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5-05-03
扩散渗析处理化抛液的具体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化抛液预处理
过滤:化抛液中可能含有一些固体杂质、悬浮颗粒等,首先通过过滤设备,如砂滤器、袋式过滤器等,去除这些大颗粒的杂质,防止其堵塞后续扩散渗析设备中的离子交换膜,影响渗析效果。
调节 pH 值和温度:根据化抛液的成分和扩散渗析设备的要求,可能需要对化抛液的 pH 值和温度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化抛液的 pH 值通常在酸性范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和扩散渗析的效率,所以需将其调节到合适的范围,通常温度控制在 25℃ - 40℃左右。
本回答由 上海三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2 条回答
扩散渗析主体过程 设备组装:扩散渗析设备主要由一系列的离子交换膜、隔板和夹紧装置等组成。将离子交换膜按照一定的顺序组装在隔板之间,形成多个隔室,通常分为原液室和回收室。 进料:经过预处理的化抛液进入原液室,在压力作用下,化抛液在原液室内流动。同时,在回收室中通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或稀酸溶液作为接收液。 渗析过程:由于离子交换膜对不同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性,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化抛液中的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等阴离子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回收室扩散,而金属离子(如铝离子等)则被截留于原液室中。这样,酸液与金属离子实现了分离,回收室中得到富含酸的回收液,原液室中的液体则成为含有金属离子的残液。
后处理 回收液处理:回收室得到的酸液浓度较高,可根据化抛工艺的要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浓缩或调整浓度后,返回化抛工序循环使用。 残液处理:原液室排出的残液中含有金属离子和少量未被分离的酸液。对于残液,可采用化学沉淀、电解等方法进一步处理,以回收其中的金属资源,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可排放或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关键参数,如流量、压力、温度、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扩散渗析过程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同时,定期对离子交换膜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受损或性能下降的膜,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上海三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毛经理
手 机: 02154336957
网 址: http://shsanji.shop.88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