟槽11内,如图6所示,以完成散热鳍片与底座...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底座11、沟槽12、接触面13、条状凸台14、凹槽15、嵌槽20、散热鳍片21、插植部22、连接部23、主体部30、冲压冲头40、热导管41、平整贴底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底座10以及散热鳍片20。该底座10的表面开设有沟槽11,以供散热鳍片20插植,该沟槽11的开口至少一侧具有接触面12;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为一铜、铝、铜基合金或铝基合金底座,所述沟槽11的两侧形成均形成有一条状凸台13,该接触面12位于其中一条状凸台13的顶面上,并且,所述接触面12...
上述石墨烯胶体包括石墨烯5~10份、润湿分散剂~、交联剂3~10份、防絮凝剂~、防沉降剂~、胶体载体100~500份,以上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其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润湿分散剂、交联剂、胶体载体按质量份数比混合,装入料罐中研磨,获得石墨烯胶体初聚物,向石墨烯胶体初聚物中按质量份数比加入防絮凝剂、防沉降剂,经高能研磨机研磨获得石墨烯胶体。上述两次研磨,每次研磨时间分别为1~3h。上述石墨烯胶体组分中,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润湿分散剂s596、byk085、byk170、byk190的一种或两种;交联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防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efkal...
可以采用8个6025型号的轴流风机,使得风力更为强劲,更轻松地将热量吹出散热孔111外。本实施例方案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形成了散热装置3的内部循环导热系统,并且借由散热风扇34与散热孔111的相对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效且的散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推荐方案,散热器33上可以设置有散热片331,多个散热片331均布于散热器33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增设散热片331,可以增大散热器33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散热孔111可以设置为均匀等距,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散热器33处的热量进行稳定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产...
e为重击力,rcfi为所述仓中第i个球介受到的离心力,mi为所述仓中第i个球介的质量,hi为所述第i个球介离心后距离仓底的大高度,n为仓中球介的数量。所述卧式球磨机的型号为:ф900×1800。制备例2石墨烯胶体的制备:石墨烯胶体的组成(按质量份数计)是:石墨烯5份、润湿分散剂、交联剂10份、防絮凝剂、防沉降剂、胶体载体100份;将石墨烯5份、润湿分散剂(润湿分散剂s596)、交联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0份、胶体载体(环氧树脂f51)100份,300rpm髙搅混合,装入石墨烯聚合物制备设备料罐中(在**cn),研磨2h,获得石墨烯胶体初聚物;向石墨烯胶体初聚物...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制备例1钛纳米聚合物胶体的制备:金属含量大于%的纯钛粉100g、与钛粉质量5%wt的粉碎剂(低分子量环氧树脂e51)、钛粉质量5%wt的助粉碎剂(油酸)和%的分散剂(byk170)一起加入到100g胶体载体(二甲苯)中,300rpm髙搅混合均匀,取该混合物加入到粉碎机的料罐中,进行3h研磨,研磨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之后过滤,得到细度为50~75nm以下的钛纳米初聚物;然后,向钛纳米初聚物中加入钛粉质量%wt的防絮凝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钛粉质量%wt的防析出剂(硬脂酸)和钛粉质量%的防沉淀剂(byk410),再经卧式球磨机胶体化处理2h,后获得钛纳米聚合物胶体。所...
随着商品经济的频繁流通,传媒的宣传工具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安装在户外的一些大型显示设备起到了较为直观的宣传作用。而这些户外显示设备由于安装于户外,因此经常遭受到太阳的暴晒、以及灰尘和风雨的侵蚀,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同时,自身内部电子元件(如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热量。目前,对于这些户外显示设备,一般都会设置一些有用于散热的机构,如中国专利文献cnu,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性材质制成的重力型导热构件,其包含一导热本体、多个散热鳍片、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以及工作流体,该导热本体包含一本体基部以及成形于该本体基部一端的延伸部,该导热本体的本体基部与延伸部用以分设...
可以采用8个6025型号的轴流风机,使得风力更为强劲,更轻松地将热量吹出散热孔111外。本实施例方案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形成了散热装置3的内部循环导热系统,并且借由散热风扇34与散热孔111的相对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效且的散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推荐方案,散热器33上可以设置有散热片331,多个散热片331均布于散热器33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增设散热片331,可以增大散热器33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散热孔111可以设置为均匀等距,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散热器33处的热量进行稳定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产...
所述平板部设置有空腔,每个所述翅片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每个所述第二空腔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平板部与所述箱体连接,热源设于所述箱体内。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平板部位置对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呈一端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箱体的内腔形成用于收容热源的收容腔,所述箱体上相对开口端的侧壁形成连接平面,所述平板部与所述连接平面连接,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连接平面上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平板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平面上对应所述固定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翅片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同一侧,多个所述翅片...
多个孤立部103便将对应的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分隔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流体通道。孤立部103为设于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内的点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孤立部103由空腔101和/或第二空腔201相应的侧壁贴合形成。请再次参阅图9,平板部致呈板状结构,翅片部20呈长条形平板状结构,多个翅片部20位于平板部10的同一侧,且相互平行设置,翅片部20与平板部10之间形成一夹角α,且0°<夹角α<180°,使得翅片部20与平板部10之间形成三维立体结构,进而提升了散热效率。本实施方式中,夹角α=90°。本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0与翅片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减少了接触热阻,另外,实现结构紧...
