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约束的混凝土构件自由收缩不会引起开裂,而受约束混凝土的收缩,也只是在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才开裂。掺加膨胀剂的作用就是利用约束下的膨胀变形来补偿收缩变形,混凝土的膨胀只有在约束下才能产生预压应力,膨胀混凝土必须有对应的外界边界的外约束和一定配筋率的钢筋内约束作为限制膨胀的条件。其配筋率必须在,配筋率小则起不到限制膨胀的作用。混凝土因其结构型式及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抗裂要求也会不同,相应的膨胀率要求也不同,因此膨胀剂的掺量也随之而变化。也就是说,膨胀剂掺量大,则其膨胀率大;膨胀剂掺量小,则膨胀率也小,但不成正比关系。同时必须指出,由于膨胀剂的品种和掺...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来补偿其收缩,是防止或减小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混凝土膨胀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应用效果不佳、使用失败的工程时有发生,造成混凝土结构渗漏和开裂的质量事故也屡见不鲜,因而使得有人对混凝土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在工程中拒绝使用。为此,有必要对混凝土膨胀剂的使用问题再一次进行探讨,以消除使用中的一些误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是的,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具体事件要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扬其有利的一面,回避和限制有害的一面。也就是...
有的用户拘泥于膨胀剂的推荐掺量,如某产品掺量为10%--12%,在特殊结构部位用户却不敢超过12%,这也是使用的误区。实际工程中,如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要用大膨胀率的膨胀混凝土填充,要求混凝土膨胀率达到,混凝土强度提高5MPA,要掺入14%--15%膨胀剂才能达到。如只限于掺12%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可能开裂,所以,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科学地掺入不同数量的膨胀剂,才能达到补偿收缩的要求。注:掺膨胀剂混凝土、水泥砂浆所使用的水泥品种必须符合膨胀剂产品的规定:1、混凝土膨胀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建材行业标准的规定。2、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
另外,实施后的ISO水泥标准,各厂为了达到ISO水泥标号,一般都把水泥熟料中C3S和C3A提高,水泥比表面积提高到350~400m2/kg,水泥收缩率会增大。这就说明,必须根据工地原材料试配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满足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和抗渗标号情况下,必须达到限制膨胀率的设计要求,主要调整膨胀剂掺量。有些单位把膨胀剂当防水剂使用,这是可以的。但一般防水剂只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不能抗裂。而膨胀剂具有抗裂防渗双功能,它比一般防水剂胜出一筹。必须指出,厂家推荐的膨胀剂掺量只能作参考,据我们知道有些厂家的膨胀剂质量波动较大,有的甚至是“调包”的伪劣产品。因此,我们要检测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并...
实践表明,不仅水泥与外加剂有相容性问题,矿物掺和料也有,看来膨胀剂与不同掺和料的相容性,对现代混凝土的发展来说,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与应用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吴中伟院士在60年代提出的冷缩与干缩的联合补偿模式。这一理论认为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在湿养护期间的膨胀率达到×10-4~×10-4,即可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补偿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从而避免结构开裂。这一理论在膨胀剂发展初期的应用是成功的。与现在的混凝土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混凝土很少使用矿物掺和料,强度等级较低,水化速率较慢,水灰比较高。当时膨胀剂多用于修补,浆锚接头或节点、接缝的灌浆...
膨胀剂代替水泥后混凝土强度会降低掺加膨胀剂混凝土试件在湿养护过程中呈现为无限制的自由膨胀状态,钙矾石膨胀对水泥结构有微小破坏,而膨胀作用主要表现在1~7天,所以7天抗压强度比空白混凝土下降10%左右属于正常现象。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必然受到钢筋的内约束和外部边界的外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呈现为限制膨胀的状态。比如,混凝土底板受到基底和两维邻位的约束,混凝土墙受到基底及两侧端墙的约束,其限制膨胀与试件的自由膨胀不同。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限度强度比不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高10%~15%,因此,不必担心膨胀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有资料介绍,当膨胀剂掺至14%~15%时,混凝土...
