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盖的结构与气门和气道的布置以及冷却水套或散热片的安排等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要考虑装在气缸盖上的机件的布置问题。以下分别介绍缸盖重要部位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进排气道的设计对内燃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进气道影响进气阻力和充气效率排气道影响排气阻力和废气能量的利用(如废气涡轮增压)。为了保证内燃机有尽可能高的充气效率,进排气道通常有足够大的面积,气道断面要避免突变,比较好由气道口起向进气道的进口和排气道的出口通道面积分别均匀增大20%左右,同时铸出的气道表面要尽量光滑。因此,要选若干进排气道截面,绘制图形,计算通过面积,并按要求对它们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修正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气缸盖内部设计复杂的冷却水道,有效控制温度。气缸盖
缸盖需要将燃烧产生的热量部分传导到整机的冷却系统中,保证发动机在一定的温度下工作,避免由於过高的温度将发动机的零部件损坏或产生老化变形。缸盖水套主要作用是冷却气缸盖,避免缸盖过热。水套的设计要考虑到本身的容积和流通性能。同时考虑缸盖的较小壁厚等因素。在水套的流通能力需要经过FEA计算,找出临界点并进行优化,主要是优化圆角增加流通性。缸盖需要润滑和它装配在一起的气门机构。对于有VVT系统的发动机缸盖必须有专门的油路来润滑和驱动VVT系统。常州气缸盖批发气缸盖上的喷油嘴布局影响燃油雾化效果。
但螺栓数目过多,不仅会使气缸盖的结构及安装复杂,而且在气缸中的布置也有困难,因为这受到气道、水道、挺杆孔以及气缸中心距等很多条件的限制。通常每缸的螺栓数目在4—8个之间,多数为5—6个。在气体压力较低、气缸直径较小时,宜采用较少的螺栓数。螺栓数目也可根据每缸螺栓较小的总断面积和活塞面积比值来选择,此比值一般为,0.065—0.158,多数取为0.08—0.1。气缸盖螺栓的布置应尽量靠近气缸中心线以减小螺栓之间的距周,从而减小气缸盖的弯曲应力和变形,但不能大靠近气缸中心线,因为太靠近了又会引起气缸套上部的变形。
由于铝合金的工作温度较低,必须加强冷却,同时,由于铝合金不能耐冲击,耐磨性差,必须在气门座处镶有合金铸铁制造的气门座圈。设计气缸盖的基本尺寸时应能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影响气缸盖刚度主要的尺寸是气缸盖的高度。加大高度,可以增加刚度,改善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问的密封性,减少螺栓中的动应力及气缸盖的安装应力。气缸盖的高度与气门进、排气道布置、燃烧室型式及水腔高度等因素有关。现代内燃机均采用顶置气门。定期检查气缸盖密封垫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
气缸盖为了便于加工,其硬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对刀具寿命有影响,太小加工的时候容易粘刀,一般在硬度控制在80HB到100HB范围内比较合适.由此热处理一般采用T7处理:1)在最高温度525°C下加热6小时达到匀化。2)T=70°C下淬火。3)T=200°C下退火,保温4小时。4)空冷。缸盖和气门机构装配在一起,要保证气门机构正常的工作,缸盖和气门机构件之间的间隙配合必须合适。一般说来,缸盖和凸轮轴的轴承的配合选用H7(f7);缸盖和气门导管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缸盖和气门座圈采用过盈配合。缸盖上的气门导管负责引导气门运动,需保持顺畅。福建气缸盖价格
高性能气缸盖设计,支持更高的发动机转速。气缸盖
在装配气缸盖时,首先要把气缸盖与气缸的接合表面及气缸体螺栓孔内的油污、炭粒、铁锈和其它杂质用高压气体吹干净。以免产生螺栓对缸盖的压紧力不足。在紧固气缸盖螺栓时,应分3—4次由中间向两边对称拧紧,一次要达到规定的扭力矩,且误差≯2%,对于铸铁气缸盖在热机温度达到80℃后,应按规定力矩再重新拧紧连接螺栓。而对于双金属材料发动机,就应该在发动机冷却以后,再进行这样的重新拧紧操作。有一些机手因怕发动机熄火,故在启动发动机时,总是连续猛轰油门,或当发动机一启动时就让发动机高速运转,以此来维持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行驶过程中,经常脱档熄火滑行,而后挂档强制启动发动机。在这样情况下工作的发动机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磨损,而且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上升,极易冲坏气缸垫,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另外,发动机经常超负荷地工作(或点火过早),长时间爆震燃烧,造成气缸内的局部压力和温度过高,此时也损坏气缸垫,使其密封性能下降。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