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站网
Gmail 打开营销一扇窗

发布时间 : 2010-08-26 17:44:19 来源 : 金站网 浏览次数 : Gmail 打开营销一扇窗

    在美国,很多人愿意以各种方式交换Gmail邮箱,包括豪华旅游、乘快车兜风;在中国,拥有Gmail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甚至有人在聊天室里用“一个拥有Gmailinxition的人”做用户名来标榜自己。
  
    Gmail邮箱是Google的免费邮箱,虽然是免费的,得到它却不容易,经过层层关卡却不一定能申请得到。人为的短缺制造了Gmail邮箱的紧俏。人为的短缺是指生产商或销售商采用限量生产或限量销售的手段,人为制造的短缺,其目的是利用物以稀为贵的价值法则,激发消费者的拥有欲望。西方经济学者总结为“效用理论”,我们称之为“饥渴营销”。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所购得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是消费者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主观性。
  
    人为地制造短缺,需要冒一定的风险。饥渴的前提是该产品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可替代的产品,这需要创造。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逊有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满足/欲望,它所揭示的是饥饿营销的另一法则———吊胃口。于是,引发出病毒式营销。
  
    病毒式营销,就是针对消费者发动一场像传染病一样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无药可救地迅速、大面积被感染,从而赢得产品大规模、大影响力的流行。
  
    Gmail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对新生事物有强烈渴求,有一定渠道的网络活跃分子。商家通过这些活跃分子,把“推荐注册”等的相关内容向易感人群大量传播,于是就形成了广泛的人际传播,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市场却火暴异常。
  
    成功运用了饥渴营销和病毒营销,Gmail在竞争激烈的免费邮件市场上后来居上,占得了市场先机。
  
    Gmail较好地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潜移默化地向他人传递信息,利用“意见领袖”的积极性和行为。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挑剔,但对于“意见领袖”而言,这些都微不足道。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意见领袖一旦接受信息,就会积极地向他周围的人传播,这种积极性和行为是自发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相信的。Gmail利用这种积极性来传播销售信息,影响目标市场。
  
    Gmail的营销成功于创新,它实现了如何让消费者来买它的产品的营销目的,而不是如何卖产品给消费者;它因势利导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采用现代营销的组合手法,值得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