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是密封中常用的一种密封件。但由于选用、沟槽设计、加工和装配上的不当,常常造成漏油故障,可谓是小件坏大事。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O型圈尺寸的标准有GB1235-76、GB3452.1-88以及GB3452.1-92,其中GB1235-76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又称线径)有1.9、2.4、3.1、3.5、5.7等,O型圈采用“外径×线径”的标记方法,一般称为老国标;GB3452.1-82与GB3452.1-92基本相同,一般称为新国标,它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有1.8、2.65、3.55、5.3等,新国标采用国际惯例,O型圈采用“内径×线径”的标记方法。选用O型圈时,首先应尽量选用新国标,线径2.65和3.55的使用普遍,在外径大于30左右,结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线径3.55的O型圈,以达到更大的压缩量和接触面积。O型圈不要放置在锅炉与炉子等高温热源附近。因为热会促进橡胶老化。辽宁丁晴橡胶O型圈联系方式
胶种选择一般根据O形圈的工作介质和工作温度来选择适用的胶种。工作介质为燃油、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油类,工作温度在150℃以下时,多选用丁腈橡胶;当使用温度高于150℃时,可选用氢化丁腈橡胶、氟橡胶、氟硅橡胶等。工作介质为磷酸酯或过热水时,可选用乙丙橡胶;工作介质为酸、碱、盐等低浓度化学腐蚀性介质,且使用温度不超过100℃时,可使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通用橡胶,而高浓度强腐蚀性介质应选用氟橡胶;高温热空气中使用的O形圈可选用硅橡胶。河南氟胶O型圈联系方式O型圈的安装质量对其密封性和使用寿命均有重要的影响。泄漏问题往往是因为安装不良而造成的。
硫化体系
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如DCP)硫化的丁腈橡胶,具有压缩变形小,耐热、耐低温性能好,不易焦烧和贮存安全性好等优点,而其缺点是伸长率低,热撕裂性能差,硫化速度慢。为克服上述缺点,可选用低硫或无硫配合,也可采用DCP-硫黄/促进剂的复合硫化体系。常用的促进剂有DM、CZ、TMTD、EZ等。
填充体系
一般根据工作压力来确定O形圈胶料的硬度:工作压力高则硬度也高,反之亦然。O形圈胶料的邵尔A硬度,分为60±5,70±5,80±5,90±5四个级别。为满足O形圈不同硬度的要求,常用增加炭黑或减小炭黑用量的方法来实现。采用热裂炭黑或喷雾炭黑的胶料,压缩变形小、生热低、接触压力大,对O形圈的密封性能有利。但要获得邵尔A硬度为90±5的高硬度胶料,则需要大量填充(120质量份以上),将给混炼工艺带来困难,且会使胶料其他物理性能降低。因此,对于高硬度的O形圈胶料,可选用高耐磨炭黑或其与半补强炭黑、细粒子热裂炭黑(FT)等并用。也可配以适量的增硬剂,如齐聚醋、甲基丙烯酸镁等。
目前,O形橡胶密封圈的制作方法还是主要用过模压法生产为主,其中模压制品的硫化方法主要有平板模压、传递模压和注射模压三种。平板模压法历史悠久。传递模压约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使用,而往射模压则自60年代起逐步由塑料工业进人橡胶工业。当前发展趋势是逐步发展注压法,但由于各自适应的范围不同。三者共存并获得发展仍是现实。O形密封圈按其特点仍以平板模压为主要成型方法。 在模压硫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正确掌握硫化的温度、时间和压力,并随时注意硫化过程中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否则会造成产品欠硫或过硫。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则整个硫化过程会自动记录和控制,以保证产品达到正硫化程度。硫化温度是橡胶O形密封圈发生硫化反应的基本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硫化速度和产品质量。硫化温度高,硫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硫化温度低,硫化速度慢。硫化温度系根据配方而定,其中重要的是取决于胶种和所用硫化体系。天然橡胶适宜的硫化温度一般为143℃--150℃,合成橡胶一般为150℃~180℃。硫化时间通常按照确定的硫化温度,通过试验确定硫化时间。在动密封装置中,摩擦与磨损是O形圈损坏的重要影响因素。磨损程度主要取决于摩擦力的大小。
O形圈密封的沟槽设计O形圈的压缩率是通过控制密封沟槽尺寸来保证的,选定O形圈线径(亦称丝径)后,其压缩率和工作状态就规定了沟槽尺寸。1.槽宽槽宽必须大于O形圈压缩变形后的最大直径,同时保证由于运动、发热、溶胀等引起的胶圈胀大而仍旧保有足够的空间。通常取槽宽为截面直径的1.5倍,此处建议参考设计手册。2.槽深槽深是关键尺寸,主要取决于压缩变形量。通常推荐的压缩变形量在8%-30%左右,取决于应用场合。安装时勿需考虑摩擦阻力的可以取20%,存在摩擦的静止密封部位可以取10%-12%,O形圈存在往复移动的场合一般8%左右。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只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广东橡胶O型圈批量定制
O型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量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辽宁丁晴橡胶O型圈联系方式
O型圈是密封中常用的一种密封件。但由于选用、沟槽设计、加工和装配上的不当,常常造成漏油故障,可谓是小件坏大事。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O型圈尺寸的标准有GB1235-76、GB3452.1-88以及GB3452.1-92,其中GB1235-76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又称线径)有1.9、2.4、3.1、3.5、5.7等,O型圈采用“外径×线径”的标记方法,一般称为老国标;GB3452.1-82与GB3452.1-92基本相同,一般称为新国标,它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有1.8、2.65、3.55、5.3等,新国标采用国际惯例,O型圈采用“内径×线径”的标记方法。选用O型圈时,首先应尽量选用新国标,线径2.65和3.55的使用普遍,在外径大于30左右,结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线径3.55的O型圈,以达到更大的压缩量和接触面积。
O型圈的材料主要有丁氰橡胶NBR和氟橡胶FKM,氟橡胶更适用于高温工况。
除材料之外,O型圈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的是它的硬度,一般采用邵氏硬度来表示,从60到90左右不等,数值越大表示硬度越高。在同样压力下,硬度越高,防挤出(变形甚至撕裂)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应选用硬度较高的O型圈。 辽宁丁晴橡胶O型圈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