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SMT回流焊后产生形成孔隙:形成孔隙通常是一个与焊接接头的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应用SMT技术来软熔焊膏的时候,在采用无引线陶瓷芯片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大孔隙(>0.0005英寸/0.01毫米)是处于LCCC焊点和印刷电路板焊点之间,与此同时,在LCCC城堡状物附近的角焊缝中,有很少量的小孔隙,孔隙的存在会影响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并会损害接头的强度,延展性和疲劳寿命,这是因为孔隙的生长会聚结成可延伸的裂纹并导致疲劳,孔隙也会使焊料的应力和协变增加,这也是引起损坏的原因。此外,焊料在凝固时会发生收缩,焊接电镀通孔时的分层排气以及夹带焊剂等也是造成孔隙的原因。锡膏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避免随意更改锡膏的使用方法和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锡膏
锡膏回流焊的目的:使表贴电子元器件(SMD)与PCB正确而可靠地焊接在一起;工艺原理:当焊料、元件与PCB的温度达到焊料熔点温度以上时,焊料熔化,填充元件与PCB间的间隙,然后随着冷却、焊料凝固,形成焊接接头,一升温区(预热区)升温的目的:是将焊锡膏、PCB及元器件的温度从室温提升到预定的预热温度;预热温度是一低于焊料熔点的温度。升温段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升温速率”,一般情况下其值应在1-2.0度/S;由于PCB及元器件吸热速率不同,各元器件升温速率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PCB板面上的温度分布出现梯度。因为此段所有点的温度均在焊料熔点以下,所以“温度梯度”的存在并无大碍。一升温区结束时,温度约为100度-110度;时间约为30-90秒,以60秒左右为宜。第二升温区温度从150度左右上升到183度,这一温区是活化剂的活化期,PCB板温度均匀一致的区域,一般时间接30-45秒,时间不宜长,否则影响焊接效果。东莞Sn42Bi57Ag1锡膏供应商锡膏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确保使用时的品质稳定。
锡膏SMT回流焊后底面元件的固定:双面回流焊接已采用多年,在此,先对一面进行印刷布线,安装元件和软熔,然后翻过来对电路板的另一面进行加工处理,为了更加节省起见,某些工艺省去了对一面的软熔,而是同时软熔顶面和底面,典型的例子是电路板底面上装有小的元件,如芯片电容器和芯片电阻器,由于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越来越复杂,装在底面上的元件也越来越大,结果软熔时元件脱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显然,元件脱落现象是由于软熔时熔化了的焊料对元件的垂直固定力不足,而垂直固定力不足可归因于元件重量增加,元件的可焊性差,焊剂的润湿性或焊料量不足等。其中,一个因素是根本的原因。如果在对后面的三个因素加以改进后仍有元件脱落现象存在,就必须使用SMT粘结剂。显然,使用粘结剂将会使软熔时元件自对准的效果变差。
高温锡膏的特性:1.印刷滚动性及下锡性好,对低至0.3mm间距焊盘也能完成精确的印刷;2.连续印刷时,其粘性变化极小,钢网上的可操作寿命长,超过8小时仍不会变干,仍保持良好的印刷效果;3.锡膏印刷后数小时仍保持原来的形状、无坍塌,贴片元件不会产生偏移;4.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可在不同部位表现出适当的润湿性;5.可适应不同档次焊接设备的要求,无需在充氮环境下完成焊接,在较宽的回流焊炉温范围内仍可表现出良好的焊接性能;6.高温锡膏焊接后残留物极少,无色且具有较高的绝缘阻抗,不会腐蚀PCB板,可达到免清洗的要求;7.具有较佳的ICT测试性能,不会产生误判;8.可用于通孔滚轴涂布(Pasteinhole)工艺;9.锡银铜锡膏熔点相对较高,对炉子要求较高,但是锡银铜锡膏焊接效果很好,机械强度高,松香残留物少,且为白色透明。高温锡膏印刷时,保湿性好,可获得稳定的印刷性,脱模性较好,在钢网上可连续印刷8小时,可焊性好,爬锡好,焊点饱满光亮。使用锡膏时,请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有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低温中温高温锡膏怎么区分?低温锡膏:低温锡膏熔点为138℃的锡膏被称为低温锡膏,当贴片的元器件无法承受200℃及以上的温度且需要贴片回流工艺时,使用低温锡膏进行焊接工艺。起了保护不能承受高温回流焊焊接原件和PCB,很受LED的欢迎,它的合金成分是锡铋合金。低温锡膏的回流焊接峰值温度在170-200℃。中温锡膏:中温锡膏为SMT无铅制程用焊锡膏。其合金成份为Sn/Ag/Bi,锡粉颗粒度介于25~45um之间,熔点172度。中温锡膏的特点主要是使用进口特制松香,黏附力好,可以有效防止塌落,回焊后残余物量少,且透明,不妨碍ICT测试。高温锡膏:高温锡膏一般是锡,银,铜等金属元素组成,高温锡膏的熔点210-227摄氏度。LED还是推荐使用高温无铅的锡膏,可靠性比较高,不易脱焊裂开。锡膏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护电子元件的完整性。有铅锡膏供应商
锡膏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够牢固地粘附在电子元件表面,提供稳定的连接。锡膏
优良的焊剂应具备下列条件:1、焊剂应有高的拂点,以防止焊膏在再流焊的过程中出现喷射;2、高的粘稠性,以防止焊膏在存放过程中出现沉淀;3、低卤素含量,以防止再流焊后腐蚀元件;4、低的吸潮性,以防止焊膏在使用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2、焊剂的组成。回流焊:多用热风加红外线。曲线设定:见回流曲线图。升温区——常温-140℃,约90S。作用是让溶剂挥发。通常升温速度为2-3℃/S),过快易使助焊剂喷溅,象水沸一样,会产生锡球。预热区:140-160℃,60S-80S。由于元件大小不同,热容不同,元器件过回流时有温差,因此应尽量设法让温度相同均匀。回焊升温区:160℃-180℃、20S。作用是让锡膏爬升。回焊区:183℃以上,约40S。(有的认为200℃以上、15-20S)为让液态锡润湿充分,不会有冷焊发生。锡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