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散热体的精度也需要一定的精细度才能使得燕尾槽与燕尾卡条的紧密配合,避免散热片的松动导致热传递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改进。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其具有便捷固定安装导热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导散热模组,包括导热板、散热体以及连接导热板与散热体的多根导热管,所述散热体由若干个散热片组合而成,所述散热体靠近导热板的一面上设置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多个散热片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贯穿连接板的螺纹套筒,各所述螺纹套筒均位于相邻两散热片之间,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栓体穿设过导热板与连接板且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与散热体的上表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板将发热体上的热量传递到多个散热片上,连接导热板与散热体的多个超导热管能够将热量传递到各个散热片上,使得发热体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间距排布的多个散热片上,通过设置嵌入槽供连接板嵌入散热体上,连接板上设置过个螺纹套筒供螺栓旋紧,螺栓从导热板的上表面穿设过连接板后。液冷板折叠fin厂家
所述冷却油50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液冷板20,所述液冷板20的所述液冷板主体21的所述冷却通道213内的所述冷却液22的循环流动将热量持续地传递至外界,进而降低所述冷却油50的温度,所述冷却油50持续地吸收所述电池单元30的温度,使得所述电池单元30的内部温度降低,以保障所述电池单元30正常使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组件110的所述电池仓1011能够被封闭,即,每个所述电池组件110的所述电池仓1011相互,所述液冷油50被填充于单个所述电池组件110的所述电池仓1011内,所述冷却油50包裹每个所述电池单元30,藉由冷却油50实现热量的均衡及传导,并当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板20后,所述冷却板20的所述冷却通道213内的所述冷却液22将热量传递至外界,进而降低所述电池模组100的热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冷却油50被填充于有所述液冷板20分隔成的每个所述电池仓1011内,所述液冷板20的所述冷却通道213内的所述冷却液22的循环流动持续地带走所述冷却油50的热量,有利于加快所述冷却油50的流动,进而增强所述冷却油50的流动性,这样,增大了所述冷却油50在单位时间内的流动范围,使得所述冷却油50在单位时间内的热交换范围被扩大。液冷板折叠fin厂家
也能够通过吸收所述冷却液22的热量的方式间接地吸收所述电池单元30产生的热量。并且,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22持续地吸收所述冷却油50的热量,降低了所述冷却油50的温度,以利于提高所述冷却油50对所述电池单元30产生的热量的热量的吸收效率。也就是说,所述冷却液22既能够直接地吸收所述电池单元30产生的热量,也能够通过吸收所述冷却油50的方式带走所述电池单元30的热量。进而,通过液冷散热和油冷散热的方式提高了所述电池模组100的散热效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进而控制电池温度就成了电池模组设计的重要课题。本申请由此而来。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散热优良且内阻较小的电池模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优良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上制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电池插装孔,所述电池插装孔内布置有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由底片以及一体设置于所述底片外缘边处且向左延伸的若干根弹爪构成,所述电池支架的右端面贴靠布置与所述底片焊接固定的汇流片,所述电池支架的左侧布置其右端部插入所述电池插装孔、且被所述弹爪周向夹紧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右端面与所述底片之间填充有导热导电胶。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推荐方案:所述底片上开设左右贯通的通孔,所述导热导电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汇流片相接触。所述汇流片的左侧布置有与该汇流片导热连接的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与所述汇流片之间夹设硅胶垫。所述电池插装孔右端部的孔壁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径向内凸的环形内凸缘,所述底片与所述环形内凸缘抵靠布置。所述汇流片上冲压加工有伸入所述电池插装孔内、且与所述底片抵靠布置的焊接凸起。所述电池插装孔的孔壁处制有若干嵌槽,所述弹爪嵌于所述嵌槽中。
这样一来,穿FIN工艺的散热鳍片一层一层的叠加,就可以完全包裹住热管,散热效果也不会比回流焊工艺的散热器差上多少。那么回流焊是什么工艺呢?回流焊就是将散热鳍片和热管接触的部分运用锡膏等导热材料焊接起来,成本相比穿FIN工艺增加,所以回流焊往往是昂贵的散热器的代名词。采用回流焊工艺的塔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就是一个完全的平面了,在和热管接触的区域,没有专门的下延。所以在接触面积上,回流焊没有优势,但是在导热效率上,回流焊往往比穿FIN工艺的强,但也会因为厂商采用的焊接材料而不同。穿FIN有着接触面积大的优势,回流焊有导热效率高的优势,做的好的穿FIN散热器也不比回流焊差劲。但是在散热鳍片稳定性上,回流焊就比穿FIN强了,回流焊因为是焊接,所以散热鳍片的位置基本不会发生移动。而穿FIN毕竟是直接穿接的,一些做工差的散热器,你要是取下散热器的顶盖,甚至还能把散热鳍片一层又一层的揭下来,所以穿FIN工艺的散热器在多次拆装之后,散热鳍片容易发生移动,从而影响散热效率。关于穿FIN工艺和回流焊工艺的科普就到这里了,你会选择穿FIN工艺的散热器还是回流焊工艺的散热器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本文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南通液冷板折叠fin焊接
液冷板折叠fin厂家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腔体内的发热元件可以和外界的散热介质直接接触,发热元件的热量由散热介质直接带走,省去了通过导热件、机壳进行导热的步骤,使得发热元件的散热不用受到导热件、机壳的导热能力的制约,从而能够提成导热效率。同时,散热介质能够依靠机壳的运动进入腔体,无需设置风扇等额外的主动散热器件,有助于简化结构。此外,介质与机壳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随着机壳的运动速度变化,当机壳的运动速度较高时,通常意味着发热元件的功率增大,散发的热量增加,此时介质相对于机壳流速也相应增加,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即本实施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散热效率的自动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壁位于机壳的首端,且位于机壳的上侧,沿机壳的尾端至首端的方向,壁朝机壳的下侧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壁为朝下侧弯曲的弧形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腔体通过出口与外界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沿机壳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入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机壳的长度方向,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出口分别位于腔体的两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出口成对角分布。液冷板折叠fin厂家
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汇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集企业奇思,创经济奇迹,一群有梦想有朝气的团队不断在前进的道路上开创新天地,绘画新蓝图,在江苏省等地区的机械及行业设备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信誉,信奉着“争取每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每一个用户很简单”的理念,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公司有效方针的领导下,全体上下,团结一致,共同进退,齐心协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公司的新高度,未来常州三千科技供应和您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即使现在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也不足以骄傲,过去的种种都已成为昨日我们只有总结经验,才能继续上路,让我们一起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