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量产更加容易散热片嵌铜散热片这种折衷的方案解决得为完美的应属AVC**的嵌铜技术。这是将铜热传导速度快,密度大,吸热能力强的优势与传统铝挤型密度轻,价格便宜,方便量产的优势进行了和谐的统一;散热片镶铜散热片另一方案就是FOXCONN**将散热器底部与CPU接触的部份改用铜块,使用铜吸热快,热传导能力强的特点,快速的将CPU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带到表面镀镍的铜块上,而铜块与铝挤型散热片之间使用导热膏与之紧密结合,使大量热能快速的扩散到铝挤散热片上而被风扇的转动而带走。散热片插齿散热片在散热要求一再提高的,日本人开始想到了用薄而密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用巨大的压力进行嵌合。这种技术可用铜﹑...
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电池单元30的内部温度。并且,通过所述冷却油50自动地流动使得所述电池单元30的内部温度均衡,以通过油冷散热的方式均匀地降低了所述电池单元30的温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仓1011均相互连通。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1011相互,所述冷却油50被填充于所述电池仓1011内。推荐地,参照图3、图5以及图7,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30之间存在预留的间隙,也就是说,所述电池单元30被相互间隔地设置,以使得所述冷却油50能够充分地包裹所述电池单元30,进而均匀地吸收所述电池单元30的热量,以使得所述电池单元30的内部温度保持均匀。值得一提的是...
所述挡风板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散热孔。作为推荐,所述散热孔包括沿所述挡风板外侧向内侧冲压形成的凹部,所述凹部的两端为贯通的。作为推荐,所述挡风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风部,一方面,避免了热风直接吹出,消除热风对人体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止人们的手接触散热模组内部,使散热模组与人们隔离,提高使用安全性能;此外,散热效果同样能满足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底板1;通孔11;连接部2;侧支撑板3;提手4;挡风部5;挡风板51;散热孔52;凹部...
本实施例在电池插装孔101右端部的孔壁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径向内凸的环形内凸缘101a,导电弹片2底片201与该环形内凸缘101a抵靠布置,为方便导电弹片2与汇流片3的可靠焊接,本实施例在汇流片3上冲压加工有伸入电池插装孔101内、且与底片201抵靠布置的焊接凸起301。导热导电胶5只能将电池单体4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汇流片3,而汇流片3上的热量并不能快速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对此,本实施例在汇流片3的左侧布置有与该汇流片3导热连接的水冷板6,以借助前述水冷板6迅速吸收并带走汇流片3的热量。考虑到水冷板6为硬性结构,且与硬性的汇流片3难以良好接触,而且二者直接接触还存在漏电风险,对此,本实施例在水...
其中所述电池模组100通过液冷散热和油冷散热的方式快速地降低所述电池模组100的内部温度,并且所述电池模组100能够均匀地散热,以保持所述电池模组100的内部温度均匀地变化,使得所述电池模组100在大倍率放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内部温度均匀,进而保障了电池模组100的稳定性能和使用效率。具体来说,所述电池模组100包括一电池箱体10、多个液冷板20以及多个电池单元30,其中所述电池箱体10具有一容纳腔101,所述液冷板20以垂直于所述电池箱体10的内壁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10的内壁,并将所述容纳腔101分隔成多个电池仓1011,所述电池仓1011形成于所述液冷板20和所述电池箱体...
导热垫片11顶部上安装有屏蔽罩4,热管密封14套接在热管6上置于散热腔内;其中,同时实验对比数据如下:模拟了两种方案下风扇关闭的散热情况,结果显示:a、风扇10开启的情况:均温板或热管6将热量导至出风口7,通过风扇10吹出系统,散热效果,两种方案相对不散热的情况降温均能有25℃以上,其中“热管6+散热鳍片13”的方案,散热鳍片13增加了散热面积,效果更好;b、“热管6+散热鳍片13”方案的模组占用空间较大,系统分布上要考虑热管6小压扁厚度,模拟中通过减小屏蔽罩4的高度,同时减薄芯片12与屏蔽罩4之间的导热介质,减薄上方物件的厚度,为热管6腾出空间,这样还能减少一点热源到热管6之间的热阻...
