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10月13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宁夏中卫:政策 “精细滴灌” 强保障 服务 “暖心直达” 促就业甘肃武威天祝:构建多维就业服务体系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三秦论坛:从“应招尽招”感受陕西就业政策温度贵州贞丰:“实训+双选”助力青年走稳就业路四川达州市精细服务力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全国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已超70%
1来源:中卫日报宁夏中卫:政策 “精细滴灌” 强保障 服务 “暖心直达” 促就业今年以来,中卫市始终将稳就业、促就业作为重大***责任和民生工程,通过强化劳务协作、落实惠企政策、提升技能水平、帮扶重点群体、激发创业活力、完善服务载体等多元举措,推动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5万人,实现工资收入28.54亿元,创业带动就业超5200人。
“以前在本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通过**组织的劳务输出,在广东的电子厂每月能挣6000多元,还管吃管住!” 通过中卫市驻外劳务工作站找到工作的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村民陈云谈起如今的工作满脸笑意。
为**劳动力“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供需矛盾,**分管领导带队先后赴广东、浙江等7省13市开展劳务对接,设立33个驻外劳务工作站,累计选择质量岗位4.87万个。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实际需求,我市在重点劳务输入地设立33个驻外劳务工作站,通过“点对点”定向输送模式,已帮助3370名农村劳动力精细找到工作。
“免申即享”的补贴发放模式,让企业和劳动者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今年,中卫市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推动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支持企业扩大用工。截至目前,已为105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552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48万元;为491家企业发放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632万元,惠及3529人;为1119名符合条件人员兑付技能提升补贴178万元,同时发放失业保险金4515万元,为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1402万元。一系列政策精细滴灌,既帮助企业稳岗留工,也为劳动者就业保驾护航。
今年3月,37岁的创业者李昊经过创业就业培训后,经营了一家小吃店。“有创业培训指导,还拿到了创业担保**,我的小吃店终于开起来了,现在每月收入稳定,还雇了2名员工!”李昊说。聚焦创业带动及多元就业,中卫市建立“培训+**+补贴+孵化+服务”五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发放创业担保**5.63亿元,开展创业培训1219人,培育创业实体1214个,带动5227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吸引1423家创业实体入驻,带动2.07万人就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载体建设上,中卫市搭建“线上+线下”“校园+社会”招聘服务网络,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就业服务活动488场次,达成就业意向8064人;做优“中卫就业”平台,推进“数字就业平台”“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构建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提升“520+511”服务网络质效,切实满足**“就近办”“多点办”的服务需求,让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工作。
“立足我市就业创业实际需求,我们将继续紧盯就业创业目标任务,用好用足稳岗返还、技能培训、创业补贴等政策,加力落实‘1131’精细就业帮扶,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推动创业担保**扩面增量提质,进一步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全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更多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祝丹说。
2来源:武威融媒甘肃武威天祝:构建多维就业服务体系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武威客户端讯(记者包雨纯)近年来,天祝县锚定“民生为本 就业优先”主线,深度整合县域人力资源,创新构建“县就业创业一站式平台+乡镇社区+就业驿站/孵化基地”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推进筑牢一站式质量服务根基。
天祝县创新服务思路,以打通一站式质量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就业驿站双向发力,串联起华藏寺镇、打柴沟镇、松山镇、天堂镇4个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夯实就业创业基础。整合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超市与零工市场服务功能,精细对接乡镇产业发展与劳动力就业需求,在重点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就业服务驿站,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以“文化赋能就业创业”为理念,依托南拉省级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规范升级就业创业一条街,为文创企业、创业团队及个人提供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市场推广等全链条服务。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激发创业热情,天祝县积极开展多方协作与各类活动。一方面,主动对接天津市蓟州区人社局及安徽芜湖湾沚区质量企业,筛选发布质量务工信息,协调落实务工福利薪酬;另一方面,高效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发布150余家企业、13500多个岗位,全县74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已带动1915人就近就业,为县域就业创业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3来源:陕西日报三秦论坛:从“应招尽招”感受陕西就业政策温度“能补尽补”“应招尽招”“应配尽配”……
翻看陕西省人民**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就业提质扩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些关键词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从国有企业的稳岗扩岗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招录扩容,从基层岗位的挖潜开发到重点群体的精细帮扶,能补尽补、应招尽招、应配尽配的理念贯穿了《通知》的始终,既有力回应了当前就业市场的诉求,又凸显了陕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态度。
“能补尽补”,国企稳岗扩岗作用凸显。在就业市场的宏观格局中,国有企业的岗位供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兼具“稳定器”与“风向标”的双重意义。《通知》以“能补尽补”作为对国有企业的明确要求,抓住了稳就业的重要环节,体现出很强的政策针对性。《通知》明确,“应统筹考虑自然减员等情况,严格控制规模性裁员,加大补员力度”,旨在通过及时补充人员,从源头上保障岗位存量的稳定。
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就业群体,《通知》强调,国有企业要结合产业特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同时,将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的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底。这样的政策安排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借助国有企业在产业布局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为青年群体开辟了既具备就业稳定性,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职业道路,让“能补尽补”政策不仅注重就业岗位的数量,还着重提升就业岗位的质量。
