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宁夏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绑扎:严守规范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4

近日,宁夏建筑工程领域针对脚手架绑扎施工环节展开专项安全整治行动,通过强化技术规范执行、严格材料质量管控、创新安全防护措施,***提升脚手架搭设安全性,为全区建筑施工安全保驾护航。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脚手架绑扎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与人员安全,宁夏住建部门结合本地气候条件与工程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化操作标准。


规范先行:从设计到验收的全流程管控

根据宁夏***发布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脚手架绑扎需遵循“设计先行、过程严控、验收闭环”原则。设计阶段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立杆间距、横杆步距、剪刀撑设置等**参数。例如,落地式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得超过2米,步距控制在1.8米以内;悬挑脚手架则需根据悬挑长度计算钢梁型号,固定段长度须为悬挑段的1.25倍以上。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三检制”: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专职质检员专检。每完成一步搭设,需校正立杆垂直度偏差不超过H/300且不大于75毫米,大横杆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毫米。验收环节采用“分层验收+整体验收”模式,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脚手架严禁投入使用。


材料**: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宁夏要求脚手架用钢管必须采用Q235级钢材,壁厚不低于3.6毫米,严禁使用锈蚀、弯曲、压扁的钢管。扣件需通过抗滑、抗破坏性能测试,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某在建项目曾因使用非标钢管导致立杆断裂,经整改后***更换为国标材料,并建立材料追溯系统,实现每根钢管“身份可查、质量可控”。

针对宁夏风沙大、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创新采用“红黄警示色”管理:立杆刷黄色防锈漆,剪刀撑刷红白相间油漆,连墙件刷红色醒目标识。这种视觉化管理方式使施工人员能快速识别关键构件,某工地统计显示,错误连接率因此下降60%。


技术创新:**特殊部位施工难题

在阳台、飘窗等异形结构处,宁夏推广应用“定型化钢制构件”。例如,采用可调节式阳角连接器,通过螺栓固定实现立杆精细定位,避免传统绑扎方式因受力不均导致的倾斜。某高层住宅项目采用该技术后,阳角部位脚手架稳定性提升40%,搭设效率提高30%。

针对悬挑脚手架,创新采用“预埋锚环+钢丝绳反拉”双重保险。预埋锚环使用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光圆钢筋,与结构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钢丝绳与钢梁夹角严格控制在45°至60°之间,并通过力学计算确定规格。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该技术,成功抵御了瞬时风速达12级的大风考验。


安全防护:构建立体化防护体系

在人员防护方面,宁夏强制要求脚手架作业层满铺脚手板,端头用18号铅丝双股绑扎不少于4点;外侧设置双道防护栏杆,高度分别为0.6米和1.2米,并挂设密目式安全网。某医院建设项目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脚手架变形数据,当立杆倾斜超过3°时自动报警,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在物料管理方面,推行“定型化卸料平台”,采用槽钢制作主框架,周边设置1.2米高防护栏杆,并设置限载标识牌。某工业厂房项目通过该平台规范材料吊运,杜绝了高空坠物事故,项目获评“宁夏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


监管升级:打造“智慧工地”新模式

宁夏住建部门依托“宁夏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区在建项目脚手架实施动态监管。通过安装在塔吊、脚手架上的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力、位移等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模型。2024年,该系统成功预警12起潜在险情,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同时,开展“安全行为红黑榜”评选,对脚手架绑扎规范的项目给予信用加分和资金奖励,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某企业因多次使用非标扣件被列入黑名单,其承建项目被责令停工整改,直至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复验。

随着一系列技术规范与管理措施的落地实施,宁夏建筑工程脚手架绑扎施工正朝着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筑牢建筑施工安全防线,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