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电感双桶式滚镀设备

是专为电感类电子元件(如线圈、磁芯、电感器等)设计的电镀加工设备,其特点是采用双滚筒结构,结合滚镀工艺,以实现小型电感元件的高效、均匀镀层处理。

1. 结构与原理

双滚筒设计:两个滚筒可同时或交替运行,一桶装卸时另一桶持续工作,减少停机时间,提升产能。

滚筒优化:采用绝缘耐腐蚀材质(如PP),开孔设计促进镀液流通,防缠绕结构适配电感元件的细小特性。

滚镀工艺:元件在滚筒内翻滚,通过电流作用均匀沉积镀层(如镍、锡、银),双桶可调控转速、电流等参数。

2. 优势

高效连续生产:双桶交替作业支持大规模电镀,尤其适合贴片电感(SMD)、磁环等小件批量处理。

镀层均匀稳定:滚筒旋转避免元件堆积死角,结合阴极导电设计,确保复杂形状表面镀覆一致性。

低损伤高适配:柔和翻滚减少碰撞损耗,可适配防腐、可焊、导电等多种镀层工艺需求。

3. 应用与要点

典型场景:贴片电感、绕线电感、磁芯等镀镍(抗氧化)、镀锡(焊接)或镀银(高导)处理。

关键注意:需匹配元件尺寸选择滚筒孔径,定期维护镀液成分及导电触点,避免漏料或镀层缺陷。 后处理电镀设备包含钝化槽与干燥箱,前者增强镀层耐腐蚀性,后者快速去除水分防止白斑。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

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电镀设备

半导体滚镀设备

是一种于半导体制造中金属化工艺的精密设备,主要用于在半导体晶圆、芯片或微型元件表面沉积均匀的金属镀层。其在于通过可控的电化学或化学镀工艺,实现高精度、高一致性的金属覆盖,满足集成电路封装、先进封装及微机电系统等领域的特定需求

与传统滚镀不同,半导体滚镀更注重工艺洁净度、镀层精度及与半导体材料的兼容性。

二、功能

1.金属互连:在晶圆上形成铜导线。

2.凸块制备:沉积锡、铜、金等材料,用于芯片与基板的电气连接。

3.阻挡层/种子层镀覆:镀钛、钽等材料,防止金属扩散并增强附着力。

三、设备组成

1.电镀槽:

材质:耐腐蚀材料,避免污染镀液

镀液循环系统:维持镀液成分均匀,过滤颗粒杂质

2.旋转载具:

晶圆固定装置:真空吸附或机械夹持,确保晶圆平稳旋转

转速控制:通过伺服电机调节转速,优化镀层均匀性

3.阳极系统:

可溶性/不溶性阳极:铜、铂等材料,依镀层需求选择

阳极位置调节:控制电场分布,减少边缘效应

4.供液与喷淋系统:

多点喷淋头:均匀分配镀液至晶圆表面,避免气泡滞留

流量控制:精确调节镀液流速,匹配不同工艺需求

5.控制系统:

PLC/工控机:集成温度、pH值、电流密度等参数监测与反馈。

配方管理:存储不同镀层的工艺参数 上海手动电镀设备节能型电镀设备集成高频开关电源,相比传统硅整流电源省电 30% 以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电镀设备

阳极氧化线是专门用于金属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的成套生产线,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金属(如铝、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表面生成一层致密、多孔的氧化膜(如Al₂O₃),以提升工件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或装饰性。它是氧化生产线中常用的类型,在于利用外加电源使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与基体结合牢固的氧化膜层。

阳极氧化线的原理(电化学氧化)原理:

将金属工件(如铝)作为阳极,浸入电解液(如硫酸、草酸、铬酸溶液)中,接通直流电源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阳极(金属):2Al+3H2O→Al2O3+6H++6e−(以铝为例)

