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螺丝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古代实用智慧到现代工业创新的漫长演变。其主要原理——通过机械结构扩张实现稳固固定——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已应用于建筑实践。
在山西大同悬空寺的修缮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类似膨胀螺丝的古老技术。当时工匠在横木前端嵌入木楔,利用楔形斜度使木料膨胀,卡紧岩缝。这种设计通过摩擦力实现稳固固定,与现代膨胀螺丝的力学原理高度一致。悬空寺历经千年地震仍屹立不倒,正是这一智慧结晶的证明。
19世纪末:金属膨胀件的尝试
随着工业geming推进,金属加工技术成熟,工程师开始探索用金属替代木材实现更可靠的固定。早期设计通过螺栓拉拔使金属套膨胀,但受限于材料强度,应用范围有限。
1911年:约翰·约瑟夫·罗林斯的纤维膨胀套特权
英国工程师罗林斯在承包博物馆电气安装时,针对传统木塞固定效率低、易破裂的问题,发明了纤维膨胀套。该设计采用软纤维管状结构,内嵌棉线、石棉等材料,外覆橡胶外壳。当螺钉拧入时,纤维局部破裂膨胀,产生摩擦握裹力。这一特权(GB22680/1911)于1913年授权,标志着现代膨胀螺丝的诞生。罗林斯随后成立公司,注册“Rawlplug”商标,推动技术商业化。
1934年:金属膨胀螺栓的进化
20世纪30年代,金属膨胀螺栓特权(GB444623)提出用螺栓拉拔使金属套尾端向外受压膨胀,进一步提升了固定强度,尤其适用于混凝土和砖石结构。
1958年:塑料膨胀螺栓的革新
德国发明家阿图尔·费舍尔发明了S型塑料膨胀螺栓,利用塑料弹性实现更便捷的安装。这一设计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应用场景,费舍尔公司也因此成为全球膨胀螺丝主要供应商之一。
约翰·约瑟夫·罗林斯:通过纤维膨胀套解决了电气安装的固定难题,其特权奠定了现代膨胀螺丝的基础,推动了建筑固定技术的标准化。
阿图尔·费舍尔:以塑料膨胀螺栓革新行业,使膨胀螺丝从专业工程领域走向大众市场,其公司日均销售1500万个产品,彰显技术普及的深远影响。
锦瑞公司成立于1997年,工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新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投资超1亿元,年产量2万余吨,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以"开拓创新,追求优异"为理念,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及检测设备,设立独自研发中心,专业生产符合GB、DIN、ASTM、ISO、JIS等多国标准的精良紧固件以及多种非标定制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风力发电、医疗等领域。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认证,产品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全球责任险。我们坚持"质量为本、科技兴企、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电话:1590084510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