理论上膨胀混凝土是防止和减少收缩裂缝的一种低成本技术,但是由于在有效膨胀、膨胀速率调控、绝湿环境膨胀等理论问题方面没有突破,膨胀水泥基材料的发展遇到很大的技术瓶颈。研究普遍认为膨胀剂能降低新拌混凝土流动性,且随掺量增加降低效果越明显。这是由于膨胀剂水化通常发生在早期,造成混凝土中自由水降低;同时产物生成量多,针状或柱状钙矾石和板状氢氧化钙显然增大了水泥净浆的粘度和屈服剪切应力,进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流动性。有学者发现:10%的HCSA和UEA掺入混凝土后,扩展度分别降低25mm和15mm;随HCSA掺量增加,流动性降低;膨胀剂掺量相同时,水胶比越低,加入HCSA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
普通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体积收缩,常见的体积收缩是由于混凝土水分的散失或湿度下降引起的干缩和由于水泥水化热的散失或混凝土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当混凝土的收缩值大于极限变形值,收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的整体性、耐久性下降。由于不同原因致使开裂和收缩,使得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减少开裂和收缩的新型混凝土,所以,膨胀混凝土应运而生。膨胀混凝土的一种就是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掺加膨胀剂,制作补偿收缩混凝土。我国目前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吴中伟院士提出的补偿收缩理论。他指出:混凝土达到的变形值D(限制膨胀变形或限制收缩变形)等于比较大限制...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是的,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具体事件要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扬其有利的一面,回避和限制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说,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使用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包括内、外约束在内的约束条件,混凝土的膨胀率,所处环境条件和湿度温度条件,以及组成材料的性质等诸多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中只写混凝土要掺加膨胀剂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就是说,混凝土不分结构性质和部位,都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掺加膨胀剂;有时还规定出膨胀剂的用量、生产厂家和品种,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综上所述,由于混...
利用高效UEA、AEA、FEA3种膨胀剂及H、NF、TOP、SPA、UNF5种萘系高效减水剂,按标准方法制备胶砂试件检验膨胀率,结果如表2-1所列。说明减水剂的引入,使水中7d、28d限制膨胀率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增大了干空28d的收缩,或者说从水中转入干空后,膨胀率落差增大。可以认为,减水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和降低膨胀剂的抗裂及补偿收缩作用。为了研究膨胀剂对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选取NF、H、FDN3种减水剂及4种膨胀剂进行1:2砂浆流动度经时变化试验,膨胀剂内掺量均为10%,结果如表3所列。可以看出,在使用单一减水剂条件下未引入缓凝、保塑组分,和未掺膨胀剂的空白砂浆相比,各膨...
有的用户拘泥于膨胀剂的推荐掺量,如某产品掺量为10%--12%,在特殊结构部位用户却不敢超过12%,这也是使用的误区。实际工程中,如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要用大膨胀率的膨胀混凝土填充,要求混凝土膨胀率达到,混凝土强度提高5MPA,要掺入14%--15%膨胀剂才能达到。如只限于掺12%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可能开裂,所以,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科学地掺入不同数量的膨胀剂,才能达到补偿收缩的要求。注:掺膨胀剂混凝土、水泥砂浆所使用的水泥品种必须符合膨胀剂产品的规定:1、混凝土膨胀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建材行业标准的规定。2、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
理论上膨胀混凝土是防止和减少收缩裂缝的一种低成本技术,但是由于在有效膨胀、膨胀速率调控、绝湿环境膨胀等理论问题方面没有突破,膨胀水泥基材料的发展遇到很大的技术瓶颈。研究普遍认为膨胀剂能降低新拌混凝土流动性,且随掺量增加降低效果越明显。这是由于膨胀剂水化通常发生在早期,造成混凝土中自由水降低;同时产物生成量多,针状或柱状钙矾石和板状氢氧化钙显然增大了水泥净浆的粘度和屈服剪切应力,进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流动性。有学者发现:10%的HCSA和UEA掺入混凝土后,扩展度分别降低25mm和15mm;随HCSA掺量增加,流动性降低;膨胀剂掺量相同时,水胶比越低,加入HCSA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
膨胀剂代替水泥后混凝土强度会降低掺加膨胀剂混凝土试件在湿养护过程中呈现为无限制的自由膨胀状态,钙矾石膨胀对水泥结构有微小破坏,而膨胀作用主要表现在1~7天,所以7天抗压强度比空白混凝土下降10%左右属于正常现象。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必然受到钢筋的内约束和外部边界的外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呈现为限制膨胀的状态。比如,混凝土底板受到基底和两维邻位的约束,混凝土墙受到基底及两侧端墙的约束,其限制膨胀与试件的自由膨胀不同。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限度强度比不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高10%~15%,因此,不必担心膨胀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有资料介绍,当膨胀剂掺至14%~15%时,混凝土...
