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12-02-23 08:47:00
来源 : 金站网
浏览次数 :
由于关注度高,法院门口聚集了几十位来自境内外的媒体记者。
唯冠(深圳)和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之争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内有了新动静。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2月22日报道:战火蔓延到了上海——唯冠(深圳)和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之争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内有了新动静。受理了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诉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商标侵权一案后,今天上午浦东民三庭正式开庭,但和以往不同,审判长明确表示,此次开庭目的有二:一是原被告双方交换证据,二是原被告双方申请的听证,唯冠申请的是上海范围内IPAD平板电脑的诉前禁售,苹果则申请案件的终止审理。
商标权属之争“多地开花” 多起官司“未完成”
关于IPAD商标权属之争,此前香港、深圳、惠州等地已牵涉其中,如今又多了个上海。多起官司悬而未决,让今天上午进行的原被告证据交换显得有些错综复杂。
唯冠和苹果之间商标转让合同协议是否成立,相关案件香港正在审理;苹果要求唯冠深圳执行商标转让案件,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一审驳回苹果诉请,苹果不服提出上诉,案件二审将于2月29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在相关案件尚未“定音”之际,2月16日,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顺电惠州家华店停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
与此同时,唯冠深圳正处在向国家商标总局出示相关材料证明IPAD商标并非连续三年停用的程序中。
IPAD商标仍在用 唯冠沪上申请禁售令却未索赔
唯冠深圳当庭递交了四组证据,用以证明原告享有“IPAD”商标以及带图形“IPAD”商标专用权、被告侵权以及侵权行为给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东方网记者注意到,在其出示的证据中,有印有“IPAD”LOGO的液晶显示器、唯冠授权某公司生产的带“IPAD”字样的GPS仍在售的网页、唯冠曾先于苹果公司研发IPAD、IFAMILY系列的相关证明等,并称苹果的侵权行为阻碍了其公司的债务重组,对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基于此,唯冠深圳要求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停止销带有IPAD商标的产品,拆除店面内所有IPAD商标标识,销毁使用IPAD商标的宣传品,在全国报纸上消除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支付合理开支1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唯冠深圳诉称,即便存在台湾唯冠与英国IP公司之间的商标转让协议,此交易也与其无关,台湾唯冠与唯冠深圳之间并不存在表见代理关系,且苹果IPAD平板电脑推出至今,期间唯冠深圳一直在使用IPAD商标,苹果的侵权行为已构成反向混淆,特向法院申请禁售令,直至相关案件判决。
值得一提的是,唯冠深圳在该案中并未提出外界猜测的“巨额”索赔,而只是要求苹果支付处理案件过程中的合理开支1万元,同时承担诉讼费。对于这点,唯冠深圳表示保留索赔权力,“迟早会起诉苹果公司”。
商标状态不稳定赔偿能力存疑 苹果申请终止审理
对于唯冠深圳递交的多份证据,苹果方面都不认可,就连其当庭出示的实物也遭到了质疑。苹果方面表示,唯冠深圳2008年因金融危机陷入财政危机,生产行为已不能正常进行,且其提供的实物没有正常产品需要的审批文件、质量代码、没有经营市场,不论是显示器还是某企业经授权生产的GPS都没有销售记录和纳税情况证明,“无真实的市场表现”。
在苹果递交的证据中,唯冠深圳员工“袁辉”、麦世宏与英国IP公司之间关于IPAD全球商标转让的对价过程的电子邮件,以及3.5万英镑的支付支票主要被用于证明,涉案商标转让的合同已经成立,且唯冠深圳对此事并不是不知情。苹果方面表示,在涉案商标转让合同协议是否成立的案件正在审理、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尚未生效涉案商标权属存纠纷、涉案商标三年内是否使用存疑的情况下,IPAD商标处于法律上的不稳定状态,申请法院终止审理。
苹果方面提出,作为对一项错误禁令的救济保障措施诉,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唯冠深圳提出申请,却并未对其申请禁售令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确定需要提供的担保金额。对此,唯冠在回答法庭回答时表示,虽然暂未考虑担保的形式,但会提供包括现金、资产在内的等额财产作担保。
同时,苹果方面提出,禁售令的发布应考虑是否有损于社会公众利益、申请人是否有能力承担错误申请的能力、是否会给申请人造成损失等各方面情况。介于唯冠深圳的财政情况以及其并未向苹果提出具体索赔金额,苹果方面称,无相关索赔诉讼请求的支撑,唯冠深圳并无承担错误申请的能力,希望法院能驳回其申请。
法庭将在全面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对于双方的诉请作出书面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