且二者的结构亦高度相似。可选的,所述导电薄条为铜材质的导电薄条。可选的,所述动力模块与二极管之间设置有所述导电薄条。可选的,还包括锡片,所述动力模块及二极管均通过所述锡片固定于铝基板上。当igbt模块或mosfet模块或二极管各自通过通过锡焊将针角与导电薄条固定在一起,所以锡片是在进行锡焊的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模块或者二极管上的接电柱于导电薄条接触后,再进行锡焊,利用锡的粘接作用将导电薄条与接电柱粘接在一起。igbt模块或mosfet模块或二极管都是设置有接电柱的。可选的,所述铝基板包括铝合金基板及绝缘板,所述铝合金基板与绝缘板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电薄条及铝合金基板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板两...
它的主要热流方向是由管芯传到器件的底部,经散热器将热量散到周围空间。若没有风扇以一定风速冷却,这称为自然冷却或自然对流散热。热量在传递过程有一定热阻。由器件管芯传到器件底部的热阻为RJC,器件底部与散热器之间的热阻为RCS,散热器将热量散到周围空间的热阻为RSA,总的热阻RJA=RJC+RCS+RSA。若器件的大功率损耗为PD,并已知器件允许的结温为TJ、环境温度为TA,可以按下式求出允许的总热阻RJA。RJA≤(TJ-TA)/PD则计算大允许的散热器到环境温度的热阻RSA为RSA≤({T_{J}-T_{A}}\over{P_{D}})-(RJC+RCS)出于为设计留有余地的考虑,一般...
使量产更加容易散热片嵌铜散热片这种折衷的方案解决得为完美的应属AVC**的嵌铜技术。这是将铜热传导速度快,密度大,吸热能力强的优势与传统铝挤型密度轻,价格便宜,方便量产的优势进行了和谐的统一;散热片镶铜散热片另一方案就是FOXCONN**将散热器底部与CPU接触的部份改用铜块,使用铜吸热快,热传导能力强的特点,快速的将CPU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带到表面镀镍的铜块上,而铜块与铝挤型散热片之间使用导热膏与之紧密结合,使大量热能快速的扩散到铝挤散热片上而被风扇的转动而带走。散热片插齿散热片在散热要求一再提高的,日本人开始想到了用薄而密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用巨大的压力进行嵌合。这种技术可用铜﹑...
这样一来,穿FIN工艺的散热鳍片一层一层的叠加,就可以完全包裹住热管,散热效果也不会比回流焊工艺的散热器差上多少。那么回流焊是什么工艺呢?回流焊就是将散热鳍片和热管接触的部分运用锡膏等导热材料焊接起来,成本相比穿FIN工艺增加,所以回流焊往往是昂贵的散热器的代名词。采用回流焊工艺的塔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就是一个完全的平面了,在和热管接触的区域,没有专门的下延。所以在接触面积上,回流焊没有优势,但是在导热效率上,回流焊往往比穿FIN工艺的强,但也会因为厂商采用的焊接材料而不同。穿FIN有着接触面积大的优势,回流焊有导热效率高的优势,做的好的穿FIN散热器也不比回流焊差劲。但是在散热鳍片稳定...
散热体2靠近导热板1的一面设置有用于配合上半圆槽15卡接导热管3的多个下半圆槽16,多道上半圆槽15与下半圆槽16均位于两道嵌入槽8之间;其中,各导热管3穿设过上导热板1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导热管3沿上半圆槽15长度方向移动的卡接部17,上半圆槽15上设置有供卡接部17嵌入的卡接槽18;其中,各个散热片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导热管3的多个半圆片19,各个半圆片19位于各个散热片4上的下半圆槽16位置且均朝向同一方向延伸。通过将各导热管3先放置与对应的下半圆槽16中,再将导热板1上的卡接槽18对准导热管3上的卡接部17,盖合后锁紧各个螺栓11,使得导热管3能够稳定安装于导热板1与散热体2之...
