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10月11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湖北黄冈:人社服务“双节”不打烊,促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江苏:五大举措促2026届毕业生就业10月10日起,2026年考研开始预报名福建出台13条措施稳就业 海南省人事考试服务中心揭牌云南省调整比较低工资标准
1来源: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湖北黄冈:人社服务“双节”不打烊,促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湖北省黄冈市人社系统抢抓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契机,聚焦“岗位、资源、需求、政策”四轮驱动,精心组织实施系列服务活动,全力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多元“送岗位”,拓宽返乡就业渠道。全市人社部门联动,密集组织开展“家门口”就业系列主题招聘活动,打通就业服务“***一公里”。节日期间,累计举办返乡就业招聘21场次,组织356家重点企业参加,提供针对性岗位9584个。各县市区因地制宜,融合“烟火晚会”“夜间市集”等场景“摆摊送岗”,实现“假日不打烊、服务不断档”。
高效“送资源”,夯实返乡创业基础。为提升返乡创业服务精细度,市人社部门汇编《返乡创业服务指南》及政策口袋书,覆盖从项目孵化到成长壮大的全周期需求,在“双节”期间***发放,为返乡人员提供从创意到落地的一站式信息支撑。
真情“摸需求”,激发返乡发展信心。坚持以乡情乡谊为纽带,***开展形式多样的返乡创业恳谈交流活动。节日期间,全市共举办返乡创业恳谈活动45场次,邀请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本土创业典型等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返乡人员在融资、场地、项目、技术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沟通实效。
主动“送政策”,优化返乡服务环境。节日期间,全市人社系统持续发力,***发动基层人社服务专员、联络员,主动将政策送进社区、商超、景区、小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累计举办各类政策宣传活动58场次,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黄州区在商业步行街设立24小时返乡就业创业政策自助服务站,全天候播放政策、提供服务,接待来电来访咨询;黄梅县、红安县、武穴市、团风县、黄州区等地人社(就业)专员假期“不打烊”,深入车站、商超、步行街、社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面对面政策宣讲;麻城市、蕲春县等地通过直播带岗、线上答疑等方式,扩大政策覆盖面。(张艾)
2来源: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江苏:五大举措促2026届毕业生就业江苏推出五大举措,帮助2026届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为抢抓秋季求职黄金期,各级人社部门已向全省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征集1万余家单位20万个质量岗位,募集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2.8万个。
挖潜质量岗位。聚焦产业发展、消费扩容、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挖潜开拓涵盖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经济消费新热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民生服务、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质量岗位,对外发布一批合理匹配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岗位清单。
提优就业服务。密集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江苏站、省内巡回招聘活动,组织举办分层次、分特色、分行业的“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活动,并大力推进融招才引智、城市推介宣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文旅为一体的“人才夜市”,提供政策咨询、供需对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全年不少于300场次。
实施靶向引才。赴东北、西北、西南等重点地区开展校园活动,扩大引才“朋友圈”,加大长三角地区、中西部等重点引才区域人力资源协作,进一步打造北京“四对接”“江苏人才周”品牌,辐射京津冀重点高校;依托“人社小分队”“人才日”“校园日”等地方特色活动,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
提升求职能力。组织人社局长、职业指导**、企业HR经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职业技能培训讲师进校园,举办不少于200场就业指导主题活动。推出“就业***课”职业指导主题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模拟招聘、求职实训营等活动,组织高校学子赴特色产业园区、质量企业、见习单位等进行“感知体验”。
释放见习效应。人社、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商务、***、团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部门关于实施江苏省青年就业见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以见习推动人才招募、培养和留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吸纳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科创园区企业设立为就业见习单位,全年募集不少于10万个适合青年群体的质量见习岗位,组织5万名青年到岗见习,加强见习期全过程技能培训,为稳定就业提供支撑。鼓励见习单位留用见习期满后见习人员,并按规定兑付见习补贴。
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0日起,2026年考研开始预报名根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其中,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相关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每日9:00~22:00。
■每年正式报名前,研招网会开通预报名,预报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生了解报名流程,另一方面则是缓解集中报名造成的网络访问高峰。两个阶段填写的信息均有效。已在预报名阶段填写报名信息,生成报名号并成功交费的考生,无需在正式报名阶段重复报名。
■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
■考生在考**天左右,凭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来源:福州日报福建出台13条措施稳就业 日前,省**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的通知》,提出13条稳就业措施。
《通知》提出,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对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相关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50%,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通知》还提出,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扩大社保补贴覆盖范围方面,《通知》提出,重点群体在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2025年企业按规定为其新缴纳或继续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为1年,从企业2025年为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月开始计算,中途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不再享受相应补贴。补贴采用“先缴后补”方式,由企业代为申请,补贴资金按月直接发放至个人社保卡账户,申请期限至2025年12月底,补贴发放时间至2026年12月底。重点群体包括:2025届高校毕业生和2023、2024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25年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重点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
针对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通知》明确,对本年度吸纳16岁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通知》提出,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以工代赈项目,支持实施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拓展新赈济模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纳带动更多项目所在地**实现就近就业增收。积极探索创新以工代赈实施方式,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充分发挥“赈”的作用,***提升以工代赈政策成效。
要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通知》明确,开展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靠前提供就业政策、培训项目、市场岗位、招聘活动等服务,帮助尽快实现就业。持续优化失业保险经办流程,提升经办服务质效,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对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此外,《通知》还就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鼓励技工院校招收失业人员、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完善困难毕业生实名帮扶机制、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加强“网约式”零工平台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记者 曾庆贤)
5来源:海南日报海南省人事考试服务中心揭牌10月9日,海南省人事考试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这是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具体实践,是落实省委、省**关于建设人才荟萃之岛、规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的具体行动。
海南省人事考试服务中心将按照四方面要求有效运行:坚守底线,把好“公平关”,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科学规范的考试标准化体系,筑牢公平公正底线,彰显人事考试的公信力;着眼创新,提升“专业性”,增强责任意识、协作意识、细节意识,打赢每一场“考务战”;筑牢防线,守住“风险点”,不断建立健全考务信息管理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加强应急处置;锚定目标,当好“服务员”,坚持服务导向,围绕自贸港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着力构建分类施策、精细聚焦的选拔体系,力求“人岗相适、才尽其用”,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副**李锋出席仪式并揭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易宗平)
6来源:昆明日报云南省调整比较低工资标准近日,经云南省**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比较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明确从2025年10月1日起,调整全省比较低工资标准。
调整后仍按县级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地区执行标准。一类地区包括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晋宁区及安宁市、嵩明县。月比较低工资标准从2070元提高至2170元,小时比较低工资标准从20元提高至21元。二类地区包括昆明市所辖其他县、东川区,其他州(市)所辖县级市及市辖区,以及玉龙县、德钦县。月比较低工资标准从1920元提高至2020元,小时比较低工资标准从19元提高至20元。三类地区包括全省其他县。月比较低工资标准从1770元提高至1870元,小时比较低工资标准从18元提高至19元。(记者 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