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崇山峻岭间,某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场与高温高湿环境的 “持久战” 正在激烈上演。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加上常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给隧道掘进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传统截齿在这样的环境中极易因过热磨损而失效,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自散热截齿的应用,为这场艰难的工程带来了转机。
走进隧道内部,潮湿的空气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能见度也因水雾而降低。掘进机的截齿正奋力啃噬着坚硬的岩石,与以往不同的是,采用自散热技术的截齿在**度作业下依然保持稳定。现场工程师李工介绍,自散热截齿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在截齿内部设置散热通道,利用掘进过程中的自然风压和冷却液循环,及时带走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有效避免了截齿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性能下降、快速磨损的问题。
操作掘进机的张师傅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用普通截齿,没干多久就烫得不行,得频繁停机降温,还容易坏。现在用自散热截齿,不仅减少了停机次数,掘进效率至少提高了三成。” 此外,高温高湿环境易使截齿生锈腐蚀,而自散热截齿采用的新型防腐涂层材料,极大增强了其抗腐蚀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自散热截齿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掘进效率,还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经测算,相比传统截齿,自散热截齿的更换周期延长了近一倍,每年*截齿更换和维护费用就能节省数十万元。同时,施工进度的加快,也让整个隧道工程的工期有望提前完成。
此次自散热截齿在贵州隧道掘进中的成功应用,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今后在类似复杂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相信会有更多创新型设备和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