导热垫片11顶部上安装有屏蔽罩4,热管密封14套接在热管6上置于散热腔内;其中,同时实验对比数据如下:模拟了两种方案下风扇关闭的散热情况,结果显示:a、风扇10开启的情况:均温板或热管6将热量导至出风口7,通过风扇10吹出系统,散热效果,两种方案相对不散热的情况降温均能有25℃以上,其中“热管6+散热鳍片13”的方案,散热鳍片13增加了散热面积,效果更好;b、“热管6+散热鳍片13”方案的模组占用空间较大,系统分布上要考虑热管6小压扁厚度,模拟中通过减小屏蔽罩4的高度,同时减薄芯片12与屏蔽罩4之间的导热介质,减薄上方物件的厚度,为热管6腾出空间,这样还能减少一点热源到热管6之间的热阻...
好在热管技术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是由吸热块、背部吸热块、两块大面积散热片以及一条热管组成。热管做为一种被动式的热传导装置,通过内部工作流体的相态变化将热量从吸热段迅速转移到放热段,再依靠内部的毛细管结构回流到吸热段,循环往复,不耗电也不产生噪音,而且热传导能力强,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热量迅速转移,进而增大散热面积,大幅提升被动散热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这样的散热方式还是有缺点的,因为散热能力不够强劲,只能运用在中端卡上面,如果要采用此技术就必须要加个风扇了。散热片功率计算编辑任何器件在工作时都有一定的损耗,大部分的损耗变成热量。小功率器件损耗小,无需散热装置。而大功率器件损耗大...
电脑散热器分为风冷和水冷两大种,风冷散热器里面卖的火热的散热器就是塔式散热器了,侧吹的风向,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可以很好的将热量从机箱排出去。正由于其的设计才能让它在年散热器百花齐放的激烈市场中存活下来。塔式散热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为导热热管、散热鳍片、散热风扇。接触CPU的下方热管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热管上方,热管上方和散热鳍片接触后,热管将热量传给散热鳍片,高速转动的风扇将空气吹过散热鳍片上方,带走热量。目前市场上销量好的两款塔式散热器为某酷冷的T400和某风神的玄冰400。二者都是采用穿FIN工艺,而部分塔式散热器的却采用的是回流焊工艺。部分次购买风冷塔式散热器的机友可能还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区别。...
拼装散热体的精度也需要一定的精细度才能使得燕尾槽与燕尾卡条的紧密配合,避免散热片的松动导致热传递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改进。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其具有便捷固定安装导热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包括导热板、散热体以及连接导热板与散热体的多根导热管,所述散热体由若干个散热片组合而成,所述散热体靠近导热板的一面上设置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多个散热片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贯穿连接板的螺纹套筒,各所述螺纹套筒均位于相邻两散热片之间,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栓体穿设过导热...
拼装散热体的精度也需要一定的精细度才能使得燕尾槽与燕尾卡条的紧密配合,避免散热片的松动导致热传递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改进。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其具有便捷固定安装导热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包括导热板、散热体以及连接导热板与散热体的多根导热管,所述散热体由若干个散热片组合而成,所述散热体靠近导热板的一面上设置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多个散热片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贯穿连接板的螺纹套筒,各所述螺纹套筒均位于相邻两散热片之间,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栓体穿设过导热...
