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10月20日早报 星期一 广东微灵工科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0

10月20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10月20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山西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开始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筑牢民生幸福根基新时代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重庆启动2025年基本医保**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兰州市**季度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新增就业6.8万人调整部分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意义何在?

1来源: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西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开始本报讯 10月17日,我省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与保障方案已明确,新一年度的居民医保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升保障能力,旨在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筑牢民生健康防线。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从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2月25日。在2025年底前完成参保缴费的居民,可从2026年1月1日起享受全年医保待遇。2026年1月1日至2月底期间缴费的,则从缴费之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财政补助再加码 居民缴费有支持



2025年,全省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700元。按**和我省财政补助政策,一般县**财政负担60%,享受西部政策的县**财政负担80%,除**财政补助外的地方财政补助部分,全省117个县级行政区划分为5档,具体分担比例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市县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于10月31日前拨付到位。



2025年预收2026年度的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



保障水平再提升 就医负担再减轻



在加大筹资力度的同时,医保保障能力也将同步增强。



***落实全省统一的住院、普通门诊统筹、“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门诊“双通道”药品等待遇保障政策,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积极推进门诊慢特病待遇统一。



***落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以及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进一步加强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将参保居民在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相关医疗费用纳入普通门诊统筹范围。协同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引导**到基层就医。



提升大病保险保障效能,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障筹资能力、大病高额医疗费用等情况,按政策要求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筹资水平,维护收支平衡和资金安全。



落实好困难**分类资助参保政策,2026年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参加居民医保医疗救助资助标准仍按280元/人/年执行。



精细托底防返贫 重点人群全覆盖



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的托底作用将进一步夯实。



深入落实**参保计划,实施精细参保扩面,切实做好学生、儿童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落实“出生一件事”和新生儿落地参保惠民政策。做好高校学生参保工作,高校学生可按学制一次性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学制期内调整个人缴费标准的不再补缴,出现转学、退学、参军等离校情形的可申请退取剩余年度的医保费用。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对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按当地居民医保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各统筹地区两类人员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实现参保动态全覆盖,确保应保尽保。(刘 涛)

 

2来源:湖南日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筑牢民生幸福根基湖南日报10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敏坚)17日上午,全省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副书记、**毛伟明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决策部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筑牢民生幸福根基,着力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创业带动就业源头水、优化服务保障就业软环境,凝聚促进就业创业的强大合力。



省领导张迎春、杨浩东、王俊寿、胡伟林,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科技大学副校长陈金宝,省**秘书长瞿海参加。



在听取省人社厅和部分市县、园区、企业的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后,毛伟明指出,近年来,湖南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放在“四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拓展就业创业空间、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擦亮就业服务品牌,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7条,着力开展“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持续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就业、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等系列重点工作,就业形势稳中向好、量质齐升。近3年全省应届毕业生累计就业138.6万人,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25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毛伟明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清醒看到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双重变化”、外部冲击与内部调整的“双重挑战”、稳定存量与扩大增量的“双重压力”、市场需求与人力供给的“双重矛盾”,全力稳岗做优存量,支持创业放大增量,优化服务提升质量。



毛伟明强调,要切实抓好就业工作重点。锚定一个目标,即今年要确保全年就业指标任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迈上新台阶。具体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的基本盘。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服务,统筹抓好农民工、失业困难人员和其他重点群体就业,高度重视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以“重点稳”确保“全盘稳”。***创业带动就业的源头水。结合智汇潇湘、校友回湘、湘智兴湘等,用好“创业在湘”等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产业回迁、项目回建、资金回投,为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全领域托举、全过程保障。优化服务保障就业的软环境。进一步用好支持政策、做好供需对接、强化技能培训,发挥好就业补贴、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政策撬动作用,完善重大项目岗位归集发布机制,推行“菜单式”技能培训模式。凝聚各方促进就业的强合力。着力构建***抓就业的工作格局,营造全员促就业的浓厚氛围,汇聚起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


 

3来源:广西日报新时代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10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区聚焦广大老年人急难愁盼,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新时代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11.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社会保障网越织越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比较低标准稳步提升。针对困难老年人群体,我区建立起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以及**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超9亿元,惠及40多万老年人。目前,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18.95万名生活困难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59.27万名老年人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照护服务体系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区共筹措39亿元资金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目前,全区养老服务床位总数已达25.73万张,每个县(市、区)均建有1家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公办养老机构。城乡服务网络持续完善,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10个农村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21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投入使用,建成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同时,449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适老化改造,9万多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现“居家适老”,农村养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720个“幸福院”实现分类转型,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医疗服务供给方面,我区全力构建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看病就医更方便快捷。目前,全区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85家,90%以上的医疗机构落实了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87.9%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等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94.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65.97%,从预防到诊疗的健康服务不断深化。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我区已成功创建8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时代“银龄行动”深入开展,80万名以上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银龄教师计划”累计招募近1万名***退休教师,深入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开展支教。老年教育资源不断扩容,161所老年大学吸引了13万多名学员,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让“老有所学”触手可及。“敬老月”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氛围日益浓厚。