采用SFP低坍损混凝土泵送剂,高效UEA、AEA及FEA3种膨胀剂,统一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膨胀剂:砂:石:W/C:SFP=:::::%),水泥与膨胀剂总用量335Kg/M3砼,测定lh、2h、3h的坍落度经时变化及强度,结果列于表6。可以看出,高效UEA混凝土1h后仍具有可泵性,AEA混凝土2h后仍具有可泵性,FEA与空白混凝土3h后仍具可泵性。笔者其它试验表明,按泵送剂新修订标准将水泥和膨胀剂总量调至395Kg/M3砼后,内掺3种膨胀剂的混凝土3h坍落度保留值均大于140mm。说明不同膨胀剂的促凝及导致坍损加大、加快的程度依产品不同有所区别,但这一缺陷通过使用适当的泵送剂可以...
早期主要以无水硫酸铝钙作为膨胀源,中期主要以明矾石为膨胀源,具有稳定的膨胀作用。普通混凝土由于收缩开裂,往往会发生渗漏,因而降低它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UEA,膨胀性结晶水化物产生的压应力挤压水泥水化物钙矾石等形成微膨胀混凝土,使凝固时产生的膨胀力密实膨胀混凝土。UEA-H膨胀剂,1986年研制成功,1993年研制成低碱膨胀剂,1994年推广低碱膨胀剂(UEA-H) 1994年建设部把低碱膨胀剂(UEA-H)列为重点推广项目,通过调整配方降低碱性,避免了水泥制品的碱骨料反应,优化了水泥制品的性能。产品执行标准:JC476-2001。 建筑材料技术做出过重大贡献!掺入膨胀...
传统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GRC)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易产生收缩裂纹,导致承载力和耐久性下降,实际工程中常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来补偿收缩,由于降低水胶比是制备GRC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而当水胶比较低时,常见的钙质膨胀剂(UEA)参与水化产生的膨胀组分数量将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高吸水聚合物材料(SAP)的释水特性,研究了UEA和SAP复合作用对低水灰比GRC力学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很多人在使用外加剂时,都是人云亦云,凭想象盲目照办。其根源是对事物的分析“只认其一,不知其二”。任何材料也都有利必有弊。曾经被肯定的技术,过一段时间可能被否定。很多人都会问关于掺量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钙矾石的分解温度一直存在争论。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钙矾石在温度高于70℃时会发生分解。国内一些人则认为温度高于80℃时钙矾石才会发生分解,还有人认为超过100℃钙矾石才分解。虽然只有10℃之差,但对于膨胀剂的适用范围却有很大影响。对于厚度超过1m的基础底板,当外界温度为20℃左右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超过70℃。例如北京航华大厦厚度为~5m的基础底板,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掺用了20%的粉煤灰和EA-2型减水膨胀剂,8月份浇筑,实测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为7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2中规定,含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的混凝土不...