将散热模组内部与外部隔离,不起到消除热风对人体影响的作用,而且有效防止人们(如小孩等)伸手进去散热模组内部,造成轻微烫伤等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通孔11,所述通孔11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开孔,所述通孔11主要起到通风作用,加强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有两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孔11上设有连片6,各个所述连片6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连片6不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而且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所述连片6上分别设有插接头和插接孔,拆装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部5包括沿底板1两侧向安装提手4方向折弯形成的挡风板51,所述挡风板51与...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传导型散热模组中基板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基板;11、凹槽;12、螺丝孔;2、吹胀板式翅片;21、u型部;22、吹胀板;23、腔体;3、风扇;4、pcb板;5、螺套;51、垫圈;52、套环;6、翅片;7、铜块;8、芯片模组;9、导热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芯片要求更高性能、更高密度、更高智慧,芯片的集成度、封装密度以及其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单频芯片的所需功耗加大,高热流密度热控制或大型服务器的冷却处理方式已受到关注,而设备紧凑化结构的设计要求又使得散热更加困难,因而为了能让芯片更高效、更稳定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持散热器高效的散热功能,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也随之越大越重,然而在服务器中系统中各类电子元器件、结构件以及芯片等均占据一定的空间,提供给散热器的空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出更高效率的散热器,迫切需要采用更高效散热技术来解决此问题。现有的服务器采用冲压式翅片散热器,翅片厚度较小(),翅片高度较大,使得翅片低端...
{T_{J}-T_{A}}\over{P_{D}})-(R_{JC}+R_{CS}})为留有余量,TJ设125℃,TA设为40℃,RJC取大值(RJC=℃/W),RCS取℃/W,(PA02直接安装在散热器上,中间有导热油脂)。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得RSA≤{125℃-40℃}\over{}-(℃/W+℃/W)≤℃/WHSO4在自然对流时热阻为℃/W,可满足散热要求。注意事项1.在计算中不能取器件数据资料中的大功耗值,而要根据实际条件来计算;数据资料中的大结温一般为150℃,在设计中留有余地取125℃,环境温度也不能取25℃(要考虑夏天及机箱的实际温度)。2.散热器的安装要考虑利于散热的方...
所述挡风板上设有多个预设距离的散热孔。作为推荐,所述散热孔包括沿所述挡风板外侧向内侧冲压形成的凹部,所述凹部的两端为贯通的。作为推荐,所述挡风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风部,一方面,避免了热风直接吹出,消除热风对人体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止人们的手接触散热模组内部,使散热模组与人们隔离,提高使用安全性能;此外,散热效果同样能满足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底板1;通孔11;连接部2;侧支撑板3;提手4;挡风部5;挡风板51;散热孔52;凹部...
且二者的结构亦高度相似。可选的,所述导电薄条为铜材质的导电薄条。可选的,所述动力模块与二极管之间设置有所述导电薄条。可选的,还包括锡片,所述动力模块及二极管均通过所述锡片固定于铝基板上。当igbt模块或mosfet模块或二极管各自通过通过锡焊将针角与导电薄条固定在一起,所以锡片是在进行锡焊的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模块或者二极管上的接电柱于导电薄条接触后,再进行锡焊,利用锡的粘接作用将导电薄条与接电柱粘接在一起。igbt模块或mosfet模块或二极管都是设置有接电柱的。可选的,所述铝基板包括铝合金基板及绝缘板,所述铝合金基板与绝缘板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电薄条及铝合金基板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板两...
凸出部23呈头型形状设置。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散热体2上沿导热管3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提高散热速率的通风槽24,通风槽24的横截面呈u字型形状设置且槽口与导热板1靠近散热体2的一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作业员先根据需要选择适量的散热片4,通过各个搭边5上的钩扣7折弯进对应的槽口6上将多个散热片4拼接成散热体2,再将连接板9上的贯穿槽12对准嵌入槽8上的拼接片13后抵压进嵌入槽8中,施加折弯力将拼接片13朝对应的台阶14折弯90度角,使得拼接片13折弯后的下表面与连接板9上的台阶14相贴合,将导热管3穿过通孔20后放置在散热体2上的下半圆槽16上,通过上半圆槽15与下...
