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站网
搜索
为“圈地”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纷抢先“机”

发布时间 : 2012-06-02 14:08:05 来源 : 金站网 浏览次数 : 为“圈地”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纷抢先“机”

 

内容摘要: 对于互联网大佬来说,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征战犹如二次创业,不抢占先机就面临被淘汰。据了解,盛大网络目前由盛大文学、盛大果壳、盛大游戏、盛大在线、盛付通5家子公司组成,盛大果壳是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坚持硬件梦想的标本,而注入智能手机业务,或意在使该标本复活。

  对于互联网大佬来说,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征战犹如二次创业,不抢占先机就面临被淘汰。

  一股移动互联网“机”不可失的紧迫感正在互联网各大企业间蔓延。在安全软件厂商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犹豫了半年”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投资做智能手机后,网易CEO丁磊也开始“十分谨慎地考虑做手机”了,而小米公司CEO雷军则早在去年就开始谋划“圈地”移动互联网。再加上目前已经试水的盛大、百度,忽然之间,国内互联网各大山头的大佬们纷纷杀入智能手机领域,一场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圈地运动”骤然爆发。

  互联网企业纷抢先“机”

  今年以来,推智能手机成为国内各互联网企业的群体躁动,继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百度之后,盛大网络集团(下称盛大)成为又一涉足智能手机产业的互联网大佬。

  近日有消息称,盛大网络将于6月上旬推出自有品牌的双核安卓智能手机,售价为1199元。此前还有消息称,此款手机价格可能仅为999元。据盛大有关负责人透露,盛大确实即将推出手机,但价格、配置、发布时间的具体情况尚未最终确定。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后,盛大手机业务将与电子书业务同时归属旗下子公司果壳电子公司。有业内人士表示,盛大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或许又是基于一个新的宏大战略布局:将网络文学和以网页游戏、手机游戏为特色的网络游戏平移至智能手机平台,就如同当年的“盒子计划”,将网络游戏平移至移动互联网,继续筹谋“网络迪斯尼帝国”。

  据了解,盛大网络目前由盛大文学、盛大果壳、盛大游戏、盛大在线、盛付通5家子公司组成,盛大果壳是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坚持硬件梦想的标本,而注入智能手机业务,或意在使该标本复活。

  事实上,在盛大吹响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号角之前,起家于网络搜索业务的百度公司已于5月15日宣布与长虹合作推出百度云手机,以联通明星合约机的形式进军千元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售价定为899元。再往前,阿里巴巴宣布与天语推出了搭载阿里云操作系统的1499元的大黄蜂手机和699元的小黄蜂手机。加之高调表示将进军手机行业的奇虎360、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小米公司,以及网易、腾讯……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圈地运动”正在拉开序幕。

  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

  “移动互联网是个新世界,以低价手机作为这个新世界的敲门砖。互联网企业大佬们的大视野应该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智能手机’的垂直整合。”对于众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市场的热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所看中的并非手机业务本身,而是时下愈发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如今,传统互联网暂时处于相对垄断的市场格局,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网络巨头基本已经牢牢把握住了在各自业务领域的强势地位。于是,相比之下,在网络、终端、内容、服务、用户特性等方面与传统互联网存在较大差异的移动互联网便成了一块极具吸引力的、待开发的“新牧场”。鉴于网络巨头们在传统互联网上的优势并不容易平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这就给了更多新晋者挑战巨头的机会。正如周鸿祎所说,不管你在传统互联网行业如何呼风唤雨,但在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对这些互联网大佬来说,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征战犹如二次创业,不抢占先机就面临被淘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56亿人,占总体网民的比例为69.3%,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从事手机业务只是互联网大佬们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争相杀入早已是一片“红海”的智能手机市场,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根本目的是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通过手机终端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把用户聚合到自己的平台上,通过应用和流量赚钱。对此,周鸿祎表示认同,“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并不谋求从硬件中获取利润,而是着眼于扩大自身产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用户基础。”

  以百度为例,推出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商合作是第一步,通过预装百度搜索、百度输入法、百度网盘等更多百度旗下产品应用,以逐渐实现潜移默化的根植,从而达到把自己的服务嵌入进去,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最终目的。奇虎360推出的手机也是同样的套路:在手机中内置各种奇虎360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甚至操作系统,接着再通过这些应用所产生的流量来挖掘商业模式。网易丁磊曾公开表示:“希望将好的工具、效率和资讯类产品放到移动终端,如网易新闻、网易阅读、有道词典等。”而盛大旗下的“墨迹天气”“切客”“云中书城”等一系列手机应用很可能也都将出现在盛大即将发布的手机中。

  “由于他们推出的手机都内嵌了各自企业的应用软件,客户只要买了一家的手机,自然会优先考虑这一家的应用,保守估计,哪怕占有率只有3%,也会带来几百万的移动流量,从而复制其在传统互联网上的用户和流量优势。”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不过,对于这一商业模式,目前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小有成绩的小米公司CEO雷军倒并不隐讳,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小米手机并不是通过手机的硬件赚钱,而是通过其上附属的软件和服务来赚钱。

  前景不被看好

  尽管众传统互联网巨头对“圈地”移动互联网的憧憬很美好,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手机业务领域才刚刚处于造势阶段,尚未见成效的同时,其热情也迎来不少冷水。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认为,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手机业务上可能都会面临失败。他表示,互联网和手机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也不同,特别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以嵌入自己的服务为目标,尤其不愿意嵌入竞争对手的软件应用服务,因此,在用户口碑和支持等方面很容易产生局限性。同时,他还认为,手机业务在很多企业的内部项目评估中,通常属于不赚钱、不主流却要花大钱的项目,很难得到足够重视,会被主流项目压挤。纵观国际上的知名互联网企业,美国的谷歌公司就曾经有过涉足手机市场失败的先例。

  宜搜科技CEO汪溪则认为,互联网巨头想用手机控制用户入口的判断是有误的,而且安装自己的软件,排斥竞争对手软件的做法也与互联网开放的基本精神相背离。

  而对于盛大网络试图通过智能手机业务来激发旗下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业务的市场活力的想法,有业内人士也持怀疑态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与服务是分离的,没有一家公司,包括美国的苹果公司也没能真正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该人士认为,低价智能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构想目前看来还属于空想。

  易观国际分析师黄萌表示,做手机的正常途径是从硬件到系统再到平台最后才是应用,而目前这些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是直接由应用和平台反向延展到硬件和系统,这样的成功性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