粉煤灰与FEA时,混凝土强度与空白混凝土相当;和非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相比,引入泵送剂后W/C减小,7d抗压强度约提高5MPa、28d约提高10MPa;试验证实,在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中,在一定的强度等级范围内,I级粉煤灰与FEA均可等量取代水泥。其它种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在取代水泥、达到混凝土强度指标方面具有和FEA类似的效果。大家知道,膨胀剂不是水泥,不能把膨胀剂与水泥等量齐观,二者的成份、水化反应、性能指标与作用机理有质的区别。FE等膨胀剂之所以能在混凝土中等量取代水泥,是因为有混凝土硬化前水化形成的钙矾石对强度的贡献,也是混凝土凝结硬化具有一定的约束强度后膨胀剂继续形成钙矾石的密...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是的,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具体事件要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扬其有利的一面,回避和限制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说,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使用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包括内、外约束在内的约束条件,混凝土的膨胀率,所处环境条件和湿度温度条件,以及组成材料的性质等诸多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中只写混凝土要掺加膨胀剂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就是说,混凝土不分结构性质和部位,都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掺加膨胀剂;有时还规定出膨胀剂的用量、生产厂家和品种,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综上所述,由于混...
由于自干燥效应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到80%左右。此时需水量很大的膨胀剂的水化反应可能受到抑制。在理论上,完全水化的水泥结合水量占水泥质量的,而使水泥完全水化并具有比较低毛细孔孔隙率的水灰比为;实际上,即使水胶比为,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水化物增多,自由水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也不可能完全水化。混凝土中的自由水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减少,而水泥水化则随水灰比降低而加快,与水化时需要大量水的膨胀剂争夺自由水。另外膨胀剂中重要组分CaSO4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都很低,其溶出量随自由水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芯部的水化程度低于标准试件,其降低程度受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结...
全碾压坝横缝较少,因而防渗体的变形性能至关重要,有较高的要求。碾压与加浆两类混凝土在变形性能上匹配性较差,前者胶体含量少、变形量小;后者胶体含量高、变形量较大。这些原因增大了该类防渗体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混凝土有一道极其关键的施工工序——加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需对混凝土所用净浆进行试验,设计出净浆的配合比参数及加浆量等参数。原材料要择优,配合比设计要不断优化,才可制取高性能加浆混凝土。合适掺量的UEA膨胀剂和粉煤灰掺合料是净浆必不可少的,使之具备了良好的补缩效应,起到改性作用,有效降低混凝土早期收缩,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为了使水泥在水化期间能够依靠膨胀剂的作用而产生一定量的膨胀...
由于水泥生产的变化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现代混凝土构件断面小尺寸超过30cm时,如不采取有力措施,都像过去的大体积混凝土一样,内部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膨胀剂中的膨胀组分无论是钙矾石的生成还是CaO的水化都与温度有关。已生成的钙矾石从约65℃开始脱水,同时在此温度下新的钙矾石不再生成;CaO溶解度在冷水(10℃)和热水(80℃)中分别为。而厚度超过80cm的基础底板在常温下浇筑时,其内部温度都会超过65℃。在混凝土降温以后,反应可继续进行。但如果内部温度很高,或构件尺寸太大,降温缓慢,在混凝土强度发展到较高时再反应,产生膨胀,可能就成了对结构不利的“延迟生成钙矾石”。因此控制大体积混凝土...
众所周知,无约束的混凝土构件自由收缩不会引起开裂,而受约束混凝土的收缩,也只是在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才开裂。掺加膨胀剂的作用就是利用约束下的膨胀变形来补偿收缩变形,混凝土的膨胀只有在约束下才能产生预压应力,膨胀混凝土必须有对应的外界边界的外约束和一定配筋率的钢筋内约束作为限制膨胀的条件。其配筋率必须在,配筋率小则起不到限制膨胀的作用。混凝土因其结构型式及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抗裂要求也会不同,相应的膨胀率要求也不同,因此膨胀剂的掺量也随之而变化。也就是说,膨胀剂掺量大,则其膨胀率大;膨胀剂掺量小,则膨胀率也小,但不成正比关系。同时必须指出,由于膨胀剂的品种和掺...
混凝土膨胀剂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发生水化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现今市面上的混凝土膨胀剂主要有以下几种:UEA膨胀剂,AEA膨胀剂和HEA膨胀剂等,在普通混凝土中可抵消干缩或温度降低引起的拉应力,起到良好的补偿收缩作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能力,常用于配制膨胀混凝土或抗裂防渗混凝土,应用于防水、抗渗、修补等工程中。U型膨胀剂(简称UEA)是以硫酸铝、氧化铝、硫酸铝钾等为主要膨胀源的膨胀剂,属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适用于,比较好掺量为6%,具有膨胀缓和、可控制性好、使用安全、存放期长的特点...