电脑散热器分为风冷和水冷两大种,风冷散热器里面卖的火热的散热器就是塔式散热器了,侧吹的风向,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可以很好的将热量从机箱排出去。正由于其的设计才能让它在年散热器百花齐放的激烈市场中存活下来。塔式散热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为导热热管、散热鳍片、散热风扇。接触CPU的下方热管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热管上方,热管上方和散热鳍片接触后,热管将热量传给散热鳍片,高速转动的风扇将空气吹过散热鳍片上方,带走热量。目前市场上销量好的两款塔式散热器为某酷冷的T400和某风神的玄冰400。二者都是采用穿FIN工艺,而部分塔式散热器的却采用的是回流焊工艺。部分次购买风冷塔式散热器的机友可能还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区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散热体上的嵌入槽供连接板放置,连接板可拆卸拼装各个散热片,再将多个螺栓穿设过导热板与连接板,各个螺栓旋入连接板上对应的螺纹套筒,各个螺纹套筒设置于连接板的下表面且位于相邻两散热片之间,具有便捷固定安装导热板的优点;(2)通过设置各个散热片位于嵌入槽的位置上的拼接片,拼接片竖直穿设过连接板上的贯穿槽后折弯90度,拼接片折弯至水平面与连接板上的台阶相抵接,导热板的下表面与台阶卡紧各个拼接片,具有便捷将各散热片可拆卸安装于连接板上的优点;(3)通过设置导热管呈u字型形状,插入导热板与散热体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插设入上半圆槽槽壁上...
本实施例在电池插装孔101右端部的孔壁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径向内凸的环形内凸缘101a,导电弹片2底片201与该环形内凸缘101a抵靠布置,为方便导电弹片2与汇流片3的可靠焊接,本实施例在汇流片3上冲压加工有伸入电池插装孔101内、且与底片201抵靠布置的焊接凸起301。导热导电胶5只能将电池单体4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汇流片3,而汇流片3上的热量并不能快速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对此,本实施例在汇流片3的左侧布置有与该汇流片3导热连接的水冷板6,以借助前述水冷板6迅速吸收并带走汇流片3的热量。考虑到水冷板6为硬性结构,且与硬性的汇流片3难以良好接触,而且二者直接接触还存在漏电风险,对此,本实施例在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均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单元被悬空的保持于所述电池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单元被可操作地保持于所述电池仓,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距离允许被调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液可循环地在所述冷却管道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仓之间相互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仓之间相互。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混合散热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混合散热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
使量产更加容易散热片嵌铜散热片这种折衷的方案解决得为完美的应属AVC**的嵌铜技术。这是将铜热传导速度快,密度大,吸热能力强的优势与传统铝挤型密度轻,价格便宜,方便量产的优势进行了和谐的统一;散热片镶铜散热片另一方案就是FOXCONN**将散热器底部与CPU接触的部份改用铜块,使用铜吸热快,热传导能力强的特点,快速的将CPU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带到表面镀镍的铜块上,而铜块与铝挤型散热片之间使用导热膏与之紧密结合,使大量热能快速的扩散到铝挤散热片上而被风扇的转动而带走。散热片插齿散热片在散热要求一再提高的,日本人开始想到了用薄而密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用巨大的压力进行嵌合。这种技术可用铜﹑...
本实施例设置有多个入口140,且多个入口140沿机壳100的周向分布,如此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腔体的介质。第五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模组,驱动模组包括动力装置200、发热元件300与上述散热结构,其中动力装置200包括连接在机壳100尾端120上的电机,以及连接在电机驱动轴上的螺旋桨。发热元件300连接在腔体101内。当驱动模组由动力装置200驱动而在水中运动时,水作为散热介质能够进入腔体101并快速流过发热元件300,在此过程中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发热元件300的散热。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上运动装置,水上运动装置包括上述驱...
散热体2靠近导热板1的一面设置有用于配合上半圆槽15卡接导热管3的多个下半圆槽16,多道上半圆槽15与下半圆槽16均位于两道嵌入槽8之间;其中,各导热管3穿设过上导热板1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导热管3沿上半圆槽15长度方向移动的卡接部17,上半圆槽15上设置有供卡接部17嵌入的卡接槽18;其中,各个散热片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导热管3的多个半圆片19,各个半圆片19位于各个散热片4上的下半圆槽16位置且均朝向同一方向延伸。通过将各导热管3先放置与对应的下半圆槽16中,再将导热板1上的卡接槽18对准导热管3上的卡接部17,盖合后锁紧各个螺栓11,使得导热管3能够稳定安装于导热板1与散热体2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