阴极(惰性电极,如铅板、不锈钢):6H++6e−→3H2↑

反应生成的氧化膜(Al₂O₃)紧密附着在金属表面,初始膜层多孔,可通过后续处理(如染色、封孔)赋予更多功能。

膜层特性:多孔结构(孔径约10~20nm),膜厚可控(从几微米到200μm以上),硬度高(HV300~500),绝缘性优异(电阻率达10⁹~10¹²Ω・cm)。

电镀设备是通过电解反应在物体表面沉积金属层的装置,用于形成保护性或功能性涂层。

其系统包括:

电解电源:提供0-24V直流电,电流可达数千安培,适配不同镀种需求;

电解槽:耐腐蚀材质(如PP/PVDF),双层防漏设计,容积0.5-10m³;

电极系统:阳极采用可溶性金属或不溶性钛篮,阴极挂具定制设计,确保接触电阻<0.1Ω;

控制系统:精细温控(±1℃)、pH监测(±0.1)及镀层厚度管理。

设备分类:

挂镀线:精密件加工,厚度均匀性±5%;

滚镀系统:小件批量处理,效率3-8㎡/h;

连续电镀线:带材/线材高速生产,产能达30㎡/h;选择性电镀:数控喷射,局部镀层精度±3%。技术前沿:脉冲电镀:纳米晶结构(晶粒<50nm),孔隙率降低60%;

复合电镀:添加纳米颗粒(SiC/Al₂O₃),硬度达HV1200;智能化:机器视觉定位(±0.1mm),大数据实时优化工艺。环保与应用:闭路水循环(回用率>90%)及重金属回收技术;汽车(耐盐雾>720h)、PCB(微孔镀铜偏差<8%)、航空航天(耐温800℃)等领域广泛应用。设备正向高精度、低能耗、智能化发展,纳米电镀等新技术持续突破工艺极限。选型需结合基材特性、镀层需求及成本综合考量。 在线监测设备搭载 AI 算法,实时分析镀层缺陷(如麻点、漏镀),自动调整电流参数提升良品率。

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电镀设备

被动元器件与电镀设备的应用案例:

案例1:MLCC端电极电镀

           流程:陶瓷烧结→端面研磨→溅射镍层→电镀铜/锡层→激光切割分粒。

          设备:溅射镀膜机+滚镀线,确保端电极导电性与焊接性。

案例2:薄膜电阻调阻后电镀

          流程:氧化铝基板→溅射镍铬电阻膜→激光调阻→电镀镍/锡保护层。

           作用:电镀层防止调阻后的敏感膜层氧化,并提升端面焊接性能。

案例3:功率电感引脚镀锡

           流程:磁芯绕线→引脚焊接→电镀纯锡→热风整平。

          目标:降低接触电阻,适应大电流场景。 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腐内衬、漏电保护装置及应急冲洗设施,降低药液泄漏与触电风险。一体式电镀设备周边设备

无氰镀锌设备使用锌酸盐络合剂替代。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

小型电镀实验槽是材料表面处理领域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工艺研发、样品制备及教学演示,具体作用如下:

工艺优化与镀液研发:可探索电镀工艺参数(如镀液成分、电流密度、温度等)对镀层质量的影响,通过调控参数分析镀层的厚度、均匀性、光泽度等指标,为工业化生产筛选比较好工艺方案。同时,支持新型镀液配方的小试实验,评估镀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助力环保型、功能性镀液的开发与改良。

精细制备小批量样品:在科研场景中,能精确控制电镀过程,为材料科学、表面工程等领域提供少量高质量样品,用于微观结构分析、成分分布检测等基础研究;在产品开发阶段,可快速制备电镀试样,帮助企业验证新产品的外观与性能,提前优化设计,降低大规模生产的试错成本。

教学实践与科普展示:作为教育工具,支持学生亲身体验电镀原理与操作流程,通过调节参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在科普活动中,以直观的电镀过程演示,向公众展示表面处理技术的魅力,激发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其紧凑设计与灵活可控性,使其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兼具科研价值、生产指导意义与教育功能。编辑分享 广西防爆型电镀设备