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激光散射技术捕捉亿度等离子体,放电时长破百秒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8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EAST装置在研究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应用激光汤姆逊散射技术,成功实现了对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的每秒1000次密度和温度的监测。这项技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等离子体的动态变化,为核聚变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激光汤姆逊散射系统能够精确测量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温度,这一过程对于掌握核聚变反应的关键参数至关重要。在EAST装置中,激光束与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光,通过分析这些散射光的特性,可以准确测量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变化。这一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瞬时捕捉到等离子体的瞬时状态,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得益于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优化,高约束模式放电被成功延长至105秒。这一进展不仅显著提高了等离子体稳定性,也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聚变反应奠定了技术基础。此外,能量增益因子Q值的提升至0.8,意味着在实验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达到了输入能量的近乎8成,这为聚变能源的实现提供了进一步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统的关键光学组件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这不仅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也促进了国内技术的自主创新。在这一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能够为国际核聚变研究贡献力量。

根据未来计划,到2028年,这一技术将应用于ITER国际热核实验堆,为全球核聚变研究提供支持。ITER项目是全球核聚变领域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旨在为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中科院合肥物质院EAST装置的突破性成果,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未来,随着激光散射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核聚变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聚变能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的研究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核聚变相关技术的创新,为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