此外,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旅居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开发20条精品路线和特色产品,与21个省份建立旅居养老合作机制。2025年1—7月,到广西旅居养老的老年人超过294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带动消费580多亿元,旅居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记者 何明华)


 

4来源:重庆日报重庆启动2025年基本医保**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10月17日,记者从重庆市2025年基本医保**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左右,建成覆盖3200万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享受就诊医保报销超过10亿人次。



活动在舞台音乐剧《爱的守护》中拉开序幕,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外卖员“哒哒妹”廖泽萌在现场分享了她的参保故事。



在活动现场的政策宣贯区,医保工作人员就市民关心的医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政策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新生儿“出生即参保”***推行,生育津贴实现“申报秒批、直达个账”,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报销;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面提质,覆盖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群,为7.6万名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减负近12亿元;



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均可报销,门诊慢特病保障新增29种达到53种,药品耗材集采减轻**负担296亿元;



数智医保跨越式发展,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获批**试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73项;



资助710万人次困难**参保,医疗救助帮扶惠及困难**就医达2100万人次,减轻费用负担超过40亿元,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据悉,此次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各地将同步开展基本医保**参保集中宣传活动,针对新生儿、中小学生、大学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让**更加了解医保政策,让“共建共享、互助共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周芳)


 

5来源:兰州日报兰州市**季度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新增就业6.8万人10月17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截至9月底,兰州市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97.70%,**季度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据了解,今年以来,兰州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技能兰州”建设为重要抓手,系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提升就业质量,着力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增长极。



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兰州市深入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设立25个兰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成功吸引留住大学生5.79万人;2025年基层就业项目指标增至2100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同时,帮扶1.9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202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工作,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92.86%、85.28%,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28万人,创劳务收入67.38亿元,让务工人员“出得去、有活干、能增收”。



就业创业服务持续提质增效。兰州市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54场,发布岗位27.67万个,促成6.33万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直播带岗266场,帮助1.77万人实现就业。零工市场(驿站)累计服务零工人员4.17万人次,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便利。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推出“甘味e贷-牛肉拉面创业贷”,并发放各类创业担保**15.24亿元,支持2094个创业项目落地。此外,兰州市40家创业孵化平台已孵化小微企业1769家,带动1.19万余人就业,为创业创新注入活力。



援企稳岗政策精细落地见效。兰州市组织实施《兰州市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从减负稳岗、吸纳就业等9个方面推出22条具体举措,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政策支撑。通过“人社专员”主动对接服务企业1685家次,助力企业稳产稳岗。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02亿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5.9亿元,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稳定就业岗位。



“技能兰州”建设全面推进赋能就业。兰州市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2025年以来开展补贴性培训3.9万人次,培训后就业转化及稳就业比例达61.64%,实现培训效益比较大化。围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链开展专项培训5943人次,成功打造“兰州拉面师”省级劳务品牌并助力产业出海,还推动“牛肉拉面制作师”纳入国家职业目录,成为全省较早主导编制的国家职业标准。同时,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6场,涵盖19个职业(工种),兰州选手在**大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奖牌数量位居全省***,充分展现“技能兰州”建设成果。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稳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入库企业达64家,营业收入88.93亿元,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6来源:新华网调整部分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意义何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17日联合发布公告,调整风力发电等增值税政策。



“此次调整一大特点是政策目标已经实现的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及时退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举例说,陆上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出台于行业发展初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良好行业发展势头无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梁季认为,随着近年深化增值税**的推进,抵扣链条更加完整,这些行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整体明显下降,政策的退出必要且及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内容,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这次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精细性。”梁季说,比如,本次在取消了陆上风力发电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同时,仍保留了海上风力发电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一方面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目前海上风力发电成本的客观原因。取消和保留并存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防止优惠政策“泛化”和“普惠”化,提高政策支持的精细性。



梁季表示,本次调整的政策主要集中于特定行业、区域以及特定主体,调整这些优惠政策,有利于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为市场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此次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完善增值税制度,为即将在2026年实施的增值税法提供保障。”梁季说。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