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改之乱:售电公司高价向黄牛买电,八成公司深陷亏损。有限的中国电力市场挤入了太多的售电公司,形成恶性竞争但如果把民营售电公司完全逼出市场国资售电公司以亏损的代价占有市场主导权,而亏损终将由国家买单。7月的广东“热力十足”,然而对于当地不少售电公司而言,却是“凛冬”已至。寒意源于持续的巨额亏损。“只有五六月份,我们的亏损就达到300多万元。”广州一家独自售电公司负责人李凯心里着急,公司平均每月代理电量约为1.2亿度,每度电亏损1分多钱,每月损失就在百万元上下。 随着电力交易中心股改完成,售电公司目前是否具备拥有“结算权”的条件?广东推广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代理商
“每发一度电就是在亏本,发得多亏得多。”广东一家发电企业负责人李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百万级电厂机组的煤耗低,亏损不大,还可维持。但60万、30万机组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本四五分钱。“我们有6台机组,500万的装机容量,上半年总体亏损了七八千万元。”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广东国有电厂均签署了责任状,亏本也要发电。“我们还是按照调度的要求去发电,但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多发电,能不发就不发。这就是目前,大部分的现象。广东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企业民营售电公司很少将资本积累投入到探索客户增值服务。
长协量不足,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就大打折扣。“拿不到长协就等于拿不到批发价,再加上今年用电负荷增长,批零倒挂就是这么来的。”九州售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辉说。批零倒挂,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电被贵买贱卖。广东不少售电公司误判了今年的供需形式,仍以低价与用户签约,成为点燃危机的“引线”。有的售电公司今年从用户侧签到了好几十亿度的电量合同,比去年增长了10亿度以上。如今,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电量越多,亏得越惨”。
自备电厂自发自用,未向电网公司交过网费(输配电价、交叉补贴及基金),增量配电网的电源接入与隔墙售电受阻的本质是相同的。本轮电力体制的问题是电价的价格机制。输配电价与交叉补贴一直是倍受争议,而也是说不清也不愿意去说清楚的事情。如果电力体制不能实现理顺现有的电价机制,不通过市场的价格来调整与分配资源,且输配电价的监审也倍受争议,这样的就只能在灰色地带中跋涉了。 当前,双碳目标下,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纵深发展,依托于建筑的分布式新能源正向‘宜装尽装’的方向发展,过网费方面的矛盾已不再尖锐如初,在部分地区,即便过网费沿用输电费标准,分布式光伏也具有商业经济性。过网费问题与的急迫性相比,已经到了非谈不可的地步了。 售电公司是什么?有几大类?
放开两头”:发电、售电侧充分竞争,引导经营性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电力市场化的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发电侧、售电侧放开是体现其商品属性的必由之路。在发电侧,参与电力交易的机组以火电为主,水核风光亦部分参与。2021年10月8日,常务会议提出改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等多项改措施。其中特别提到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同时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的通知》(下称“1439号文”),对电力市场化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逐渐完善。广州什么是电力市场交易中心销售
“吃价差”模式难以为继 售电市场困局何解?广东推广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代理商
相比时期的价差,如今的购售电差价已经低至几厘钱。这使得不少售电公司不仅盈利不易,在风险面前也不堪一击。“当初进场就是为了捞一把,对赔钱一点概念都没有。”林伯强接触多家售电公司后发现,他们投机的心态比较重,真正要进来搞电力的并不多。售电公司的利润来源是电厂的让利,并且它要与电力用户共享这块利润。“价差”模式之下,发电企业在国家核定电价基础上进行让利,发电侧被“一口价”限制,陷入和售电公司博弈差价的零和游戏中。多位受访的售电公司人士认为,发电侧一旦抱团,就可以实现对市场的控盘。2016年,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组织23家火电企业达成并实施直供电价格垄断协议,固定降价幅度。此举被国家发改委开出了7000万元垄断罚单。 广东推广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代理商
国启中能电力(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电工电气,以科技创新实现***管理的追求。国启中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创新的专业研发团队,以高度的专注和执着为客户提供储能装置及其管理系统研发,光伏发电,新能源技术开发,售电服务。国启中能致力于把技术上的创新展现成对用户产品上的贴心,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国启中能始终关注电工电气行业。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价值,是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