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与隔离:发现结晶后,立即停机,关闭溶液泵、冷剂泵,关闭结晶管道两端的阀门,防止结晶范围扩大;若结晶发生在泵体,需拆卸泵体进出口管道,避免泵体进一步损坏。加热溶解:电加热法:对于管道内的结晶,在结晶段管道外缠绕电加热带(功率 500-1000W/m),包裹保温棉,通电加热,温度控制在 40-60℃,每小时检查一次结晶溶解情况,直至管道通畅;对于泵体内的结晶,拆卸泵体,将泵芯放入热水(50℃)中浸泡,轻轻搅拌溶解结晶,避免敲击损坏部件。蒸汽加热法:若机组有蒸汽加热接口,可通入低压蒸汽(压力 0.1-0.2MPa)至结晶部位的夹套或加热盘管,通过蒸汽加热溶解结晶,加热过程中需缓慢升温,避免温度骤升导致管道变形。普星制冷追求优异 服务尽善尽美。东营蒸汽溴化锂机组改造

运行期间需制定巡检计划,每 2 小时进行一次现场巡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设备运行声音:倾听溶液泵、冷剂泵、电机运行时是否有异响,正常运行时应只有均匀的机械运转声,若出现 “嗡嗡” 声、“摩擦声”,需及时停机检查。部件温度:用手触摸电机外壳、泵体、管道法兰等部位,感受温度是否正常(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 70℃,管道法兰无明显温差),若发现局部过热,需排查是否存在堵塞或摩擦故障。泄漏情况:检查溶液管道、阀门、法兰连接部位是否有溶液渗漏,冷却水、蒸汽管道是否有水滴或蒸汽泄漏,若发现泄漏,需及时处理,防止介质浪费与设备腐蚀。记录与分析:建立《溴化锂机组运行日志》,详细记录巡检时的参数(温度、压力、电流、液位等)、设备状态、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每周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参数变化趋势,提前预判潜在故障,如发现冷却水进出口温差逐渐减小,可能是换热管结垢,需安排酸洗计划。日照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维护客户是上帝,是企业衣食父母,客户越多,企业越兴旺。

故障维修完成后,需通过系统性验证确保机组恢复正常运行,同时构建预防体系,减少故障复发概率,实现机组长效稳定运行。(一)维修后验证流程单机试运转:逐一启动溶液泵、冷剂泵、冷却塔风扇等设备,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无异响、振动,参数(电流、压力、温度)符合要求。系统联动试运转:启动整个机组,运行 2-4 小时,实时监控关键参数(冷水温度、冷却水温度、溶液浓度、真空度、制冷量等),确保参数稳定在设计范围内,无故障报警。负荷测试:逐步增加机组负载(从 50% 负载升至 100% 负载),测试机组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性能,确保制冷量、能耗指标达标,验证维修效果。安全装置测试:测试过载保护、超温保护、真空度保护等安全装置的灵敏度,模拟故障场景(如电机过载、溶液超温),确保安全装置能及时动作,保护机组安全。
轴承损坏:表现:电机运行时发出 “摩擦声”“异响”,电机振动过大,轴承部位温度过高(超过 80℃)。诊断:拆卸电机端盖,观察轴承滚珠是否磨损、锈蚀,保持架是否断裂,若轴承出现上述情况,需更换轴承。绝缘不良:表现:电机启动时漏电保护器跳闸,或用验电笔检测电机外壳带电。诊断:使用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若绝缘电阻低于 0.5MΩ,可能是绕组受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需烘干或修复绝缘层。电机维修步骤与安全规范安全准备:断开电机电源,悬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确保维修时无触电风险。拆卸电机前,记录电机接线方式(如星形、三角形接线),拍摄接线照片,避免重新接线时出错。准备好维修工具(万用表、兆欧表、轴承拉马、绝缘漆、润滑脂等)与防护用品(绝缘手套、护目镜、工作服)。普星制冷执着追求品质,演义服务新篇章。

循环泵维修:叶轮更换:若泵体叶轮磨损或腐蚀,拆卸泵体,取出叶轮,更换与原型号一致的叶轮,安装时需确保叶轮与泵轴同心,避免运行时产生振动。密封件修复:若泵体密封泄漏导致流量下降,更换机械密封或密封垫片,安装时需在密封面涂抹密封胶,确保密封严密。电机维修:若电机转速不足导致泵流量不够,检查电机绕组是否短路、轴承是否损坏,若绕组短路需重新绕制绕组,若轴承损坏需更换轴承并加入润滑脂。辅助系统优化:冷却塔维护:更换老化的填料与破损的风扇皮带,清理集水槽内的淤泥与杂物,检查补水阀是否正常,确保冷却水水位稳定;若冷却塔散热不足,可增加风扇数量或升级为低噪声高效冷却塔。热源系统调整:若蒸汽压力过低,检查蒸汽减压阀是否故障,更换损坏的减压阀;若热水温度不足,检查热水锅炉燃烧情况,清理锅炉烟道结垢,提高热水温度至 80-100℃。普星制冷对服务负责,让用户满意!东营蒸汽溴化锂机组改造
普星制冷诚信立足,创新致远。东营蒸汽溴化锂机组改造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需通过控制柜显示屏或监控系统,实时跟踪以下关键参数,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制冷量与温度参数:冷水出口温度:应稳定在 7-12℃(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若温度突然升高,需检查热源是否过量、冷却水温度是否过高或溶液循环是否正常;若温度过低,需防止冷水结冰损坏蒸发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进口温度通常不超过 32℃,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差值应控制在 5-8℃,若温差过小,表明换热效率下降,可能是冷却塔散热不足或蒸发器、冷凝器结垢导致。溶液温度: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应在 90-110℃,吸收器进口溶液温度应在 40-50℃,若温度异常,需排查热源供应或溶液循环系统。东营蒸汽溴化锂机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