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站网
中文域名无法全球化 难掩黯淡前景

发布时间 : 2010-08-18 15:22:56 来源 : 金站网 浏览次数 : 中文域名无法全球化  难掩黯淡前景


    近日,cnnic主任毛伟表示,“.中国”的国际顶级中文域名已获得批准生效,目前已接受全球范围申请。也就是说,中文域名入根了,“.中国”跟cn域名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注册,都可以使用。那么,“.中国”是否可以达到如cn域名目前的效果,甚至超越后者?有了“.中国”,cn域名怎么办,会不会成为鸡肋后缀?

  中文域名的优势毋庸置疑。

  首先,它是中国人自己的域名,是中国的门牌,也是企业品牌、身份和定位的显著标识;

  其次,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方便记忆;

  第三,在中国范围内,适用群体更加广泛,尤其有利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群使用;

  第四,就目前来说,中文域名的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丰富,容易获得好域名;

  第五,中文域名代表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国文化输出的期望,因此,中国政府会给予巨大的支持和推广。

  这些都是中文域名天生就具有的优势,不单如此,自推广以来,cnnic推出的很多有利举措也为中文域名增色不少,如“.cn”域名免费自动升级为“.中国”,同时支持简体和繁体中文输入。但一直以来,虽然不少业内人士对中文域名发展前景很看好,媒体也很卖力地将舆论往好的方向引导,但中文域名的热度却始终没办法维持,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企业客户似乎都并不怎么买帐。或许很多人在看到中文域名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制约中文域名发展的因素。

  域名价格过高。很多国别域名或者新后缀都面临这样相同的问题。就目前来说,注册一个中文域名的价格普遍在320元/年至180元/年之间,相对于百元以内就可以搞定的com、net等域名,其价格要高出很多。尤其对于域名投资人来说,这样的价格很难被广泛接受。当然,价格是变动的,就像当初的cn域名一样,为了大力推广,甚至出现了1元注册的“甩卖”活动。不过,笔者倒认为,降价是肯定的,但不会故技重施,因为2004年1元注册造成的垃圾站成堆的烂摊子直到今年才有所改善。

  不符合网民的输入习惯。中文是中国人的母语,符合很多人的使用和记忆的习惯,但却不符合长久以来形成的域名输入习惯。纯字母输入先入为主,并且输入方便,其优势很难动摇。举个简单例子,网民访问百度,首先需要改变输入法,然后再进行输入;纯中文域名还好,如果是像“百度.cn”,输入过程中还要再修改一次输入法(“。”跟“.”可以等同);中文域名还要受到浏览器是否支持的限制,这个至少在短期内还是会造成影响;相对纯字母输入,这样的过程太繁琐了。

  不具有全球化意义,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中文。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中文域名只能在使用的人群中产生价值,而要消除这种差异性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即便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外也懂中文了,但又有多少人会愿意抛弃自己的母语,改变自己的习惯呢?就像我们懂英文,可日常浏览还是以中文网站为主一样。等哪天中文成为世界第一语言的时候,中文域名或许就真正在全球范围内火了。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限制,单纯从域名投资的角度来说,中文域名的标识性太强却是一个缺点。这里面涉及到法律仲裁的问题,标识性太强的域名容易引起法律纠纷,最后遭受损失的往往是投资人,精明的投资人绝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风险过大的事。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投资人是推动域名市场的巨大动力,如果投资人都没什么兴趣和热情,中文域名还谈什么全球推广。

  对于企业来说,中文域名对品牌传播推广有好处是肯定的,不过,很多企业其实并不需要如此显著的中文符号来标识自己,要表现中国企业、表现自己的品牌可以通过其他很多方式。举个例子,百度的域名是baidu.com,本身就是一个双拼域名,这是中国特色;网易163.com,数字域名只有在中国才有如此广泛的应用。相反,一种新的域名后缀的推出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一种麻烦,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他们又得花钱去买那些可能分走流量的域名。涉及法律的域名仲裁纠纷,我想很多企业也是希望能免则免。

  综上所述,笔者其实也并不看好中文域名的前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火得了初一,火不过十五。尽管可以短暂辉煌,但就长远来说,道路荆棘而坎坷;至于更长远的,咱也看不到。不过,中文域名毕竟是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之骄傲并给予支持,至少是精神支持。计世网一篇文章《中文域名是鸡肋?企业注册需留心》的一句话说得挺好,“无论如何,中文、阿拉伯语、韩文等域名的推出是全世界非拉丁用语国家的一次权利争取的尝试,代表着这些国家在世界最新技术上面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