设置于该导热本体的本体基部外侧;以及至少一第二散热风扇,设于该导热本体的延伸部外侧。但上述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内壳将散热装置与控制电路板分隔,使得散热装置无法对控制电路板进行散热,无法达到散热;2)主要依靠散热孔将显示设备内的循环热风进行排出,但是散热孔的出口与第二散热风扇的风向垂直,不利于热气的排出。3)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风扇设置于导热本体的本体基部的基部背面外侧上方,这样设计使得散热风扇占据了显示设备大量的横向空间,因此,显示设备的体积会变得比较大,这无疑加重了显示设备摆放场地的租金成本;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热管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散热孔之间为均匀等距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热量经散热风扇的风力作用后均匀排出散热孔,防止局部过热,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热管散热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电路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热管本体的前侧与后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实际工作时,显示屏中的背光模组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热管本体的中间部分与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元件接触,导热管本体中的工质吸收该热量并相变为气态在管内上升,从而将热量传导至延长部中,延长部的散热器进行散热降温,工质放热相变成液体并...
所述的鳍片上端开口的面积小于下端开口的面积,所述的鳍片的卷曲面向螺旋形的内圈的轴线方向倾斜。推荐的,所述鳍片的螺旋形卷曲结构的外圈的自由端的侧边与相邻的鳍片卷曲面之间构成气流缝,所述的气流缝上部设有挡片,所述的挡片的一个侧边与自由端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挡片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外圈的自由端相邻的鳍片卷曲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挡片下方的气流缝构成进气口。推荐的,所述的鳍片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推荐的,所述的鳍片底端的底板的厚度小于鳍片外周的底板的厚度。推荐的,所述的鳍片由金属材料构成,在鳍片的表面涂有纳米碳材...
该连接部22的底面与接触面12平行并全部贴合接触,以更好的支撑散热鳍片20;并且,所述插植部21、连接部22和主体部23依次由下往上一体成型连接,插植部21和主体部23均竖向延伸,该连接部22水平延伸。以及,所述散热鳍片20之主体部23的一端面贯穿形成用于灌注冷却液的容置槽(图中未示),以提高散热效果。利用上述的底座10及散热鳍片20,如图4所示,于散热鳍片20将插植部21插入底座10的沟槽11后,如图5所示,再利用一冲压冲头30对准插植部21进行冲压,该冲压冲头30涵盖插植部21,经冲压后使插植部21于沟槽11内下压产生变形增大而迫紧结合于沟槽11内,如图6所示,以完成散热鳍片与底座...
通槽230与平板部10位置对应配合。另外,通槽230与收容腔210相连通。本实施方式中,通槽230为长方形结构。另外,平板部10的夹角处开设有固定孔105,连接平面220上对应固定孔105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201,固定孔105与第二固定孔2201之间通过紧固件(图未示出)连接,具体的,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固定孔105与第二固定孔2201,从而将平板部10与连接平面220固定,进一步实现板式热管100与箱体200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钉和固定销。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板式热管100与箱体20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磁性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以方便维护...
现有技术的此类设计限制了风只能沿固定的方向吹,才能进入鳍片群内部,从而使非这些方向的风无法加快内部的鳍片散热),从而加快了散热效率;进一步的,由于鳍片3的卷曲面7的弧形结构的特点,无论是自然风还是风扇风,都很容易从弧形的卷曲面通过,相比起现有技术的立方体形板状结构的鳍片,更有利于通风,从而进一步加快散热;进一步的,从图2可以看出,螺旋形结构的鳍片3散热面积大,能更好的散热。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为:如图1、图3所示,所述鳍片3的螺旋形卷曲结构的外圈的自由端6的侧边与相邻的卷曲面7之间构成气流缝,所述的气流缝上部设有挡片4,所述的挡片4的一个侧边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薄型散热鳍片与薄型盖板铆合的快速定位结构,包括有多个薄型散热鳍片以及一定位板;该多个薄型散热鳍片竖向设置,每一薄型散热鳍片的顶部均延伸出有定位凸部;该定位板设置于多个薄型散热鳍片上,定位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前述定位凸部分别穿过定位孔向上延伸并与对应的定位孔配合定位。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定位凸部位于薄型散热鳍片的一侧边,该多个薄型散热鳍片的定位凸部排列形成一排,该定位板位于多个薄型散热鳍片的一侧。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定位凸部上设置有预断线而将定位凸部分成基片和预断片,基片嵌于定位孔中并凸出定位孔的上方,预断片于基片的顶部向上延伸出,...
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插植部、连接部和主体部依次由下往上一体成型连接,插植部和主体部均竖向延伸,该连接部水平延伸。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沟槽为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对应的,该散热鳍片亦为多个,每一散热鳍片的插植部嵌于对应的沟槽中固定。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插植部为经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结构。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插植部为经至少两次反折形成卷曲结构。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面开设一个以上的嵌槽,以供适配嵌入热导管,并使热导管具有平整贴底面,且外露结合于底座的底端面。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热导管是弯折贯穿散热鳍片的主体部,形成紧配组合。作为一种推荐方案,所述散热鳍片之主体部的一端面贯...
图7是图4所示板式热管中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翅片部沿b-b的剖视图;图9是图4所示板式热管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的板式热管散热箱体中板式热管的立体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板式热管100固定孔105箱体200平板部10空腔101通槽230连接平面220孤立部103过渡空腔301翅片部20第二空腔201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二固定孔2201收容腔210连接部3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