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我们常说的“零碳”有“净零碳”和“碳中和”两重概念。2018年,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对“净零碳建筑”的定义为:高效节能的建筑所有的能耗都由现场或者场地外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以实现每年的净“零碳”排放。 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将“碳中和”定义为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以上两个解释不难看出,“零碳”并不是不排放CO2,而是通过节能减排、建设新能源项目、植树造林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或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对于高能耗和高排放企业,显然通过这些措施完全不能实现,允许通过购买碳信用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国内“碳配额”分配方法主要有三种:基准线法、历史排放法和历史强度法。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

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碳管理咨询

零碳工厂的实施流程 1.目标策略:明确建设零碳工厂的目标,制定实施策略,包括技术选型、能源管理和碳排放减少方案。 2.能源规划:对工厂的能源需求进行精确规划,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 3.智能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监控能源使用,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 4.产业协同:与供应链伙伴建立协同机制,共同减少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 5.系统建设:改造升级工业园区,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和智能环保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6.能源设施:建设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确保电力供应的绿色化。 7.环保控制:建设环保设施,对废气、废水、固废进行处理和处置,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上海市碳普惠碳积分使用指引。

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碳管理咨询

2、碳配额总体分配框架 根据《全国碳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含自备电厂)和航空等八个行业中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约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经济主体。目前,只有电力行业被纳入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扩大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温室气体包括企业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水泥和化工等部分行业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电力热力消费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

评价标准: 零碳工厂是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导,依据的标准是《零碳工厂评价规范》; 绿色工厂是由国家、省、市各工信部门去主导评定,依据的标准是《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2023年7月更新的绿色工厂评价行业标准。 评定结果: 零碳工厂主要划分有Ⅰ型、Ⅱ型两个类型,对应等级为三星、四星、五星、六星。Ⅰ型零碳工厂的要求是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实现100%抵消;Ⅱ型零碳工厂的要求则是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实现100%**; 绿色工厂分为**、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申报评选全流程是由工信部发文申报,由各级工信部门逐级上报,*终工信部进行评定。“碳达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碳管理咨询

碳管理体系是在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下和全国碳市场启动的背景下推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1.碳管理体系的推出和应用将有利于全国碳市场稳定发展。企业通过建立碳管理体系,加强碳管理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提升企业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维护市场的稳定。 2.有助于实现地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碳管理体系建设,地方**可实现对控排企业的精*管理、摸清企业家*,制定地方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合理引导企业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发展。 3.通过碳管理体系的建立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相关工作,应对国际贸易下的碳关税风险。企业到底该如何搭建碳管理体系?上海第三方碳管理咨询零碳园区规划服务机构

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会导致什么?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

配额总量是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的排放上限,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国家重大产业发展布局、经济增长预期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等因素确定,具体按照“自下而上”方法设定,即由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别核算本行政区域内各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数量,加总形成本行政区域配额总量基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各地配额基数审核加总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有偿分配、市场调节、重大建设项目等需要,*终研究确定全国配额总量。配额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免*分配、有偿分配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使用;初始配额计算方法则主要包括历史排放法、历史碳强度下降法、行业基准线法。江苏园区碳管理咨询碳达峰规划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