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供配电系统传统负荷调度依赖实时数据,缺乏前瞻性预测,易出现负荷峰值过载 —— 某大型智算中心曾因未预测到算力突增,导致配电回路过载跳闸,25 台服务器宕机,损失超 32 万元。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2026 国际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展览会”,将聚焦供配电智能负荷预测系统,展示如何实现电能 “前瞻预测、精细调度”。
供配电智能负荷预测系统通过 “AI 算法 + 多维度数据” 实现突破:一是多维度数据融合,整合历史负荷、算力需求、气象数据、设备运行状态,预测维度从 3 个提升至 8 个,某智算中心应用后,预测数据覆盖率达 99.9%;二是高精度预测算法,采用深度学习 LSTM 模型,短期(1 小时内)预测精度超 98%,中长期(24 小时内)预测精度超 95%,某试点项目应用后,负荷峰值预测误差从 15% 降至 3%;三是调度联动优化,根据预测结果自动调整变压器运行台数、储能充放电策略,某项目应用后,过载跳闸事故下降 90%,年减少业务损失超 28 万元。展会将展示智能负荷预测系统:包括负荷预测终端,适配不同配电节点;预测调度平台,支持可视化操作与自动决策;储能联动模块,实现预测与储能协同。
同期举办的 “智算中心全栈技术大会”,将发布《供配电智能负荷预测系统应用白皮书》,量化不同场景的预测效益。现场测试显示,传统调度响应滞后 10 分钟,智能预测系统可提前 1 小时预判负荷变化,且调度效率提升 80%。对电气总工,可获取负荷预测与配电网络的协同方案;对运维负责人,能了解预测调度策略制定方法;对投资者,智能负荷预测市场随智算中心规模化发展,年增速超 65%。2026 年 6 月上海,这场展会将为供配电电能调度前瞻性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