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供配电系统传统防雷措施只能被动防护,缺乏实时监测与故障定位能力 —— 某南部智算中心曾因防雷器劣化未及时发现,雷电天气导致配电柜击穿,维修成本超 32 万元,业务中断 6 小时。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2026 国际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展览会”,将聚焦供配电智能防雷监测技术,展示如何实现雷电防护 “实时监测、精细溯源”。
供配电智能防雷监测技术通过 “状态感知 + 数据联动” 实现突破:一是防雷器状态实时采集,监测泄漏电流、残压值、劣化程度,采样频率 1 次 / 分钟,某智算中心应用后,防雷器故障识别率达 100%;二是雷电参数记录分析,记录雷电流幅值、波形、发生时间,精度达 ±5%,某试点项目应用后,可精细追溯雷电冲击路径,优化防护布局;三是多系统联动防护,将防雷数据与接地系统、供电回路联动,形成防护闭环,某项目应用后,雷电导致的设备故障率下降 95%,年减少损失超 28 万元。展会将展示智能防雷监测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防雷器,内置监测模块与通信功能;雷电参数记录仪,适配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防雷的管理平台,实时呈现防护状态与故障预警。
同期举办的 “中国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大会”,将发布《供配电智能防雷监测技术规范》,明确不同气候区的防雷监测标准。现场测试显示,传统防雷器需人工每季度检测,智能防雷系统可实时预警劣化风险,且雷电参数记录完整度提升 90%。对电气工程师,可获取防雷监测系统与接地网络的协同方案;对智算中心业主,能测算防雷升级避免的雷电损失;对大众,可通过雷电模拟演示,直观感受智能防雷技术的防护价值。2026 年 6 月上海,这场展会将为供配电雷电防护筑牢全链路管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