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电力设施的运行噪音问题愈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广州的一项创新技术应用,成功解决了变电站噪音和能源消耗的双重问题,为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在变电站外墙铺设压电陶瓷阵列,这项技术将变压器产生的噪音(高达110dB)转化为电能,不仅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还为电站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变电站的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强大的电流流动和设备运转,常常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广州的一些变电站引入了压电陶瓷阵列技术,通过阵列中的陶瓷材料对变压器产生的声波进行捕捉与转化,利用声波振动转化为电能。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还提供了额外的能源,具有双重效果。
通过这一创新设计,每个变电站每年可以产生5.4万度的电能,主要供变电站自用,减少了外部电力消耗,并有效缓解了能源压力。同时,压电陶瓷阵列的应用帮助降低了噪音水平,噪音降低幅度可达15分贝,从而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技术在降噪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电站的正常运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技术的效果,智能阻尼器被引入到系统中,用于调节共振频率,优化声波的转化效率。智能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陶瓷阵列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电能转化的稳定性和效率。这一改进使得噪音抑制效果更加持久,也让系统的能量转化过程更加高效。
在这一技术的推动下,周边居民的投诉率明显下降,减少了约90%。这种降噪和发电双重效益的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社区和居民的认可,也为城市电力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随着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国家电网已将“静默电站”作为新建变电站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并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超过5000座城区变电站的改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提高城市电力设施的环保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的应用。
这一创新技术的推广,不仅能有效减少电力设施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绿色能源,推动了城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步。未来,随着更多变电站采用这一技术,城市的噪声污染和能源消耗将进一步减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将得到更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