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博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5-08-16
食品中的违禁物质筛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旨在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药物、污染物等(如非法添加剂、禁用兽药、工业染料、有毒重金属等)。其测试流程需结合目标物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违禁物质筛查的步骤
1. 明确筛查目标
根据食品种类和风险类型确定重点筛查的违禁物质,例如:
肉类:可能含瘦肉精(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氯霉素、硝基呋喃类);
乳制品:可能含三聚氰胺、非法添加剂;
蔬菜水果:可能含超标农药、非法染色剂(如苏丹红);
米面制品:可能含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增白剂(如过氧化苯甲酰,部分场景禁用)等。
2. 样本采集与预处理
样本采集:需遵循 “代表性” 原则,如肉类取不同部位混合,液体样本摇匀后取样,避免个体差异导致结果偏差。
预处理:
去除杂质(如剔除骨头、果皮);
粉碎 / 匀浆:将固体样本制成粉末或匀浆,便于后续提取;
提取:用溶剂(如甲醇、乙腈)将目标物质从食品基质中分离出来,常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等方法;
净化:去除提取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干扰物质,减少对仪器的污染。
3. 主要检测技术
根据检测精度和场景,分为快速筛查和确证检测两类:
(1)快速筛查技术(现场 / 初步排查)
适用于基层监管、企业自检等场景,快速判断是否可能含违禁物质,特点是操作简便、耗时短。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原理:利用抗原 - 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试纸条显色判断结果(类似检测试纸)。
应用:检测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小分子违禁物,10-30 分钟出结果,适合现场使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原理:通过酶标记抗体与目标物质结合后的显色反应,用酶标仪定量(半定量)。
应用:批量检测兽药残留(如氯霉素)、(如黄曲霉),灵敏度较高(可达 ppb 级),但可能有交叉反应。
拉曼光谱法:
原理:利用物质分子对激光的散射效应,通过特征光谱识别物质。
应用:快速识别非法添加剂(如苏丹红、孔雀石绿),无需复杂前处理,可直接检测固体或液体样本。
(2)确证检测技术(精细定性定量)
用于快速筛查阳性样本的复核,或作为法律依据,需通过高精度仪器实现,结果具有真实性。
本回答由 杭州博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1 条回答
杭州博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张经理
手 机: 13616718112
网 址: http://BCCL8888.shop.88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