“应招尽招”,稳定求职者的就业预期。机关事业单位的政策性岗位,在就业市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知》提出,要严格落实政策性岗位“只增不减”要求,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应招尽招。这也意味着各机关事业单位必须挖掘空缺编制资源,尽早使用因人员退休而空出的编制,把潜在的岗位资源切实转化为实际的就业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打破了对应届毕业生岗位报考的诸多限制。事业单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应向当年毕业和前两年毕业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一并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这一调整精细回应了青年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问题,极大地增强了政策性岗位的普惠性。
“应配尽配”,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在岗位开发上,政策既抓国企、公岗等“主力军”,又挖科研助理、社区岗位等“潜力股”,多渠道开拓增量岗位。比如,50万元以上科技项目须设科研助理岗位,确保岗位供给“量足类全”;用足用好各类过渡性公益服务岗位,鼓励高校统筹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在群体帮扶方面,既通过提高求职补贴减轻困难群体求职压力,又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的适配能力;在政策保障方面,还建立就业监测与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补招到位。
就业乃比较大民生工程,“能补尽补”“应招尽招”“应配尽配”等要求,本质上都是对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在就业工作中的具体实践。《通知》所推出的系列政策,通过稳定岗位供给、拓宽就业渠道,必将发挥引导预期、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由此,更多劳动者将获得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实现就业有门、谋生有道、发展有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奠定稳固的民生基础。
4来源:贞丰新闻贵州贞丰:“实训+双选”助力青年走稳就业路随着贞丰县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求职能力实训营圆满结束,县人社部门在贞丰县增收驿站举行双选招聘会,10余家本土企业到现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招聘,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精细对接平台。
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们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于各企业展位之间,认真阅读招聘信息,不时驻足与用人单位交流洽谈。招聘企业**与求职者面对面沟通,详细介绍岗位职责、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许多应届毕业生结伴而来,互相探讨岗位要求,分享面试心得。
“来到***的招聘会,企业挺多,氛围很好,我刚刚也接受了一家面试初过的通知书,我有好几个退役军人的朋友也在这,感谢**给我们这个平台,找到好的工作。”求职者尹来彪说。
此次双选招聘会,邀请了县内10余家质量企业参与,提供涵盖康养、景区和酒店管理等领域2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区,方便求职者了解就业补贴、创业**等政策,为他们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提高应聘的精细度和成功率。
“我们是贵旅集团旗下的三级公司,正在筹备开业,我们有20多个应聘岗位,现场人员大概来了70人,应聘人员素质也很高,非常感谢当地**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期待广纳英才一起建设比较好的酒店。”千山云渡酒店的人资主管王志宇说。
贞丰县积极探索更加精细高效的就业服务模式,深化“实训+双选”全链条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将求职能力提升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机结合,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线上线下招聘,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新动能。
“此次双选会是通过我们前六天的培训,让学员从认定意向岗位到寻找意向企业,将企业邀请到现场,学员把简历递交到企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进行双选,能够让企业招聘到更好的人员,也让学员找到心仪的工作。”贵州省锦峰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法人**王洪福说。(许振盘)
5来源:达州人社四川达州市精细服务力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快就业”达州市紧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从摸排对接、拓岗推送、培训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就业服务由“人找岗”向“岗找人”转变、由“普惠推送”向“精细滴灌”升级,全年累计开发岗位3万余个,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83%。
精细摸排“一对一”。建立“数据分发—精细对接—联合寻访”三级联动机制,快速分解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至属地单位,人社服务专员开展“面对面”联系,公安、社区、高校共同参与失联毕业生寻访,实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00%对接联系。通过系统集成学历、专业、就业意向和地域偏好等关键信息,构建标准化“就业画像”台账,实现精细分类、精细推送、精细服务。
多元拓岗“三统筹”。统筹政策性岗位,联合12个部门开发基层治理、医疗、农技等岗位2.1万个;统筹市场化岗位,依托社保大数据筛选规范企业,派驻干部深入摸排,挖掘质量岗位8600个;统筹区域协作岗位,借助川渝合作和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输送外地区域岗位1200个。同步实施“四岗联动”精细送岗,按学历、专业实施差异化推送,开展“飞地招聘”“进厂看岗”等体验活动,大幅提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岗匹配效率。
训导融合“企校家”。推出“培训体验日”活动,开展“工匠进校园”“校企双师”联合培养方式,开设“锂钾班”“装备班”等特色订单班,实行“技能+学历”双证书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培训540人,就业落实率达90%。将职业指导贯穿就业服务全过程,组建百人职业指导**团,开展“家校就业课堂”职业指导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择业观念;联合教育部门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共同营造良好就业生态。
6来源:新华社全国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已超70%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从全国来看,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已经超过70%,部分地区接近90%。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社保经办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不断完善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和掌上12333等服务渠道功能,开通161项全国***,尽可能多地让**在线上就能方便办理社保业务,“十四五”期间累计为**提供不见面服务超过600亿人次。
为让社保服务更加智慧精细,各地聚焦智能经办、智能审核、智能风控等场景,不断提升社保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例如,一些地区推出集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社保智慧一体机”,实现身份自动识别、服务事项定制和全程引导;不少地方推出“社保规划师”,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等。(张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