按照标准,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的膨胀、收缩性质是在养护温度为20±2℃,养护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利用100mm×100mm断面的试件测定的。掺入膨胀剂后,尽管取代了等量的水泥,但由于含铝相组分和石灰(含于复合膨胀剂中)的水化热较大,并不会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反而可能使混凝土温升有所提高。当水灰比为、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而又掺入膨胀剂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可达55℃。混凝土的水胶比低、结构致密,外部水分难于进入。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大体积混凝土芯部的热量难于散发。所以大体积混凝土芯部在浇筑后的几天内,处于近似绝热绝湿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将与标准状态...
膨胀剂代替水泥后混凝土强度会降低掺加膨胀剂混凝土试件在湿养护过程中呈现为无限制的自由膨胀状态,钙矾石膨胀对水泥结构有微小破坏,而膨胀作用主要表现在1~7天,所以7天抗压强度比空白混凝土下降10%左右属于正常现象。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必然受到钢筋的内约束和外部边界的外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呈现为限制膨胀的状态。比如,混凝土底板受到基底和两维邻位的约束,混凝土墙受到基底及两侧端墙的约束,其限制膨胀与试件的自由膨胀不同。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限度强度比不带模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高10%~15%,因此,不必担心膨胀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有资料介绍,当膨胀剂掺至14%~15%时,混凝土...
注意事项: 1、UEA膨胀剂混凝土配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但比较低水泥用量每立方混凝土应大于300kg。2、UEA膨胀剂加入量(E)按内掺(替换水泥率)计算,即E/(C+E)。其中C-水泥,E-UEA膨胀剂。3、搅拌时间,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延长30秒钟以上,用自落式搅拌时要延长1分钟以上。搅拌时间长短,以拌合均匀为准,达到均匀状态才能出料。4、混凝土运输、震捣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样,但是,对于防水混凝土更要注意震捣密实,不能漏震。5、浇注完的混凝土不能受阳光直射,应及时用草席等覆盖,混凝土硬化后要有专人负责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使混凝土经常保持在湿润状态。用水泥养...
普通混凝土中引入膨胀剂,成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再引入泵送剂,使混凝土坍落度达到泵送要求,成为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这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防渗、后期强度增高等突出特性,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混凝土中同时引入膨胀剂和泵送剂,当然会出现二者的适应性问题,出现与普通混凝土、与泵送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情况,笔者着重研究了FE膨胀剂对泵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泵送剂对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和解决膨胀剂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增大的问题。选取SPA、UNF、FDN、及TOP4种泵送剂,采用统一的混凝土配合比,分为3种类型,有的单独使用粉煤灰,有的单独使用FEA膨胀剂,有的同时使用膨胀剂、粉煤灰...
关于添加混凝土膨胀剂,其效果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而目前市面上的混凝土膨胀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格也是每吨500~3000元不等。很多甲方都是一头雾水,只是跟着设计图纸上的型号去采购,往往花掉大量的建设成本不说,还容易产生负作用。不少抗裂纤维,由于在添加过程中容易搅拌不均匀结块,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的现象也常有发生。我**混凝土裂缝**王铁梦在《超长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理论与实践》中列举了一些添加膨胀剂发生的混凝土质量事故案例,也值得我们借鉴。混凝土膨胀剂,就是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普遍应用于超长地下室的混凝土中,大部分地下室车库都会超...
传统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GRC)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易产生收缩裂纹,导致承载力和耐久性下降,实际工程中常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来补偿收缩,由于降低水胶比是制备GRC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而当水胶比较低时,常见的钙质膨胀剂(UEA)参与水化产生的膨胀组分数量将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高吸水聚合物材料(SAP)的释水特性,研究了UEA和SAP复合作用对低水灰比GRC力学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很多人在使用外加剂时,都是人云亦云,凭想象盲目照办。其根源是对事物的分析“只认其一,不知其二”。任何材料也都有利必有弊。曾经被肯定的技术,过一段时间可能被否定。很多人都会问关于掺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