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4日

小公园的老茶馆推出“潮汕茶文化剧本杀”,游客化身民国时期的茶商,在品茗过程中解开与茶叶贸易相关的谜题。剧本中融入潮汕功夫茶的冲泡礼仪、茶叶品种知识,让玩家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茶文化。街道旁的潮汕祠堂开设“家风学堂”,邀请当地老者讲述家族故事、潮汕家训。学堂还设置了“家风树”互动墙,游客可将自己的家风感悟写在特制的树叶卡片上,挂在树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小公园的骑楼顶部,改造出多个“天空观景台”。游客登上观景台,可俯瞰整个放射状的骑楼街区,360度欣赏建筑的穹顶雕花与街道人潮。观景台还配备AR设备,通过扫描建筑,即可呈现其百年前的历史风貌。汕头小公园的骑楼群,规模宏大令人惊叹。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

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汕头小公园

小公园的骑楼建筑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描绘了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赛龙舟、英歌舞等;有的展现了潮汕的自然风光,如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还有的刻画了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这些壁画不仅为骑楼建筑增添了艺术美感,也向人们展示了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小公园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带着对汕头的好奇和对小公园的向往来到这里。在小公园,他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潮汕美食,欣赏到独特的骑楼建筑,感受到浓厚的潮汕文化氛围。小公园成为了汕头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促进了汕头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夏天汕头小公园介绍小公园的故事,在潮汕大地上代代相传。

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汕头小公园

小公园的街道布局独具匠心等等,以中山纪念亭为 等等的等等,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 “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 “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 “汕头港”,共同构成了具有 20 世纪 30 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区域。这种放射状的路网格局,象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也使得小公园在城市规划上的独树一帜,成为全国 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的街道,其规模远超广州的 “上下九” 等地。

小公园的骑楼转角处,有一家“潮汕老相机博物馆”,收藏着海鸥、凤凰等老式相机。馆内还设有暗房体验区,游客可学习胶片冲洗技术,用老式相机拍摄小公园的街景,感受传统摄影的魅力。每逢 ,小公园会举办“潮汕文创市集”,除了传统手工艺品,还涌现出许多创意产品:以潮汕祠堂为灵感的建筑积木、用潮绣工艺制作的手机壳、印有潮汕俗语的帆布包等,展现传统文化的现 命力。一家“潮汕美食档案馆”用3D扫描技术,将潮汕传统美食进行数字化存档。游客戴上VR眼镜,就能“品尝”虚拟的潮汕美食,还能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为非遗美食的传承开辟新途径。汕头小公园,凝聚着潮汕人民的智慧结晶。

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汕头小公园

随着保育活化工作的推进,小公园开埠区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里先后获评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等荣誉。2023 年,小公园全年总游客量达 1880 万人次,文旅热度高涨,人气持续火爆。如今的小公园开埠区,有机融合了非遗展示、非遗文创活化等元素,打造了 “民俗特色文化” 经济圈。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如元宵灯会、文创墟市等,小公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经济文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充满魅力的老城区。汕头小公园,是城市记忆的鲜活载体。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

走进骑楼建筑,领略独特的南洋风情。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

近年来,汕头对小公园开埠区进行了保育活化,以 “微更新”“微改造” 和 “绣花” 功夫,让这片老城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6 年 8 月,小公园保育活化试点修缮工程启动,同年 10 月,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按 早的原始尺寸启动重建。重建后的中山纪念亭采用从缅甸运来的有着 “千年不腐” 之名的柚木作为内部木结构材料,且采用榫卯结构修建,整个亭子无须使用一颗钉子。2017 年,重建后的中山纪念亭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了小公园的热门景点之一。暑假汕头小公园行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