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 - 直流转换器在电力转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英飞凌的直流 - 直流转换器产品具备高效、稳定的特点,可实现不同直流电压等级之间的转换。在通信基站中,需要将输入的高压直流电源转换为适合各种通信设备工作的低压直流电源,英飞凌的直流 - 直流转换器能够高效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基站的能源利用效率。在电动汽车中,它可将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车内低压电器设备所需的电压,如为车载照明、娱乐系统等供电,确保车辆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其高效的转换性能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能效。Infineon 英飞凌 IGBT 模块,多用于工业,能快速切换电流,实现低开关损耗,运行超高效。Infineon英飞凌DT285N14KOF
面对新能源产业对高频化、高效率的需求,英飞凌正加速碳化硅(SiC)晶闸管模块的研发与应用。相比传统硅晶闸管,SiC 材料的禁带宽度是硅的 3 倍,可承受 10 倍以上的击穿电场强度,英飞凌开发的 10kV SiC 晶闸管模块,导通损耗降低 40%,开关频率提升至 20kHz,非常适合下一代固态变压器应用。在德国的 10MW 海上风电变流器中,SiC 晶闸管模块使变流器体积缩小 30%,重量减轻 40%。未来,英飞凌计划将 GaN 材料引入晶闸管模块,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同时,模块的智能化集成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内置温度、电流传感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实现晶闸管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健康管理。这种智能晶闸管模块已在工业 4.0 示范生产线中应用,通过预测性维护将设备停机时间减少 50%。随着新材料和智能化技术的突破,英飞凌晶闸管模块将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Infineon英飞凌DT285N14KOF借助 PressFIT 引脚安装的英飞凌 IGBT 模块,可与大电流 PCB 无焊连接,方便快捷。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桩的安全保护需求日益凸显,英飞凌晶闸管模块为充电桩提供了过流保护的***解决方案。其开发的快速关断晶闸管(QTO)模块,可在 10μs 内切断 2000A 的故障电流,关断时的 di/dt 达 1000A/μs,比传统断路器快 100 倍,有效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的短路起火风险。在国家电网 60kW 直流充电桩中,该模块与霍尔电流传感器配合,实现了 0.1A 的故障检测精度和 1ms 的响应速度。模块的高温稳定性在户外充电桩中表现突出,在吐鲁番 70℃高温环境测试中,仍能保持关断特性不变。其集成的状态监测功能可实时上传晶闸管的导通压降和结温数据,通过云平台分析预判潜在故障,使充电桩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从 5000 小时提升至 10000 小时。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中,英飞凌晶闸管保护模块已实现累计 100 万次充电无故障动作。
音频驱动集成电路是提升音频播放质量的关键部件。英飞凌的音频驱动集成电路具备高保真、低失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音频设备中。在音响系统中,音频驱动集成电路能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输出功率强大、音质清晰的音频信号,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在车载音响系统中,面对车内复杂的电磁环境和不同的音频播放需求,英飞凌的音频驱动集成电路凭借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和精确的音频处理能力,确保音乐、广播等音频内容在车内清晰、稳定播放,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娱乐性。在智能语音助手设备中,音频驱动集成电路能精确驱动扬声器,实现清晰、自然的语音播放效果,提高人机交互的体验。英飞凌 MOS 管采用先进沟槽技术,开关速度快,适合高频电源转换场景,能效比突出。
英飞凌晶闸管模块在光伏逆变器防反充保护中的应用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当某组光伏阵列因阴影遮挡导致输出电压低于直流母线时,反向电流会造成电池板热斑损坏,英飞凌晶闸管模块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其开发的防反充**晶闸管模块,正向导通压降*1.2V,反向阻断电压达1200V,响应时间小于10μs,可在阴影出现瞬间快速切断反向电流路径。在甘肃敦煌100MW光伏电站中,采用该模块后,电池板热斑损坏率从0.8%降至0.05%以下。模块的光触发技术使其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表现优异,在逆变器内部IGBT开关产生的dv/dt干扰下,仍能保持触发信号的稳定性。配合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各支路晶闸管的导通损耗,当某模块损耗异常升高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备用支路并发出预警,这种冗余设计使光伏电站的可用率提升至99.85%。 Infineon 英飞凌的汽车级 IGBT 模块,为混动、电动车功率模块设立质量与可靠性*杆。Infineon英飞凌DT285N14KOF
英飞凌 IGBT 模块开关频率 2kHz 至 50kHz,将大电流承载与低功率控制完美结合 。Infineon英飞凌DT285N14KOF
创新技术推动模块性能持续提升
英飞凌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不断投入研发资源以推动模块性能的持续提升。从 IGBT 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如从第四代到第七代的技术跃迁,实现了开关损耗降低、开关频率提升、结温运行能力增强等一系列性能优化;到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预涂热界面材料(TIM)的研发,提高了模块的散热性能。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英飞凌模块在性能上始终保持**地位,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
Infineon英飞凌DT285N14K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